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双鱼座

汪姓(汪姓男孩名字大全)

时间:2023-10-07 02:05:53 作者:浮生如梦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解读中华百家姓氏中世界至德十二姓之汪姓

来源:中国报道

【编者按】“中华至德宗亲十二姓渊源,始于四千多年前之后稷。”“姬姓周族在传承过程中,特别是因周王室分封,分别产生了吴、周、蔡、翁、曹、辛、柯、汪、江、洪、龚、方等十二姓,被称为至德宗亲十二姓。”

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汪罔,古国名,被后世讹为汪芒国,国君防风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国语·鲁语下》等记载:夏、商王朝时期有一古汪罔国,国君名防风氏。后来防风氏被大禹所杀,国人迁居湖州的深山里,称汪罔氏。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安徽歙县,改称汪氏。防风氏,是远古夏王朝前期古防风国的创始人,又名汪罔氏,是天下汪姓的始祖。据典籍《广韵·唐》中记载:“汪,姓。汪罔氏之胤。”按典籍《说文解字》中的注释:“胤,子孙相承续也。”在典籍《国语·鲁语》中记载:“客曰:‘防风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这在史籍《左氏春秋传》中也记载:宋武公子司空之世,长狄伐宋国,班在宋地长邱打败长狄,俘获长翟缘斯。鲁桓公姬允(姬轨)十六年(公元前696年)长狄伐齐国,王子成父俘斩长翟侨如和其弟荣如,将荣如斩首,并将其头埋在周之北门即济北谷城。卫国人又捕获其季弟简如。鲁文公姬兴十一年(公元前616年),长狄由侵齐伐鲁,鲁国在东郡濮阳的成地战败长狄,富父终甥杀长翟侨如,埋其首于鲁子驹之门,至鲁宣公姬馁十五年(公元前594年)荣如死时已有一百零三年,而其兄焚如尚存,至焚如长翟氏为长狄氏,此后长狄败亡,并无子孙存活于鲁国。孔子说:“在周为长翟,今为大人。”可见,防风氏、汪芒氏、汪罔氏之名,经多次更改,至孔子时已无“汪芒氏”,只有汪氏。

防风神话的被发现,是中国新石器时期四大神话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 西突厥 汪古部,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汪古部,为唐朝时期西域沙陀突厥的一个部落,在唐朝灭西突厥后,该部大部分归附唐王朝,以部名文化上汉化改姓氏,称汪氏。 汪古部(onggud)或译作雍古、王孤、翁古、 瓮古、旺古、汪骨、汪古惕等,汪古族部为北朝、唐代等时期蒙古高原及以北以西的大部族,为突厥、回鹘、沙陀 等中亚、北亚、西亚 部族组成,后来改汉字姓名 汪姓少部分北迁,进入辽东地区生息繁衍。到了金国时期,辽东汪古部遗民融合于女真族,以故故落名称为氏,称汪古氏,金初在北边守长城抵抗蒙古,为回鹘、沙陀等组成,后来或留或徙至南方,分为多支。 至明朝末期,汪古氏已经多改称为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洪衮氏,满语拼音为Honggon Hala,汉义“槐”,世居萨哈尔察(今吉林敦化)、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等地,成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841年(唐会昌元年),回鹘为 东北亚的 黠戛斯 所破,其中一部分南走,定居于阴山地区。故其祖源与突厥和回鹘等有关。唐末,此部同中亚、西亚的突厥族沙陀部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部关系密切,可能与部分沙陀突厥人融合,他们自称为\"沙陀雁门节度\"(即李克用)的后裔。后臣属于辽。辽朝授其首领官号详稳(大部族官),驻在阴山北的黑水(今内蒙古达茂旗艾不盖河)地。辽亡后归附金朝,为金朝诸部驻军之一。汪古的基本成份由操突厥语的各部人组成,容貌和嫠面的习俗同蒙古人有明显差别,故辽、金时称他们为白鞑靼。十二世纪末,净州以北的边墙建成,汪古部主摄叔、阿刺兀思剔吉忽里兄弟相继为金朝守边,称北平王。《辽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实录》等书中,都记载有不少女真姓,多为多音节的姓,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将女真语姓改为汉字姓,这其中就有将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为汉”族汪姓的。《续通志·氏族略》载:元时翁观,即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以汪为氏。元代汪世显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清朝中叶以后,汪古氏、洪衮氏、洪果氏等,多改汉姓为汪氏、淮氏。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汪芒国,取自姬姓鲁国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谱中都能得到印证,后讹为夏、商时期的汪罔国名。汪芒国与汪罔国毫无瓜葛。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封叔叔周公旦于鲁国。后因周武王早逝,即位的周成王姬诵年幼,才十二岁,因此周公旦需要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护朝,他便派长子姬伯禽出任鲁国国君。鲁国传十三代十五君至鲁成公姬黑肱,生长子姬午后为鲁襄公,而次子因出生时两掌有纹,“左王右水”,因而取名为姬汪,是为公子汪,因名封爵为汪侯,食采颖川,世称“颖川侯”。这在史籍《姓氏考略》、《姓氏寻源》及《汪氏缘起考》等中皆有记载。公子汪生子为公孙挺(姬挺),公孙挺生姬诵,姬诵(姬满)被封于平阳(今山东邹城平阳寺镇,非山西临汾),汪氏家族的郡望“平阳”即缘于此。依周礼中“三代公孙以后,诸侯不得祖天子,百姓不得祖诸侯”的制度规定,因此从姬诵开始,以祖父之名别称为汪氏,称汪诵,后代世为汪氏。晋朝时期,淮安侯汪旭在其所撰的《上谱表》中称:“祖居颖,初陈郡阳夏县西乡靖仁里,始祖为成公黑肱次子汪侯,食邑颍川。”汪旭所指的”颍川“,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太康县地处豫东平原,历史悠久,境内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六千余年的历史。秦朝初期,秦始皇在该地置阳夏县,故太康又有“阳夏”之称。由于夏王太康曾在此筑城居住,故而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改称其为太康县,并一直沿袭到今天。阳夏县,西汉时期属淮阳郡,东汉时期属陈郡,故曰“陈郡阳夏县”。晋朝时期,太康之地志陈属梁,并隶属于颍川郡。

