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上册)
《天地人》
天(tiān)地(dì)人(rén)你(nǐ)我(wǒ)他(tā)
《金木水火土》
一(yì)二(èr)三(sān)四(sì)五(wǔ)上(shànɡ)下(xià)
《口耳目》
口(kǒu)耳(ěr)目(mù)手(shǒu)足(zú)站(zhàn)坐(zuò)
《日月水火》
日(rì)月(yuè)水(shuǐ)火(huǒ)山(shān)石(shí)田(tián)禾(hé)
《对韵歌》
对(duì)云(yún)雨(yǔ)风(fēnɡ)花(huā)鸟(niǎo)虫(chónɡ)
园地一
六(liù)七(qī)八(bā)九(jiǔ)十(shí)
---------------------------------------------
《拼音》
爸(bà)妈(mā)马(mǎ)土(tǔ)不(bù)画(huà)打(dǎ)棋(qí)鸡(jī)字(zì)词(cí)句(jù)子(zǐ)桌(zhuō)纸(zhǐ)
园地二
文(wén)数(shù)学(xué)音(yīn)乐(yuè)
---------------------------------------------
《拼音》
妹(mèi)奶(nǎi)白(bái)皮(pí)小(xiǎo)桥(qiáo)台(tái)雪(xuě)儿(ér)草(cǎo)家(jiā)是(shì)车(chē)路(lù)灯(dēnɡ)走(zǒu)
---------------------------------------------
《秋天》
秋(qiū)气(qì)了(le)树(shù)叶(yè)片(piàn)大(dà)飞(fēi)会(huì)个(ɡè)
《小小的船》
的(de)船(chuán)两(liǎnɡ)头(tóu)在(zài)里(lǐ)看(kàn)见(jiàn)闪(shǎn)星(xīnɡ)月(yuè)
《江南》
江(jiānɡ)南(nán)可(kě)采(cǎi)莲(lián)鱼(yú)东(dōnɡ)西(xī)北(běi)
《四季》
尖(jiān)说(shuō)春(chūn)青(qīnɡ)蛙(wā)夏(xià)弯(wān)地(dì)就(jiù)冬(dōnɡ)天(tiān)
园地四
男(nán)女(nǚ)开(kāi)关(ɡuān)正(zhènɡ)反(fǎn)
--------------------------------------------
《画》
远(yuǎn)有(yǒu)色(sè)近(jìn)听(tīnɡ)无(wú)声(shēnɡ)去(qù)还(hái)来(lái)
《大小多少》
多(duō)少(shǎo)黄(huánɡ)牛(niú)只(zhǐ)猫(māo)边(biān)鸭(yā)苹(pínɡ)果(ɡuǒ)杏(xìnɡ)桃(táo)鸟(niǎo)
《小书包》
书(shū)包(bāo)尺(chǐ)作(zuò)业(yè)本(běn)笔(bǐ)刀(dāo)课(kè)早(zǎo)校(xiào)
《日月明》
明(mínɡ)力(lì)尘(chén)从(cónɡ)众(zhònɡ)双(shuānɡ)木(mù)林(lín)森(sēn)条(tiáo)心(xīn)
《升国旗》
升(shēnɡ)国(ɡuó)旗(qí)中(zhōnɡ)红(hónɡ)歌(ɡē)起(qǐ)么(me)美(měi)丽(lì)立(lì)
园地五
午(wǔ)晚(wǎn)昨(zuó)今(jīn)年(nián)
--------------------------------------------
《影子》
影(yǐnɡ)前(qián)后(hòu)黑(hēi)狗(ɡǒu)左(zuǒ)右(yòu)它(tā)好(hǎo)朋(pénɡ)友(yǒu)
《比尾巴》
比(bǐ)尾(wěi)巴(bā)谁(shuí)长(chánɡ)短(duǎn)把(bǎ)伞(sǎn)兔(tù)最(zuì)公(ɡōnɡ)
《青蛙写诗》
写(xiě)诗(shī)点(diǎn)要(yào)过(ɡuò)给(ɡěi)当(dānɡ)串(chuàn)们(men)以(yǐ)成(chénɡ)
---------------------------------------------
《雨点儿》
数(shù)彩(cǎi)半(bàn)空(kōnɡ)问(wèn)到(dào)方(fānɡ)没(méi)更(ɡènɡ)绿(lǜ)出(chū)长(zhǎnɡ)
《明天要远足》
睡(shuì)那(nà)海(hǎi)真(zhēn)老(lǎo)师(shī)吗(ma)同(tónɡ)什(shén)才(cái)亮(liànɡ)
《大还是小》
时(shí)候(hòu)觉(jué)得(de)自(zì)己(jǐ)很(hěn)穿(chuān)衣(yī)服(fú)快(kuài)
《项链》
蓝(lán)又(yòu)笑(xiào)着(zhe)向(xiànɡ)和(hé)贝(bèi)娃(wá)挂(ɡuà)活(huó)金(jīn)
园地七
哥(ɡē)姐(jiě)弟(dì)叔(shū)爷(yé)
--------------------------------------------
《雪地里的小画家》
群(qún)竹(zhú)牙(yá)用(yònɡ)几(jǐ)步(bù)为(wéi)参(cān)加(jiā)洞(dònɡ)着(zhe)
《乌鸦喝水》
乌(wū)鸦(yā)处(chù)找(zhǎo)办(bàn)旁(pánɡ)许(xǔ)法(fǎ)放(fànɡ)进(jìn)高(ɡāo)
《小蜗牛》
住(zhù)孩(hái)玩(wán)吧(ba)发(fā)芽(yá)爬(pá)呀(ya)久(jiǔ)回(huí)全(quán)变(biàn)
园地八
工(ɡōnɡ)厂(chǎnɡ)医(yī)院(yuàn)生(shēnɡ)
#秋日生活打卡季#
沐浴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岁月的洗礼而矍铄。它不仅仅是书写,更是一种情感、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对无数智慧的缅怀。当你深入每一个笔画,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线条,而是载有古人智慧和情感的象形符号。
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足迹,深入到汉字的奥秘之中。
首先,是那个近似于“0”或“O”的“〇”。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写日期时,会习惯性地用“二零二零”代替“二〇二〇”?其实“〇”更为贴切,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还蕴含着历史的深意。
读作“líng”,当与数字相遇,它代表着“零”;而读作“xīng”,它是古代皇后武则天造的字“曐”的简化。曐的寓意与星星相近,星星是圆的,与“〇”这个符号形状如出一辙,历史的巧妙安排令人叹为观止。
接着是“丨”,这个笔直的一竖,很容易被误解为阿拉伯数字的“1”。但这背后,却是数不尽的故事。当“丨”作为姓氏时,它读作“yī”。作为一个汉字,“gǔn”表达了从上到下的贯通意境,就像水从山巅流到谷底。而“tuì”是上下贯通的反义,表示从下向上。
