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
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式称为“举人”,第一回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式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答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古代科举考试,要想成为状元需要经过以下考试:
第一个:童生试
其实这是一个入学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够取得生员的资格,而童生试包括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只有全部通过了,才能够参加真正的科举考试,。
第二个:乡试
这个考试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秋闱,这个考试是地方上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为在八月举行,所以才会成为秋闱,只有通过了童生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这个考试。
第三个:会试
这个考试是全国的考试,举办的地点在京城,时间也是三年举办一次,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举人还有国子监的人都可以参加,因为是在春天举办的,所以称为春闱,录取其中三百名,考中了就是贡生。
第四个:殿试
这个考试时由皇帝主持的,参加考试的人称为贡士,是在所有的考试里面级别最高的,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没有落榜的说法,不过会出现三甲,第一名的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昨日,高考顺利结束,历经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奋笔疾书,书写青春的答案,为人生开启新的篇章。
作为古代的“高考”,曾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度,也为寒门学子步入仕途,打开了一扇人生的机遇之门。
古代“高考”程序复杂
古代科举考试规矩很多,而且程序相当复杂,“科举”意为分科取士,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自隋唐诞生以后延续至晚清,时间长达千年之久。在科举制度下,考试是关键,只要考得好,就有可能获得朝廷官职。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科举真正成为一个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殿试。其中,乡试是指每三年一次的地方考试,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从形式来看,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殿试第一名的称状元。
古代科举考试需要学习的科目也很多,主要有书、诗、论、赋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据统计,考生们除了要熟读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以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由之可见,如同现在的高考一样,古代学子们历经层层选拔的“高考”之路也是异常艰辛。
考院见证古代“高考”
古代的学校是与科举制度密不可分的,随着科举制度的迭代更新,到清代的时候,在京师有国学,也称国子监,在地方有府、州、县学等,还有就是各地数量庞大的书院。
距今已有100多年的陕西蒲城清院,是陕西省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科举考试场馆,也是目前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童生考试场所,作为清代科举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考院在选拔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院博物馆即将在南院展出的明清科举考试文物展,以明清“1300年——中国古代进士的练成之路”为主题,分别通过书院和教材、考场和考卷、夹带和作弊、寒门和龙门四个单元,将古代读书人从童生到进士——这条走了1300年的科场跋涉路做了生动描述。
透过展览展出的古代书院各种科目的考题、考试日程、生员的习作和褒贬分明的批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古代学子们在书院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那一张张习作也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学子们正在青灯黄卷下奋笔提书的身影······
如今,见证了千千万万学子寒窗苦读艰辛历程的清院,已成为教育后代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研学基地,肩负着宣传、教育、传承历史、传播文明等重要职能。
科举考官选拔严格
“学而优则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形式选拔官吏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绵延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为世界文明史做出了巨大贡献。科举考试是如何选拔考官呢?
为了防止官员们徇私舞弊,清政府从人选、委派方法和对官员的要求上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主持乡试的官员,称为主考。主考分正主考和副主考,由皇帝亲自选派。
清代对主考官有着严格的防范措施。顺治二年《题差乡试主考官日期事例》中规定,每科乡试之年,礼部将赴任各省的乡试主考,根据路途的远近,先后疏名上请。
主考官赴任时,不许携带家眷,不许辞客,不许携带过多的随从,只要一进入主考省境,抵达居所后即封住馆门,防止弊端。而且,考官途中如果发现暗通关节,被查出后也会受到严厉处罚。(赵建兰/文 蒲城清院/图)
来源:文物陕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编辑:唐双燕
成语详解丨步月登云
读音:bù yuè dēng yún
出处: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释义: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
带着暑天特有的火热,让家长和考生们内心火热又“上火”的高考在推迟一个月之后终于到来了。考生和家长无不为考上一所心仪的学校而努力、而祈祷。学海无涯苦做舟,学习之路、高考之路是艰辛的,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这样。但是今天的考生相比于古代赶考人来说,“高考之路”要通畅、便利得多。下面看一看古人的“高考”有多难。
古生行路难
在行路方面。今天的交通、通讯条件比古代优越了多少个数量级就不必多说了。今天的考生在本地就能参加高考,哪怕路途稍远一些的,跑上个几十、上百公里在县城就可高考。但是古人的若干童试、乡试、殿试都不在一个地点,需要去县城、省城、京城,特别是去京城参加考试需要提前几个月出发才可以。
贡院管理严格、条件差
在安全方面。现在的高考,政府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每次高考之前都召开无数次的考前准备会,考试的时候街道禁行、考点附近能够产生噪音的地方全停,考场周边医疗部门随时待命,就连挤个公交车也会享受特权,社会也给考生以最大的方便和包容心。而在古代,考生从出门开始就得注意自身的安全问题,要防盗防病,一不小心就会因路上遭抢、生了重病而送命,到了考场上也没有什么优待,考场大门一关,没有特别的命令是谁也不敢再开考场门的,否则下令者就会被治罪,再加上考场环境恶劣、考试时间长等因素,对于体格差的考生进考场就如同进了“鬼门关”。
现代的招聘会人山人海
在录取方面。今天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保障、大学的扩招,每个考生接受教育并成为大学生的机率要比古代强了太多太多。古代如果想成为大学生,一般条件的家里需要家人们大力支持才行,供养一个读书人极为不易,然后考生需要经历童试、乡试等环节的筛选,能够进京参加殿试的已经少之又少了。如果把参加院试(童试)选拔成为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升初中、参加乡试(秋闱)考上了举人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升高中、参加殿试成为进士相当于成为今天“大学生”的话,经过层层“过滤”最终实现“金榜题名”的人比例就相当低了。
状元夸街
以河北省馆陶县的县志记载,自宋代至清末,馆陶县共有19人中文进士,9人中武进士,79人中举人,243人岁贡,16人拔贡,19人府贡,65人例贡。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停武科,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停文科。从以上数据看,馆陶县从宋开国到清代结束近千年的时间才出现28个进士,其中还有9人不是大文大理的艺术生(武进士)。由此可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古代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文盲多;二是家里能供养起读书人的不太多;三是古代科举考试太难了,全国高等院校就皇帝那一所,才真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但是,古代的“大学生”也有比现在优越得多的地方,比如就业问题,古代的别说状元、榜眼、探花在仕途的发展上能让人羡慕之外,进士们也可以得授官位,哪怕是举人、秀才也可以享受到朝廷的贡养,也就是上边所说的“岁贡、拔贡、府贡、例贡”等人,与人打官司时到了大堂之上可以免跪,如果需要治罪得革去功名才行。所以在古代只要是在学业上稍微努力一把的人,就可以成为“人上人”的特权阶级。而今天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则是比比皆是,从这一点看,今、古的“大学生”的含金量相差的是天壤之别了。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