源于姬姓,出自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六桂堂丛刊》等记载,宋朝初期,福建莆田有一翁氏人家,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六子分金分银分家分氏各自立派,自力更生去发展。 其中,第六子原叫翁处休,被翁老赐姓为汪氏,遂成汪氏一族,世代相传至今。翁姓避乱改姓是汪姓的又一源流。翁姓也是姬姓的一个分支,据《元和姓纂》和《六桂堂丛刊》等记载,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 定海县东),其后以邑名“翁”为姓。唐德宗时期,翁氏有一个支脉何公入福建 莆田,卜居莆阳兴福里(今莆田市北高竹庄),为入莆始祖。传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闽国 年间(936年)官 拜郎中,娶妻陈氏,生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长子 处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员外郎;次子处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太祖建隆元年与长兄 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子处朴,字伯惇,宋太祖开宝六年进士,官都曹长判官;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太祖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 史;六子处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于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汪,古河流名称,亦称潢水。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潢水一名汪水,与洈水合,至沛入泗。”汪水,不是今辽宁省境内的西拉木伦河,而是中原地区民间自古就俗称的“小黄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脑山,东流经河南境内,最后汇入淮河。西拉木伦河在古代亦被称为“潢水”,但没有“汪水”之名。

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称命氏,称汪氏,世代相传至今。源于汪野国,出自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史籍《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有“汪野”地名。据学者汪松寿考证,古汪野国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脉的玉门、阳关一带,“汉朝以前未通中国”,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之地,其境在秦、汉时期初成为大月氏、乌孙国和匈奴之地。