“丶”,这个简单的点,它的名字叫“diǎn”,但当它独立成字时,它读作“zhǔ”,同“主”、“注”。《说文解字》中对它的描述是:有所绝止,丶而识之也。古代书写中的断句符号,简单的一点,却是文字间的默契和情感的点缀。
再来说说“亅”。这个汉字与“刚”、“刘”等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读作“jué”,是象形词汇,代表古人用来钓鱼的鱼钩。与钩相似的形状,再次展现了汉字的智慧与奇妙。
最后是“乚”,这个如今更多被用作部首的汉字,历史上曾经独立为字。它的弯曲之形,读作“háo”时,与“毫”有同样的寓意,表示长度的计量;而当它读作“yǐ”时,则与“乙”相通,成为汉字中的一个部首。
五千年的文明史,汉字作为这历史的见证者,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和智慧。〇、乚、丨、丶、亅,这五个只有一笔的汉字,虽然笔画简单,但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每当回首过去,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坚韧。汉字,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仅是代表了一个民族,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文化、一个历史。
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至今仍然璀璨。而其中,统一的汉字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的纽带,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与古人之间的桥梁。
最后,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除了上述五个汉字,还有哪些只需要一笔就能完成的汉字?期待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答案,共同探讨汉字的奥秘。
2011年中华书局出版《唐诗排行榜》,总共上榜100首,诗歌的不同体裁中,五律最得人喜爱。在这个名单中,五律上榜最多,占了26首。
上榜的前五名依次为
第一名杜甫 登岳阳楼
第二名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第三名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第四名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五名王湾 次北固山下
在26首中,王维上榜6首,杜甫单诗折桂并上榜5首,孟浩然单诗榜眼并上榜4首,为最大赢家,可称之为五律高手。单诗探花郎由常建荣获。
白居易上榜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列五律13名,李白仅上榜一首,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列五律25名,总榜97名。而李益、李贺、刘禹锡、元稹、韩愈、柳宗元等并没有上榜。
现将26首五律单独排名,供大家分享讨论。(后附前二十六名诗作)
唐诗排行榜五律排名
前为总榜名次,后为五律名次
5,登岳阳楼,杜甫,五律1
7,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五律2
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五律3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五律4
11,次北固山下,王湾,五律5
24,终南山,王维,五律6
24,观猎,王维,五律7
26,过故人庄,孟浩然,五律8
33,山居秋暝,王维,五律9
41,旅夜书怀,杜甫,五律10
43,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五律11
52,春宫怨,杜荀鹤,五律12
5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五律13
56,春望,杜甫,五律14
59,终南别业,王维,五律15
64,商山早行,温庭筠,五律16
65,使至塞上,王维,五律17
73,岁暮归南山,孟浩然,五律18
80,野望,王绩,五律19
86,月夜,杜甫,五律20
88,过香积寺,王维,五律21
90,从军行,杨炯,五律22
91,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五律23
92,春夜喜雨,杜甫,五律24
97,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五律25
99,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五律26
唐诗五律前二十六名作品:
第一名:杜甫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坼(chè),。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
岳阳楼天下壮观,孟杜二诗尽之矣。
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颔联)。
元气浑沦,不可凑泊,高立云霄,纵怀身世,千古绝唱。
第二名: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临洞庭湖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高空。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气蒸:一作“气吞”。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撼:一作“动”。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欲济”句: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端居”句: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坐观:一作“徒怜”。者:一作“叟”。
徒:一作“空”。羡鱼: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
此诗,人知其雄大,不知其温厚。
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
孟诗本自清澹,独此联气胜,与少陵敌,胸中几不可测(“气蒸”一联下)。
前半何等气势,后半何其卑弱!
