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西部观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关注民生,传递有价值的资讯,发布经典文章。
叱干姓氏
作者 叱干留
陕西咸阳彬州市永乐镇有个叱家村,位于泾河北面距县城四十公里的原上。叱家村是因为这个村有居住叱干姓氏人而得名,叱干姓氏为复姓,在这个村仅有六百来口人,均为汉族,集中居住在一个自然村。
叱干姓氏的祖先很早以前就住在这里,解放前后曾有几户叱干姓的人从这个村迁出在外落户,在这以前,在其他地方还没有听说过有叱干这个姓氏的。这个不起眼的村庄,大概是由于姓氏稀奇的缘故,方圆百里甚至更远的人都知道。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村庄,村里既没有村史记载,也没有家谱,当地州志、县志也没有可供考究的资料,但叱干姓氏的来源却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战国末年秦国少年宰相甘罗为官正直,得罪了丞相吕不韦,吕串通了亲王妃捏造罪名将甘罗全家满门抄斩。其他人都遇害,只有一人逃走了,吕派兵继续追捕,这个人被赶得累倒在山坡上,又饥又渴,已神志不清,兵士追至,问其姓名,他只是用手指口,意思是口渴的很,兵士以为是示意姓吃,便放了他。后来这个人流落到了邠州,就是今陕西咸阳彬县,落户在现在的叱家村,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并将“吃”字与原来的姓氏“甘”结合起来,让后代都姓复姓“吃甘”,后来“吃甘”逐渐演变成为“叱干”,即叱干姓氏。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从笔者掌握的资料看,有两个线索可作为叱干姓氏考证的依据。
其一,叱干姓氏为古鲜卑姓氏。彬县古时为西戎地,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而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就有叱干这个姓氏,其代表人物是部族首领叱干阿利,他也是负责建造历史名城陕西榆林统万城的著名将领。在北魏孝文帝那场声势浩大的汉化改革中,叱干姓氏被改为薛氏,成为薛姓成员的一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就有叱干姓氏来源于鲜卑族,后来改为薛姓的记载),只有很少一部分仍然保留了叱干姓氏。
二,从现在的叱干姓氏分布情况看,叱干姓氏的人很少,只有陕西彬县叱家村有。陕西礼泉县有个叱干镇,但这里没有一户姓叱干的。这里很早以前曾有过叱干姓氏的人居住,故取地名为叱干。据当地人讲,古时礼泉叱干镇这一带森林茂盛,后来这里的森林毁于火灾,损失惨重,叱干姓氏的居民随之迁走了,是不是就迁到了现在的彬县叱家村,仍须进一步考证。
再就是陕西延安宜川县新市河乡有个叱干村,但这里也没有一户姓叱干的。复姓叱干的人很少,但还有姓叱的人,这个“叱”字与复姓叱干的“叱”同字同音。据笔者推测,叱姓渊源于叱干姓氏,是叱干姓氏演化而来。其它地方听到过有姓叱的,却没有姓叱干的。陕西渭南蒲城县党睦镇也有个叱家村,就有八百来口人都姓叱,而不是复姓叱干。陕西渭南合阳县知堡乡叱家庄也有四百余口人姓叱,也没有一户姓叱干的。这两个村虽地处两个县,但相距只有十来里路,且是同宗,过去曾在一块祭祖,听说也有几户迁移到外地,因而姓叱的其他地方也有,但这都是零散户,人数少。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叱干姓氏只有陕西彬县叱家村有六百来口人,除了解放前后有一户迁到泾阳县,两户迁到邻村外,其他地方没有听说过还有叱干姓氏的。
叱干姓氏是哪个年代在叱家村落户的,说法不一。六十年代,听村里老人曾讲过,他们小时候村里的叱干姓氏只有十几户。照此说法,叱干姓氏的人居住在这里时间不是很遥远的。但陕西旬邑文化馆保存的明万历二十一年铸造的大铁钟,铸有各地捐款人的姓名,其中有永安镇的叱干、张、王等姓氏。永安镇即现在的永乐镇一带,当时永安镇这几个姓氏正是现在永乐镇的几个较大户姓氏。明万历二十一年,即公元1593年,距现在四百多年了。按现在这几个姓氏的人口计算,四百年前叱干姓氏应是这一带较大的户了。
叱干姓氏之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叱干姓氏《百家姓》中没有,就连百科全书的《辞海》中也找不到,但叱干姓氏同其他姓氏一样,作为中华民族姓氏的一员,将逐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悉。
【作者简介】叱干留,汉族,陕西彬州市人。爱好文学,先后在《理论导刊》、《当代陕西》、《咸阳日报》发表文章数篇。退休后,开始撰写小说、散文、随笔,在《咸阳日报》、《豳风》和文学网站平台发表散文随笔10余篇。系秦都区作家协会会员。
大美西部观察所刊原创文章均系作者授权发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文内所持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非本平台观点。
责编 雷小河
如果您对本文有什么看法或感想,欢迎在文末留言批评指正,感谢大家阅读欣赏!