汉武帝刘彻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率汉军西征,灭匈奴,始置玉门县,隶属于酒泉郡,西羌民族一时纷纷归附大汉帝国,有以古国名汉化为姓氏者,称汪氏,逐渐融合于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旺扎布氏,亦称王扎普氏、旺扎布氏,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b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汪氏。蒙古族旺扎尔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即为汪氏。蒙古族旺古尔沁氏,世居中卫(今辽宁沈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gurcin Hala。清朝中叶以所冠汉姓为汪氏、王氏等。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吉林通志》记载:.满族瓦勒佳氏,亦称汪拉佳氏,满语为Wal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长白山地区,后多冠汉姓为汪氏。满族完颜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后,成为金国国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时期称为王甲部,以部为氏,满语为Wanggiya Hala,世居完颜(今吉林通化)、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喀拉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英额(今辽宁清原)、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新京(今辽宁新宾永陵镇)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等。此外,蒙古氏、锡伯族也有完颜氏,乃金人加入元籍者,同源同祖。.满族汪佳氏,亦称王佳氏,源出黑龙江女真虎尔哈部,满语为Wanggiya Hala,祖先为汉族,东汉末年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黑龙江女真,世居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王佳(今辽宁辽阳)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汪氏、王氏。 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土族汪姓 :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归附明朝,因功授指挥佥事。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为姓,称汪土司。由此,其后裔及所部民众以汪为姓。瑶族汪姓 :古代明朝宦官汪直就是瑶族人。另外,在土家族、回族、锡伯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文化上汉化后改汉字姓汪姓。 汪华:唐初歙州歙县东乡登源人(今属安徽绩溪县 汪村 ),少年时以勇侠闻名,隋末据有宣、杭、睦、婺饶五州,建号“吴王”。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18~625年)降唐,被授予歙州刺史,总管歙、宣、杭、睦、饶、婺六州军事,封越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户),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皖浙赣许多地方。到了宋代,尤其称盛于黟(今安徽黟县)、歙(今 安徽歙县 )和 江西婺源 。宋朝的邓世名说:“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后也”。宋元之际,越国公汪华裔孙已播衍到福建和广东潮州府程乡县境内(今广东大埔)。到了明朝时期,汪华裔孙汪惟良从大埔迁徙到揭阳县九斗埔(今广东揭西京溪园美德村),成为汪氏开基祖。五百多年来裔孙秉承越国家风,艰辛创业,耕读兼顾,人才辈出。后来的美德村人全姓汪,占潮汕汪姓人口八成,同时又是潮汕汪氏发源地,裔孙分播河婆、普宁云落及陆丰、五华等地。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五十六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二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3%左右。

历史上汪姓的分布与迁徙先秦时期,汪姓最初活动于浙江、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地区。两汉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皖、赣、浙、苏地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望族。唐朝以后,汪姓主要从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合肥、安庆、两广和福建地区扩散。汪姓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清初汪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皖、赣、浙、豫的汪姓聚集地。分布在安徽、江西,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77%。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南,这两省又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明朝时期,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75.7%。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这两省的汪姓又集中了11%的汪姓人口。宋元明期间600余年,汪姓人群主要向江南和西部迁移。全国仍保留以安徽为中心的皖、浙、赣汪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汪姓的人口已近430万,列在全国第五十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汪姓人口由62万增到456万,增长了7倍多,汪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汪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两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浙江、四川、江苏、江西、云南、湖南,这六省又集中了29%的汪姓人口。安徽为汪姓第一大省,约占汪姓总人口的30%。全国形成以安徽为中心沿长江向四周逐步递减的汪姓分布特征。在600年期间,汪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主要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的回迁十分强劲,尤其突出的是向西部四川的迁移。汪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皖浙苏沪、湖北大部、河南东南、湘赣闽北部、川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广西西端、陕西南端和西段、甘肃南部、黑龙江东部,汪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9%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5%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8%,居住了大约65%的汪姓人群。在湘赣闽南部、粤琼台、广西大部、贵州东南、云南大部、青海东部、陕甘中部、宁夏、豫鲁大部、辽吉、黑龙江大部、内蒙古西部和东部、新疆西北,汪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3%--0.3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国上面积的40%,居住了大约31.2%的汪姓人群。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湾岛,《台湾通志·人民志》关于台湾开发的一节中提到: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所辖领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今澎湖)”,经常被周围岛上的夷人上岸来抢掠东西,杀掳人口。为防止骚扰,起初,每年遇有南风起时,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但是反复如此兵士疲惫,耗费军资,还是防不胜防。于是亲自登岛,造屋200间,派遣将领兵士分别驻守,夷人不敢再来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传》中也有记载,汪大猷当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自泉州渡海峡登岛,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对澎湖(台湾)的地理环境、社会状态作了详细的记述。而汪姓定居台湾在清代,始迁者多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广东人。台北三垂镇《汪氏族谱》称其来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县),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后由闽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1701—1711),汪仰瞻入垦竹北——堡苦令脚(今新竹市古贤里);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润居台湾府,是年中武举;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东文开垦于翠竹北——堡旧港庄(今新竹市);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人汪淇楚开垦于竹北二堡红毛港(今新竹县红毛乡);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东人汪复隆开垦于今苗栗县卓兰乡;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时年中举人。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发展成为台湾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湾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当时台湾的737种姓氏、828804、户居民中,汪姓有1259户,按户数的多少排列,居第74位。在分县统计资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户,新竹5l户,苗栗8户,台中l户,南投79户,彰化176户,嘉义171户,台南76户,屏东5户,花莲6户。以城市统计台北市104户,基隆市160户,阳明市38户,台中89户,台南80户。其中以台北县和基隆市为最集中地。