第三名: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题破山寺后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曲径:一作“竹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
但余: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三四不必偶,乃自是一体、盖亦古诗、律诗之间。全篇自然。
全篇直叙。对一二,不对三四,名换柱对。
字字入神。
鸟性之悦,悦以山光;人心之空,空因潭水:此倒装句法。通体幽绝。
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五律压卷之作”之一,给世人呈现一种清幽寂静的世外禅境。
第四名: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别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杜少府之任蜀州、杜少府之任蜀川
“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
同:一作“俱”。
读《送卢主簿》并《白下驿》及此诗,乃知初唐所以盛,晚唐所以衰。
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极行云流水之妙。
此是高调,读之不觉其高,以气厚故。
送别诗而无悲苦之情,体现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为送别诗之经典。
第五名: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高奇与日月常新,非摹仿可得。
力量酣足。大历以后无此等气格矣。
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与少陵“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一种笔墨。
全诗饱含奋发向上的力量,满满的盛唐气象。
第六名: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为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亦作“太一”,既是终南山的主峰,又是终南山的别名。
连山,一作“连天”。接,一作“到”。海隅(yú),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回望合:四望如一。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将天上星宿和地上区域联系起来,把地上某一区域划在某一星空的范围之内,称为分野。中峰:指终南山的主峰太乙峰。此句意谓仅太乙主峰一山,已属于不同的分野,这就突出了终南山区的大。
隔水:一作“隔浦”。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至天宝三载(744)之间,王维曾隐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此诗当为隐居终南山期间所作。
右丞不独幽闲,乃饶奇丽,但一出其口,自然清冷,非世中味耳。
语不必深辟,清夺众妙。
全诗笔力劲健,气韵生动,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第七名:王维,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出使塞上之初。
格高,语健,老手。
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
第八名: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到田姓的朋友家做客,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句句自然,无刻划之迹。
通体朴实,而语意清妙
纪昀(字晓岚):王、孟诗大段相近,而体格又自微别。王清而远,孟清而切。学王不成,流为空腔;学孟不成,流为浅语。如此诗之自然冲淡,初学遽躐等而效之,不为滑调不止也。
第九名: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36年,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开元二十八年(740)后,他在终南山下构筑了辋川别业,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色韵清绝。
随意挥写,得大自在。
“空山”两句,起法高洁,带得通篇俱好。
优美的秋天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第十名: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写景妙,传情更妙。
胸怀经济,故云:名岂以文章而著;官以论事罢,而云:老病应休。立言之妙如此。
全篇格调清丽,气象万千,为杜甫之经典作品。
第十一名: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释:
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
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巾:一作“襟”。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此诗写诗人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
三、四如精金百炼。
王夫之:意起笔起,意止笔止,真自苏、李得来,不更问津建安。
纪昀:起句警拔,人手即撇过一层,擒题乃紧。知此自无通套之病,不但取调之响也。
第十二名:杜荀鹤,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 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 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 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 相忆采芙蓉。
注释:
婵娟:形容姿容、形态美好。
慵:懒。
若为容:如何去妆饰自己。《诗经·国风·卫风·伯兮》“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碎:形容鸟鸣声纷纭杂沓,非一鸟独鸣,而是数鸟共语。
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芙蓉:莲花
此诗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这首诗以“风暖鸟声碎, 日高花影重”一联饮誉诗坛,就全篇而论,也是一首意境浑成的好诗,宫怨诗之杰作 。
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也。
第十三名: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成名之作,诗人初到长安,顾况戏之:“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及读此诗,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第十四名: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此第一等好诗。想天宝、至德以至大历之乱,不忍读也。
子美此诗,幽情邃思,感时伤事,意在言外。
纪昀:语语沉着,无一毫做作,而自然深至。
字字沉着,意境直似《离骚》。
此诗描写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与美好春光的对比,满含家国情怀,用词悲壮,读之不禁潸然泪下。
第十五名:王维,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南山陲(chuí):指辋 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陲,边缘,旁边,边境。
此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当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此诗描写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此诗不必粘题,亦不必分解,清微之至。
行所无事,一片化机。
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