9月7日上午,礼泉县文联文艺惠民活动走进礼泉县叱干镇相家村。
整个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书画家笔下生花,挥毫泼墨书诗联,铺纸展锦画河山,一幅幅精妙作品跃然纸上。村民一边欣赏书画技艺,一边品评作品寓意,不时啧啧称奇,喜悦和倾慕之情溢于言表,争先恐后地向大师们索求墨宝,纷纷喜获而归。书画专家们还不辞辛劳、不吝笔墨,慷慨为相家村创建的东庄味品牌送字,送上美好祝福。
与此同时,摄影协会一行人还为老年人免费拍照及冲洗相片,老年人拿到字画和照片后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邓苗苗)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北60公里红墩界乡的一个村子里,有一座古城遗址,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都它为白城子,村子也因此得名白城子村。
这座被黄沙覆盖、长满野草的城郭看上去有些荒凉,但它却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1600年前,这里曾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城池,坚固的城墙,高耸的角楼,雄伟的宫殿,宽敞的街道,人来人往,一片繁华景象,它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统万城。
统万城是古老的马背民族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
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天的内蒙古阴山山麓,秦末汉初逐渐强大,曾对两汉构成巨大威胁,后来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迫使其退居漠北并为五部。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率众投降西汉。汉元帝时,昭君出塞,此后,西汉与匈奴保持了60年和平。东汉时,匈奴再次为南北匈奴,公元48年,南匈奴投降东汉。
而统万城正是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铁佛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的都城。
五胡十六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时期,此时,南方正值东晋时期。公元407年,南匈奴铁佛部人赫连勃勃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胡夏”或“赫连夏”。赫连勃勃之所以把自己建立的国家称为“大夏”,一是纪念先祖提高自己地位;二是希望像夏朝一样国祚绵长。
大夏国建立之后的第六年,即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征伐民众十余万,在今天的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村筑起了一座城池,这座城池的名字来自赫连勃勃“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从名字可以看出当年赫连勃勃的野心。
统万城的建造过程是相当血腥和残忍的。赫连勃勃命大将叱干阿利为将作大匠,负责筑城,当时采用的是“蒸土筑城法”,即把白石灰、白黏土、糯米汁搅拌蒸熟进行注灌,类似于今天的浇筑,城墙坚固可抵刀斧。叱干阿利生性残暴,为人刻薄,据说其监工非常严苛,筑城过程中命人用铁锥检验,凡锥入一指者,便立刻将工匠杀死,填尸于墙内。如此严厉的监工,确保了统万城城墙的坚固。
坚固的城池没有阻挡大夏国的灭亡,由于赫连勃勃统治残暴,民不聊生,加之连年征战,太子相争,致使国力衰微,最终被北魏拓跋焘所灭。赫连夏仅存了二十五年,便烟消云灭,而作为大夏国都城的统万城,也只有十五年时间,但其作为北方军事重镇的历史却有六百多年,直到北宋宋太宗赵光义一把火把它彻底毁灭。
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连同他一统天下的野心已随历史远去,曾经繁华的统万城也早淹没在无定河边的流沙之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成了一些逃避战乱的老百姓的避难所,他们借助坚固的城墙开凿了一间间窑洞,直到近些年,为了保护统万城遗址,这些当年逃难的百姓才陆续搬离,今天,这些窑洞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匈奴族这个古老的马背民族留下的人类历史上唯一的都城遗址,却日益显示出其考古文物价值、建筑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以及旅游观光价值。
1996年,统万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列为十一五期间国家100处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