香港、澳门与内地地缘邻近,为内地居民的迁入提供了方便,这两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香港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贯上海,公司主要经营、产销各种微型发动机,是世界三大微型发动机制造商之一,1996年拥有财富3亿美元。香港太平协和集团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汪世忠,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台湾,与兄长汪世昌、汪世华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协和公司及美国协和集团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协和公司,经营液晶体显示表及手表元件贸易。后又到深圳设厂,其生产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陆十分畅销。另外,还经营零售百华、物业发展和电讯服务,其中零售百货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宁波等地均设有商场,估计资产约3亿美元。1840年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内战不断,水旱频仍,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度日,而在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和开发,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纷纷迁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谋生,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地扎下了根,有的还做出了较大成绩,如泰国的汪东发,祖籍广东揭阳县,为泰国两仪糖业集团董事长。两仪集团是泰国最大的糖业集团之一,约占市场的15%—20%。除了糖业之外,两仪集团还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等,1996年时家族财富已达10亿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郡望堂号 平阳郡 吴兴郡 新安郡 六桂郡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六桂堂:以望立堂。婺源堂:以望立堂。新安堂:以望立堂。吴兴堂:以望立堂。越国堂:唐朝汪华封越国公,以望立堂。忠勤堂:明朝汪广泽封为忠勤伯,以望立堂。

全国各地汪氏家谱中的字辈(字派),第1至44代依次为“姬挺诵越嵩建考欣永陈良猛胜理婴晃性进达雅勇言高澄珍云讬顗广平文(和)轸澈授演道(献)恭统元(爽)叔(举)泰勋(明)僧华”,第45至57代从“建”起依次为“建处泰仁凤文行言咸浚师道洤参邵延惟元绍敦隆和小”。第68代从“华”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基本为“华(世)德思金仲,景大胜延昌,伯世(79代)宗文彦,国朝显祖光,恭忠全正义,学道永贤良,万代遵先哲,开元本自芳,孝友传家远,诗书引泽长,贻谋诚可式,为善庆其详,令绪承明训,宏勋纪太常,声名相继美,仁厚益周详(147代)”。其中从第79代“世”起,与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湖南、新疆、台湾等省的字辈“连珩端福荣,应维正先文,池洋浩泽深,广汝兴安宁,源流积德远,江河运久长,忠孝家名胜,麒麟永繁昌,吉人作天相,建树照升平,克俭培秀毓,蔚瑞显茂清。尚传周尧宇,普及焕隆(147代)”一一依次对应。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湖南、新疆、台湾等省从第148代“新”起,以后依次为“新,举才超俊伟,礼义仁冠君,书怀全章锡,学儒定思勋,崇高扬史册,耀武绍家声”。

