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天发个药物过敏的案例,值得引以为戒。医疗无小事,必须谨慎。
小杨老师急切的发微信,说要过来看病,这阵太难受了,身上大面积红斑,心里非常害怕。
大面积红斑
经问询,并看了图片,感觉小杨老师过敏了。整个面部红斑红肿,眼睑浮肿,再看胳膊腿部都是大面积红斑,脸部走形。很显然是过敏了,问了病史,三天前感冒发热,就去楼下诊所输了液体,当时回家后发现手腕部红斑,没有引起注意。
在家里呆上一天,发现温度不降,感冒不好,皮肤红斑大起,就变得害怕了起来,赶快买了抗过敏药,喝了后红斑依旧,这才焦急的过来看病。
前臂丘疹
药物过敏是指药物(包括药物本身和赋形剂等)进入机体后,机体对药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引起的不可预测的药物不良反应,并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或损伤。
过敏临床非常常见,特别是输液打针,过敏反应尤其要重视。过去主要就是抗生素,典型代表青霉素、头孢等。
说起来这个厉害程度,上学时候药理老师喜欢讲故事:一个小孩发热医生给打了青霉素针,结果小孩尿尿尿在另一个人身上,结果那个人就发生了严重过敏,差点晕死过去。
这么一说,也就印象深刻,一直记住输液打针,先问过敏史。
这个小杨老师一问三不知,她不知道自己在诊所用的什么药,只知道自己说感冒了,大夫诊断流感,开了液体。后来我就让她抓紧联系诊所,后来得知液体有克林霉素和利巴韦林等。
这个组合加上激素,是许多诊所治疗外感病的特色组合。而抗生素克林霉素有过敏嫌疑,利巴韦林也有嫌疑,两药合用,判断起来有难度,但对美女老师小杨来讲知道自己竟然会过敏,这一次会记忆深刻。确实是个教训,今后输液打针可就要操心了。
这个事在临床也常见,但为什么写出来呢?其实还是提醒百姓,医疗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定要慎之又慎。
所以值得提醒几个注意事项:
一是一般感冒不用输液打针,能口服就口服,输液打针过敏可能性很大,一定要注意。
二是感冒一般不用抗菌药物,只有在很明显的合并细菌感染情况下(血常规)可以使用,这是过去几十年证明的。
三是感冒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包括口服和输液体。
四是输液打针医生操作时,一定要问清楚患者过敏史,做好病历,诊所备好救急药物。
五是个人过敏史一定要铭刻在心,告诉家人,告诉朋友。
过敏反应,可有皮肤瘙痒、潮红、皮疹红斑、血管性水肿、剥脱性皮炎、咽喉拘束感等,有轻重缓急,有的快的出乎意料,措手不及。有的非常严重,短时造成窒息或休克,甚至死亡,不能不谨慎。
不过,这个杨老师真是好脾气,她不紧不慢,得病了治疗,发生过敏也毫无怨言。用了抗过敏药,又加了中药服用和针刺,很快红斑淡化,瘙痒缓解,紧张情绪平复,一切变得又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