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大家
下面这个字读做什么?
#妈妈教爨姓儿子写名字时崩溃#
冲上热搜
引发许多网友讨论
9月25日
河南一女子晒出教娃写名字的视频
视频内容显示
女子握着孩子的手教其写名字
由于“爨”(cuàn)笔画复杂
女子配文称
“后悔给你找了个姓‘爨’的爹
你的姓真难写”
据了解
“爨”笔画数为30画
这是一个不常见的姓氏
也是笔画较多的姓氏之一
视频曝光后
不少网友表示第一次知道这么复杂的姓
调侃建议其二胎取名“爨懿曦”
据悉,爨姓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爨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爨官,为西周时期在宫廷内为王室成员制膳之士中的灶官,就是俗称的火头倌,专职掌管炊火。“爨”,就是今天称作的“灶”,用于安置无足器皿进行烹煮食物,“大羹湆在爨”,就是烹煮肉食、肉汤。而无足之器皿就称作“锅”。
此外,爨姓还源于祝融氏,出自东汉时期班彪、班固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爨氏曾在以云南为中心的南中地区,形成相对独立的统治区域,兴盛五百余年。后来随着南诏国的建立,爨氏逐渐衰落,其居民大部分失去了“爨”姓,同化于少数民族中的“彝”族、“白”族,也有一部分远去海外,其中有极少部分,流落内地,还保留“爨”的姓氏。
姓氏如此复杂,可以更改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中国的姓氏非常多
而在这么多姓氏中
除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好写的
也有些姓氏既生僻也难写
下面这些姓氏你认识多少呢?
综合九派新闻、长沙政法频道、未来网、济南时报·新黄河、人民日报等
来源: 羊城晚报
中国有几百个姓氏
有的是多音字
有的是生僻字
有的还很容易混淆
今天,教你这些姓氏怎么读
多音字:读音相异
中国人的姓当中,有一些是多音字。这里总结了一些一字多音的姓氏给大家。
仇,读【qiú】,不读chóu。如明代著名画家仇英。
朴,读【piáo】,不读pǔ。此姓朝鲜族多见,如韩国前总统朴槿惠。
单,读【shàn】,不读dān。如《说唐》中的单雄信。
解,读【xiè】,不读jiě。如明代才子解缙。
区,读【ōu】,不读qū。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的区寄。
查,读【zhā】,不读chá。如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
繁,读【pó】,不读fán。如写《定情诗》的汉末诗人繁钦。
瞿,读【qú】,不读jù。如革命家瞿秋白。
员,读【yùn】,不读yuán。如唐代诗人员半千。
能,读【nài】,不读néng。如宋代名医能自宣。
阚,读【kàn】,不读hǎn。如三国时期吴国学者阚泽。
都,读【dū】,不读dōu。如明代进士都穆。
乜,读【niè】,不读miē。如革命少将乜庭宾。
缪,读【miào】,不读móu。如近代藏书家缪荃孙。
句,读【gōu】,不读jù。如宋代进士句克俭。复姓句龙,也读gōu。
阿,读【ē】,不读ā。如藏族教育家阿亚。
多音字:声调不同
还有一些多音字,声调不同,用于姓氏时也容易读错。
任,读【rén】,不读rèn。如《笑傲江湖》女主角任盈盈。
要,读【yāo】,不读yào。如春秋时著名刺客要离。
华,读【huà】,不读huá。如数学家华罗庚。
过,读【guō】,不读guò。如明末著名围棋国手过百龄。
应,读【yīng】,不读yìng。如香港艺人应采儿。
曲,读【qū】,不读qǔ。如唐代司空曲环。
訾,读【zī】,不读zǐ。如元代有名孝子訾汝道。
哈,读【hǎ】,不读hā。如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
钻,读【zuān】,不读zuàn。如战国时期魏惠王将钻茶。
谌,读【chén】,不读shèn。如羽毛球运动员谌龙。
一字多音,姓氏读多音
同样,一字多音,姓也不同。
折,一读【shé】,一读【zhé】。如佘太君原名即折【shé】赛花。
盖,一读【gě】,一读【gài】。一般念【gě】,如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
隗,一读【kuí】,一读【wěi】。湖北枣阳一带读音为【yǔ】,四川渠县三板一带读音也为【yǔ】。名人有秦朝丞相隗【wěi】状。
乐,一读【yuè】,一读【lè】。一般念【yuè】,如战国时期燕国大将乐毅。
种,一读【chóng】,一读【zhǒng】。一般念【chóng】,如北宋末年名将种师道。
覃,一读【tán】,一读【qín】;一般读【qín】,如近代爱国人士覃振。
召,一读【shào】,得姓始祖为周武王之弟召公姬奭(shì)。一读【zhào】,为傣族姓。
相,一读【xiāng】,一读【xiàng】。如商帝相【xiāng】土。
容易错认的姓
这些容易认错的字你都读对了吗?