汪氐历史名人,汪广洋:字朝宗,汉族,江苏高邮人,元末进士。明初著名诗人。官至左丞相(明朝开国时)、右丞相、谏官、参政,明朝洪武时期官员。汪踦:哀公十一年齐国伐鲁,汪踦挺身保卫国家而战死。汪华:(公元587~649年)号英发,徽州绩溪瀛州汪村绩溪人(今安徽绩溪),唐朝时期因功封越国公汪藻:公元1079~1154年),字彦章,饶州德兴人(今江西德兴),著名南宋文学家。汪伯彦:(公元1071~1141年),字廷俊;祁门城里人(今安徽祁门)。著名宋朝大臣、宰相。汪大燮:(公元1860~1929年),原名尧俞,字伯唐,一字伯棠;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大臣。汪 洋:(公元1920~2001年),陕西横山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汪精卫:字兆铭,清末著名革命义士,曾有“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语,日军侵华时期,摇身一变而成为最大的汉奸头子,后死于日本。汪 易:(公元1916~1995年),原名王善德;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汪乃贵:(公元1905~1991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汪少川:(公元1915~2002年),安徽金寨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江西弋阳人。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中顾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汪克明:(公元1906~1994年),湖北阳新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汪洪清:(公元1911~1990年),湖北汉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汪祖美:(公元1915~1993年),江西上高野市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汪家道:(公元1916~1992年),安徽霍丘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汪振凯江西弋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汪运祖:(公元1915~今),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汪敬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汪汉国:揭阳九斗埔人(今揭西美德村)。著名全国劳模。1951年在潮汕组织第一个农业互助组,任组长。汪多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汪国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国防部”督察部督考官。汪启疆:(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三军大学海军指挥学院院长。汪兴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中山研究院副院长。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省高邮市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伦:唐代有泾县人,大诗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他热情招侍,李白因赋《赠汪伦》。汪应辰:(公元1118~1176年),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人(今江西玉山)。著名宋朝大臣、诗人、散文家。汪元量:(公元1241~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宋末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南宋诗人。汪 中:(公元1744~1794年),字容甫;江都人(今江苏扬州)。著名清朝学者、骈文学家。汪文升:(生卒年待考),长洲人(今江苏苏州)。著名清朝诗人、书法家。汪士铎:(公元1814~1889年),字梅村;江苏江宁人(今江苏南京)。著名清朝历史地理学家。汪士慎:(公元1689~1759年),字近人,号巢林,别号溪东外史、晚春老人;扬州八怪之一。汪由敦:(公元1692~1758年),字师茗,号谨堂,晚又号松泉居士;著名清朝军机大臣,以办理公文敏捷干练而著称,也善于书法。汪中: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因曾经助书商贩书,所以遍读经史百家和天文历算,所作《哀盐船文》被杭世骏所叹赏,从此文名大显。汪 硕:揭阳县京溪园美德村人(今揭西)。著名国家《军事理论》编辑。

薛涛:走遍了成都才寻到一个你

薛涛一生长居成都,极少出行。除了两次被短暂流放边地、因为元稹一赴梓州(四川三台)一赴江陵(湖北荆州)之外,薛涛终生都在成都城内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活动。女诗人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坐看花谢花开、潮去潮来。

01 浣花溪:满溪红袂欋歌初

薛涛生于何地、长于何处?陕西、成都、眉山、夹江……众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大致可考的是十岁丧父之后,薛涛和孀居的母亲安氏搬到浣花溪居住。

薛涛当时所见景致,跟三十年前的杜甫所见并无差别,一样是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因为地处城郊,浣花溪有更宽裕的居住空间和更便宜的物价。杜甫所建的草堂虽然因为人去室空已经倾颓,但“柱砥犹存”,还可以瞻仰当年茅屋秋风的遗迹。

薛涛在浣花溪畔住到十五岁,被西川节度使韦皋一纸命令召入府中,入了乐籍成了乐伎。日日丝竹管弦、欢声笑语,薛涛听不见浣花溪的流水声。十余年乐伎生涯,得宠时被赏识、失宠时被流放,命运操于人手的薛涛宠辱若惊。

等到终于脱籍、可以走出幕府,及笄之年的少女已经变成了二十七岁的名媛。此时安氏已经离世,薛涛回到浣花溪重新住下,在门前种满了琵琶花。

如今的浣花溪,依稀唐时风景。

浣花溪水清澈异常、极宜造纸,再加上临近河流、水运发达,浣花溪一带因此成为了当时成都的造纸中心。薛涛以木芙蓉皮为原料、以海棠花为染料,制成色彩鲜艳精巧雅致的“薛涛笺”。从浣花溪水中诞生的笺纸,令薛涛自此终其一生远离经济拮据的生活。

薛涛重回浣花溪,或许不止因为这里居住容易,而是这里有一段她希望长久留存的儿时记忆。但即便有“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欋歌初”(《采莲舟》)的美好,薛涛在浣花溪畔居住二十年后终于离去、再未归来,个中缘由已不可知。