第十六首: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交汇处 。
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明:使……明艳。一作“照”。此句指: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此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诗人曾任隋县尉,859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自长安赴隋县,道出商山。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去国怀乡之情在所不免,本诗满怀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则羁旅穷愁,想之在目。
早行名句,尽此一联(“鸡声”二句下)。中晚律诗,每于颈联振不起,往往索然兴尽。
纪昀:归愚(沈德潜,号归愚)讥五六卑弱,良是。七八复,衍第二句,皆是微瑕,分别视之。
第十七名: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见《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胡天:胡人的领地。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大漠”“长河”一联,独绝千古。
“大漠”两句,边景如画,工力相敌。
使至塞上
第十八名: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题。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
多病:一作“卧病”。
老:一作“去”。
青阳:指春天
寐:一作“寝”。
虚:空寂。一作“堂”。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
(王)维私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此作字字真性情,当是浩然极得手之作。
第十九名: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
东皋(gāo):地名,在今山西河津,诗人隐居的地方。皋,水边地。
徙倚(xǐyǐ):徘徊,彷徨。依:归依。
秋色:一作“春色”。
此诗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诗作。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浅而不薄。
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
第二十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闺中:内室。看,读平声kān。
未解:尚不懂得。
虚幌(huǎng):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756年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愈缓愈悲,俯仰俱足(“未解”句下)。
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
第二十一名:王维,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
香积寺:在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神禾原上。
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
香积寺是中国净土宗的祖庭,唐高宗永隆二年(680)建。此诗是王维访香积寺时作,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
幽深本色语,不杂一句,洁净玄微,无声无色。
幽处见奇,老中见秀,章法、句法、字法皆极浑浑,五律无上神品。
第二十二名: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
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宫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浑厚,字几铢两悉称。首尾圆满,殆无馀憾。
王夫之:裁乐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
第二十三名: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与诸子登岘首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释:
岘(xiàn)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平原。
尚:一作“字”。
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
结语妙在前半首说得如此旷达,而究竟不免于堕泪也,悲夫!
清沈德潜:“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第二十四名: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此诗时,诗人已在成都草堂居住一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红湿”字已妙于说雨矣,“重”字尤妙,不湿不重(末两句下)。
“野径云俱黑”,知雨不遽止,盖缘“江船火明”,径临江上,从火光中见云之黑,皆写眼中实景,故妙。……束语“重”字妙,他人不能下。
清·纪昀:此是名篇,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随风”二句,虽细润,中晚人刻意或及之,后四句传神之笔,则非馀子所可到。
第二十五名: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
宣城:唐宣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宣城郡,今属安徽。谢脁北楼:即谢脁楼,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为南朝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山:指陵阳山,在宣城。
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即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即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的建筑。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北楼:即谢脁楼。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不久。李白在长安被赐金放还,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与天宝十三载(754)的秋天,李白两度来到宣城,此诗当作于其中一年的中秋节后。
五、六清老秀出,是天际人语。
“明镜”、“彩虹”、“寒”字、“老”字,皆在秋天晴空中看出,所以为妙。乃知古人好句,必与上下文关合。若后人就句论句,不知埋没古人多少好处。
第二十六名: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云阳馆与韩升卿宿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释:
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一作韩升卿。宿别:同宿后又分别。
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
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
翻:反而。这句说,多年不见,乍一相逢,反而怀疑这是梦境。
年:年时光景。
离杯:饯别之酒。
共传:互相举杯
三、四一联,乃久别忽逢之绝唱也。
真情实语,故自动人。
纪昀:四句更胜。
中华书局《唐诗排行榜》上榜的26首五律,名次可能有争议,但上榜自有上榜的实力,或以华丽,或以意境,或以志向,如茶分人品,自有引人之处。
诸位可以读过的五律优秀作品与之对比,或可得其中之味。若以为其他五律有胜之者,不妨提出,我们一起欣赏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