逄,读【páng】。如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逄丑父。
桓,读【huán】。如东晋大将桓温。
蒯,读【kuǎi】。如汉初谋士蒯通。
殳,读【shū】。如清代才女殳默。
厍,读【shè】。如北周大臣厍狄峙。
靳,读【jìn】。如演员靳东。
昝,读【zǎn】。如清代书画家昝茹颖。
逯,读【lù】。如汉代大臣逯普。
郦,读【lì】。如汉初名臣郦食其(lì yì jī)。
麹,读【qū】。如隋代高昌国国王麴伯稚。
璩,读【qú】。如三国时期蜀汉太守璩正。
郗,读【xī】。但古籍中也有读chī的。如东晋书法家郗鉴。
妫,读【guī】,不读wěi。如西晋朝大臣妫昆。
郏,读【jiá】。如清代画家郏伦逵。
郜,读【gào】。如国足运动员郜林。
易读错的复姓
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复姓也很容易读错哦。
令狐,读【líng hú】,不读lìng hú。如令狐冲;令单独作姓时读lìng。
尉迟,读【yù chí】,不读wèi chí。如唐初大将尉迟恭;尉单独作姓时读wèi,如战国时期军事理论家尉缭。
万俟,读【mò qí】,不读wàn sì。如南宋奸臣万俟卨(mò qí xiè)。
澹台,读【tán tái】,不读dàn tái。如孔子弟子澹台灭明。
皇甫,读【huáng fǔ】,不读huáng pǔ。如晚唐诗人皇甫松。
长孙,读【zhǎng sūn】,不读cháng sūn。如唐初名臣长孙无忌。
宰父,读【zǎi fǔ】,不读zǎi fù。如孔子弟子宰父黑。
亓官,读【qí guān】。如孔子的妻子亓官氏。
毌丘,读【guàn qiū】,不要读作 wú qiū 或 mǔ qiū,也不要写作“毋丘”或“母丘”。如三国名将毌丘俭。
【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并致谢意!欢迎各位朋友评论点赞,记得关注哟!】
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一些有着生僻姓氏的朋友,这种情况下把别人的姓名念错就太尴尬了!
今天小编列举了一些生僻姓氏,看完文章后可千万不能再搞错了!