薛涛离开浣花溪四十年后,浣花溪畔出现了一座浣花夫人祠。公元768年,泸州刺史杨子琳起兵作乱,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夫人任氏挺身而出,拿出家财组织民众抗击叛军,最终立下保卫成都的大功。因为任氏原居浣花溪旁,因此时人为她建立祠堂时就建在浣花溪边,并尊称其为“浣花夫人”。

当901年诗人韦庄入蜀时,浣花溪正即将迎来鼎盛期。《唐才子传》说韦庄在浣花溪找到杜甫当年的草堂遗迹,重新修建草堂以居住。大约从这一时期开始,浣花溪渐渐成了成都市民春游的不二之选。在相传为浣花夫人生日的农历四月十九,成都人“倾城皆出”到浣花溪游玩,史称“游江”。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都江堰内江的江水大量分流进入新建的东风渠和人民渠用于灌溉,流入清水河的水量锐减,浣花溪从此不再行船。

往昔的浣花溪之所以如此繁盛,河流水量是重要原因。唐代的浣花溪比今天要宽阔许多,大小舟楫往来如飞。到了宋代,更是每年都会有成都太守亲临现场与民同乐。两岸繁华热闹的场景,是在此居住时的薛涛难以想象的。

但繁华终有尽处。经历宋末元末战乱之后,成都的游冶之风大不如唐宋,直到清代中期,浣花溪才又重新成为游览胜地。如今的浣花溪畔,除了草堂还有一座浣花溪公园,园内有国内最长的诗歌大道,薛涛的名字也见于其上。公园的四周,如今是星罗棋布的高级住宅。

今日的浣花溪,除了薛涛在诗歌大道上留下的名字之外,很难让人想起薛涛曾在这里度过一生中最长的岁月。薛涛所在的浣花溪,已经跟女诗人一起消失在百花深处。

02 幕府中:宫里赐红绡

如今的天府广场科技馆以东地段,秦汉时是蜀郡郡守府、三国时是蜀汉宫殿、隋朝时是蜀王杨秀营建的新王府,见诸史册的历代高官和帝王如李冰、文翁、刘备、刘禅均在此发号施令。到了唐朝,隋蜀王府变成了西川节度使府署,即西川最高行力机关所在地。杜甫在这里作严武的幕僚,薛涛也在这里作韦皋的乐伎,可谓流水的节度使,铁打的府署。

初入府时,薛涛只管吟诗作乐、筵席助兴。每日触目所见尽是华丽陈设、座上诸公皆是人中龙凤,应接不暇的新奇令薛涛兴奋不已。穿着当时流行的女道士服载歌载舞之后,薛涛呈诗以进:

宫里赐红绡,仙雾朦胧隔海遥。(《试新服裁制初成》)

望江楼公园内的薛涛小像

虽然一度得宠,但薛涛也因言行触怒韦皋而被其流放至边境军营。身处肃杀冰冷的战地,薛涛无比怀念歌舞升平的节度使幕府,献上《十离诗》卑微地将自己比喻成离开主人受苦受难的宠物之后,才让韦皋回心转意将其召回。

此后虽然脱籍回到浣花溪,但薛涛依然时时在幕府中出入。不仅因其担任校书郎的官职,更因薛涛十几岁开始就始终在节度使府中亲历亲见。西川节度使一职,在唐朝一向非重臣不能出任,而薛涛一生亲历过十任西川节度使。越是后来的节度使,越是一到成都就要召见薛涛,详细询问治蜀方略、前任得失。

所以即便不再居住于幕府之中,但薛涛一生都未曾远离过这里。而幕府外的摩诃池,更是薛涛与上级和同僚时时出游之地。

今日的市体育中心,曾经的摩诃池

摩诃池是杨秀修筑成都新城墙(隋城)时就近取土形成的人工湖。据唐代卢求《成都记》记载,当时有西域僧人见之曰“摩诃宫毗罗”,赞扬此池广大有龙,故名摩诃池。由于摩诃池紧邻隋宫,环湖一带便成了杨秀的宫苑区。等到隋亡唐兴,摩诃池又成了成都最负盛名的泛舟游览宴饮之地,韦皋更在湖中引入活水。湖边古木参天、白鹭成群,湖畔可饮宴、湖中可泛舟,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视其为城中的最佳去处。

摩诃池经历了一千余年的变迁,既曾是后蜀孟昶与花蕊夫人乘夜纳凉的胜地、又曾是明蜀王府和清代贡院的所在。当1914年西北隅的最后一片湖水被填平做演武场时,已经很难有人想到:它规模最大时湖面达1000亩,南端抵达如今的成都博物馆位置。又过了一百年,考古工作者在成都东华门发现了摩诃池的部分遗迹。

但论历史久远,摩诃池却还比不上如今成都博物馆中的这一只石犀。据《蜀王本纪》记载,李冰治水时曾“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薛涛在节度使幕府里朝迎暮送时,不会知道脚下有一只李冰埋下的千年石犀,一直见证着地面上的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2012年石犀出土的地点,正是天府广场的东侧、曾经的秦代蜀郡府位置。

当石犀终于重见天日,薛涛也早已成为历史,曾经的幕府如今是四川大剧院,歌舞声在千年后依然回响。如果记载无误,此时地面下还有另一只未出土的石犀在见证。

03 碧鸡坊:芙蓉空老蜀江花

公元827年,薛涛搬离浣花溪,移居到城内的碧鸡坊,为自己起了一座吟诗楼居住。

碧鸡坊最早见于记载是李膺的《益州记》:“古时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碧鸡坊和金马坊一样,名字都来自于汉代王褒寻找金马碧鸡的事迹。但碧鸡坊位于成都何处,今天至少有三种说法:

一 东胜街。

杜甫《西郊》诗云:“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他从节度使幕府中出来,回草堂要经过碧鸡坊,而“市桥”位置在如今西胜街的南部,所以碧鸡坊应该在如今的青羊区东胜街一带。

此处曾留下薛涛的足迹?

二 金丝街。

虽然有诗为凭,但部分学者认为诗歌的浪漫主义气息太浓厚、诗人为了押韵什么事实都可以先靠边,所以东胜街未必为确证。这一派引清代地图为证,认为碧鸡坊的位置大致在如今的青羊区金丝街一带。地图上可见:金丝街旁红石柱街口的石柱,便是古碧鸡坊门前的柱子。1995年,金丝街39号出土了唐宋文化遗存。

从文殊坊望去的金丝街

三 锦江北岸。

时期的历史学家、四川大学教授李思纯,曾在1936年绘制的《隋唐时代成都略图》中,将碧鸡坊标注在距合江亭不远的位置。如果对应相离不远、锦江南岸的薛涛墓,似乎也不无道理。

自17世纪开始,此处就已成为纪念薛涛的盛地

杜甫诗中的碧鸡坊是否是薛涛所居的碧鸡坊?唐代的碧鸡坊是否因为南诏四次攻成都而导致位置改变?薛涛所居的碧鸡坊究竟是三处中的其一还是另有它处?这都是目前尚无定论的问题。但碧鸡坊历史留名不仅因为薛涛,更因为其中遍植海棠、灿烂华美。

1145年,南宋王灼客居碧鸡坊写《碧鸡漫志》,因与时人王和先、张齐望居处甚近,因而作诗“王家二琼芙蕖妖,张家阿倩海棠魄。”三十年后,入蜀的陆游惊叹碧鸡坊海棠之盛,一而再再而三有诗为证:

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海棠歌》)

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花时遍游诸家园》)

碧鸡坊里海棠时,弥月兼旬醉不知。(《病中久止酒有怀成都海棠之盛》)

但宋人对碧鸡坊海棠的仰慕,在薛涛及其同时代人的诗里却难得一见。她虽然有关于海棠的诗存世,但一首是《海棠溪》、一首是《棠梨花和李太尉》,都看不出跟自己所居的碧鸡坊有关。或许碧鸡坊里棠千树,尽是薛涛去后栽?