易读错的复姓令狐,读【líng hú】,不读lìng hú。
尉迟,读【yù chí】,不读wèi chí。
万俟,读【mò qí】,不读wàn sì。
澹台,读【tán tái】,不读dàn tái。
皇甫,读huáng fǔ】,不读huáng pǔ。
长孙,读【zhǎng sūn】,不读cháng sūn。
宰父,读【zǎi fǔ】,不读zǎi fù。
亓官,读【qí guān】。
毌丘,读【guàn qiū】,不要读作 wú qiū 或 mǔqiū,也不要写作“毋丘”或“母丘”。
读音相异仇,读【qiú】,不读chóu。
朴,读【piáo】,不读pǔ。
单,读【shàn】,不读dān。
解,读【xiè】,不读jiě。
区,读【ōu】,不读qū。
查,读【zhā】,不读chá。
繁,读【pó】,不读fán。
瞿,读【qú】,不读jù。
员,读【yùn】,不读yuán。
能,读【nài】,不读néng。
阚,读【kàn】,不读hǎn。
都,读【dū】,不读dōu。
乜,读【niè】,不读miē。
缪,读【miào】,不读móu。
句,读【gōu】,不读jù。
阿,读【ē】,不读ā。
容易错认的姓逄,读【páng】。
桓,读【huán】。
蒯,读【kuǎi】。
殳,读【shū】。
厍,读【shè】。
靳,读【jìn】。
郄,读【qiè】。
昝,读【zǎn】。
逯,读【lù】。
郦,读【lì】。
麹,读【qū】。
璩,读【qú】。
郗,读【xī】。
妫,读【guī】,不读wěi。
郏,读【jiá】。
郜,读【gào】。
声调不同任,读【rén】,不读rèn。
要,读【yāo】,不读yào。
华,读【huà】,不读huá。
过,读【guō】,不读guò。
应,读【yīng】,不读yìng。
曲,读【qū】,不读qǔ。
訾,读【zī】,不读zǐ。如
哈,读【hǎ】,不读hā。
钻,读【zuān】,不读zuàn。
谌,读【chén】,不读shèn。
一字多音,姓氏读多音折,一读【shé】,一读zhé。
纪,一读【jǐ,一读jì。一般念jǐ】,
盖,一读【gě】,一读【gài】。一般念【gě】。
隗,一读【kuí】,一读【wěi】。
乐,一读【yuè】,一读【lè】。一般念【yuè】。
种,一读【chóng】,一读【zhǒng】。一般念【chóng】。
覃,一读【tán】,一读【qín】;一般读【qín】。
召,一读【shào】,一读【zhào】。
相,一读【xiāng】,一读【xiàng】。
怎么样,学会了吗?你还知道哪些难读的姓氏,在留言区评论吧!
最近几年
古风文化特别流行
当初的琼瑶时代
少女心中的男神都「姓福」
现在要么就姓司马、东方
或者姓上官太史轩辕欧阳独孤百里……
听多了也有点油腻
其实还有辣么多小众又好听的复姓
写手编剧你们知道吗?
▼
▽
长鱼这个姓
来自先国的一位宠臣:长鱼矫
当然了,后代姓长鱼,他不姓
长鱼是他的名字
这是属于以先祖名字做姓氏的例子
说起我们矫叔,猛得很
有点虎啸龙吟司马懿的劲头
为了给晋厉公除去当时的权臣三郤
假装和人斗殴
然后满脸都是血地找三郤评理
挨近了以后,一刀砍翻
后来杀得兴起,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
晋厉公都给吓傻了
最后闯下大祸
背个小包袱就跑大西北抓鹿去了
/晋厉公/
至于说长鱼一姓,后代为什么极少见
因为自打矫叔跑去大西北以后
和当地人民混得比较不错
后代就融入西戎
又融于羌、氐,最后渐渐回归到汉族
最终改姓长,或者鱼了
而前边说起抓鹿
有个姓氏就很特别
往下看
▽
首先,五鹿是个地名
大概在先秦卫、晋一带
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小众姓氏
在唐代姓氏谱系的书中
五鹿已经和三伉、五鸠
这些古怪姓混在一块
难以分辨了
有人说五鹿是出自少昊氏
还有人说赵国有个将军叫五鹿庐
不过,这世上姓五鹿最出名的
却是个西汉人,叫五鹿充宗
听起来很像日本人
但他却是个嘚瑟的儒家弟子
因为他,得宠啊!
五鹿充宗和当时的显贵石显特别要好
汉元帝也难得地稀罕他
说他「心辨善辞,可使四方」
人本来就嘴贱
你一夸
那简直是不知所谓
后来有一次学术大会
群儒不愿得罪权贵
都不和他辩论,根本不露面
于是五鹿马上开始飘飘然
群臣OS: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来,你心里还没点逼数吗?」
最后呢?