遍植海棠,大概率是薛涛之后的事了。薛涛退隐吟诗楼,着女冠服即女道士的服饰“偃息其上”——但“退隐”或许是不确的,吟诗楼并不孤冷清寒,反倒是常年有人登门求见或求诗。无它,此时的西川薛涛早已名闻海内。即便退居小楼,也时时与年长的刘禹锡和年少的杜牧们以诗酬唱。

望江楼公园内,仿古而建的吟诗楼

比薛涛年轻二十多岁的杜牧素慕薛涛风雅,作《白苹洲》以赠,盛赞薛涛诗品、人物和大隐于市的闹中取静。鬓边已见白发的薛涛,作诗以酬:

唱到白苹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酬杜舍人》)

身处吟诗楼上,既能听见安居太平时的小儿笑语,也会惊闻南诏攻来时的百姓哭声。薛涛在和平与战乱的交替动荡中老去。公元832年,五十二岁的薛涛逝于吟诗楼。后来的成都,也是芙蓉比海棠更有名。

04 锦江上:惟有碑泉咽不流

除了在节度使幕府中酬唱和校书,薛涛的诗作也记载了她在成都留下的足迹,比如锦江上的万里桥和合江亭。

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李冰在成都二江之上修建了七座桥,原名长星桥的万里桥为其中之一,也是如今唯一能确定具置的古桥。三国时诸葛亮送大臣费祎出使东吴,费祎感叹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万里桥因此得名。

如今万里桥原址是上下两层的老南门公路大桥,车流呼啸,日夜不息。

两千年来,万里桥向来是成都出蜀的水路要地,桥畔长期是成都的繁华商业区。唐时的万里桥边楼阁相望、酒肆遍地、游人如织,薛涛在桥上看风景“万里桥头独越吟”(《和郭员外题万里桥》)。而在诗人王建的眼里,薛涛自己就是一道风景,“万里桥边女校书”(《赠薛涛诗》)。一座桥没法撑过两千年,万里桥历代都有补修补建。

顺锦江而下,过万里桥后不远即是合江亭。合江亭是韦皋所建,在唐代已是名士送别的名胜。一名范姓和一名汪姓幕僚要离任,薛涛在合江亭题诗送行,“绿沼红泥物象幽,范汪兼倅李并州。(《江亭饯别》)”

薛涛当时所见的江景,是两道绕城南并行而流的江河郫江和流江。直到薛涛逝后四十多年,节度使高骈开凿清远江从城北绕行而来,才形成了如今“二水抱城”的格局。从此合江亭的“合江”,合的就是清远江与流江了。

薛涛尚看不到如此的两江合流

合江亭之侧,后来建起了掩映于绿树和花卉之间的合江园,被誉为成都园亭胜迹之最。但在宋末战乱中合江亭与合江园均被毁,时只剩一处名为合江亭的荒地,直到1989年才重新建起新的合江亭。薛涛在这里所见的江景,后人依稀可遥想追忆。

薛涛逝后不久,唐人郑谷有诗“朱桥直指金门路”曾点明墓地位置。诗中的金门,是唐代成都西郭的金阊门,但薛涛墓在城西始终无明确记载。明代之后,薛涛墓在城东的记载渐渐多了起来。

薛涛墓前,如今唯有竹影摇曳

合江亭下游的锦江南岸有一处水井本名“玉女津”,因为泉水清冽,明蜀藩王每年三月初三取此水制薛涛笺贡纳朝廷,后来这处水井便更名为薛涛井:明代制笺,清代酿酒。清代中叶渐渐在薛涛井边重建起了吟诗楼和浣笺亭,此时有一座薛涛墓在其南面二三里的位置,即后来的四川大学校园内。

这座薛涛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而薛涛井、吟诗楼、浣笺亭都已在新兴的望江楼公园内。于是1994年,时人在公园内重建薛涛墓,碑上“唐女校书薛洪度墓”是唐朝时节度使段文昌所撰。墓的不远处,一座汉白玉薛涛像已经伫立了十年。

踏遍成都,这里才寻到一个你

曾任西川节度使的宰相武元衡于公元815年被刺后,薛涛怀想曾在摩诃池上跟随泛舟的旧时光,曾作诗备极哀悼,“凄凉逝水颓波远,惟有碑泉咽不流。(《摩诃池赠萧中丞》)”如今的望江楼公园是最负盛名的薛涛纪念地,园内的薛涛墓与薛涛井,将薛涛的诗句衬得一如自况。

十余个世纪过去,当薛涛所履旧地大多沧海桑田时,薛涛未曾履及、甚或未曾一望的这一处锦江南岸,如今却成了薛涛最终的归宿。在成都有气象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园内翠竹万竿,墓前人迹杳杳。生前已经名满大唐的薛涛,身后还有一个千秋万岁名。

启凌 文/图 制图 晓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