被朱云博士怼到怀疑人生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嘴巴大的人,脸容易疼
原本这一系列的名字叫作动物世界
所以再找一个动物做姓氏的
还是个神兽
▽
神龙盘踞之丘,听起来拽拽的
不得不说,和中国龙沾上边的
逼格高不说,着实非常神秘
龙丘一姓的起源成谜
汉代的《风俗通》是最早记录它的典籍
后代汇总的姓氏典籍《元和姓纂》《万姓统谱》等
都记载了更大量的小众姓氏
唯独提及龙丘
全都只是转相传抄而已
抄来抄去,全都指向同一个人
西汉末年隐居高士龙丘苌
以道德学问闻名天下
牛到什么程度
王莽立国的时候
一国的太师、太傅、国师、国将
大司马、司徒、司空
这叫三公四辅
轮番请人家出山
绝对是荣誉备至了
然后龙丘苌就直接来了一句
「哦,我不去」
▼
刚才说学问
你知不知道,有些小众的复姓
在学问圈里有天然的权威光环
比如说
▽
哈?!
你确定这真的不是食材吗?
公羊和长鱼一样
都是以祖先的名字来做姓氏的
而公羊姓氏的发展
真可谓是一部慷慨激昂,高歌猛进的史诗大片
起初
身在鲁国的公孙羊孺德高望重,才高八斗
后人觉得自己的这个祖宗很了不起,我们要纪念他
于是就把祖宗公孙羊孺的名字
掐头去尾
省略作公羊,做了后代的姓氏
但即便这样
公羊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上
还是没留下啥痕迹
直到有一天,这样一个孙子
诞生了:公羊高
/公羊高/
世传孔子老年修《春秋》,一字之间隐含褒贬
不刊之论可以威慑诸侯
但要没人将夫子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明白讲出来
那不也白瞎了嘛
于是后代遂有公羊高,口传心授其中的精义
以致从汉代到清代
公羊学始终都作为
中华帝国不容置疑的意识形态存在
领导着今文经学派
和古文派进行着旷日持久的学术战争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当年为变法造势
就是借用《春秋公羊传》的「微言大义」来为其撑腰
/梁启超/
▽
如果说
以《公羊传》为首的今文经学像是剑客
飞扬潇洒,攻势凌厉
那以《左传》为首的古文经学派
就像是训练有素的军人
纪律谨严,后发制人
由此可见
今文经学家和古文经学家的气质差异
——
公羊先生们多少都有点神棍气质
就像《春秋》:元年春
仨字儿能解释出上百篇大道理
古文经学家就略显木讷
有一个恰当的比喻说他们
「较真到能气死女朋友」
▼
▽
至于说谷梁
就是《春秋》三传里最缺乏存在的一家
一看这个姓,就知道他家世代
都是种地的农民伯伯
但其实大家都想错了
谷梁这个写法,是错的
谷的本意是指山谷,看形状就是山口的意思
而穀才是真正指谷子
其实这个字,打五代十国时候就错了
药王孙思邈曾经说过
于是底下就有人撕逼
争到底是稻谷皮(穀)治脚气
还是榖树皮治脚气
所以正确的写法
自然是穀梁传
我就说古人实诚吧
什么职业都要体现在姓氏上
比如司马就是管战马打仗的
漆雕就是搞漆器的
家住东城门,我就姓东门
我是周王的孙子,我后代就姓王孙
照这个意思来看
文字君后代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可能会说
在下复姓
海淀·码字·白丁
单名一个「狗」字
请指教!
▼
那么,问题来了
你见过哪些小众复姓?
文趣星驾到是微信公众号「字媒体」出品的汉语趣读类栏目
策划丨耿妍
撰文丨千里
编辑&制图丨Eudemo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