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梦见别人送鞋(梦见别人送鞋子给我)

时间:2023-10-03 15:37:44 作者:万物皆甜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梦见这几种情况,财运当头,事业有贵人助

梦境,是人的第五维世界,是大脑潜意识状态的表达,意识形态越强烈,梦境就越真实。梦境有时是对过往经历的重现,有时也是对未来生活的预兆。那么,哪些梦境预示着你即将心想事成,财源不断呢?

1

梦见自己收到了红包

此梦境可能是暗示梦主近期会得到别人的肯定,长久以来的付出和努力终于被别人看到了。如果梦主是上班族,表示梦主将会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需要自己好好把握。

2

梦见很多新房子

如果在运势不好的时候,梦见自己眼前出现很多新房子,而自己顺利搬进新家,这就代表着你将告别旧生活,霉运将会烟消云散。张开双臂迎接自己的新生吧,你会发现生活越来越有,自己也越来越开心。

3

梦见下雪

梦见瑞雪纷纷,绝对是预示你时来运转,会得到惊喜的好预兆。如果你梦见雪时,能够感觉到当时的季节,也是个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春天的雪,会为你带来强烈的心理满足;夏天的雪,将为你带来好运;秋天的雪,预示你生活幸福;冬天的雪,说明你不懈努力之后,会迎来功成名就。

女人梦见下雪,预示忧愁即将消散,生活回归美满幸福。病人梦见下雪,预示身体状况出现好转,即将恢复健康。

4

梦见乌龟在自己家里

梦见乌龟进自己家门,代表财富降临或者贵人临门的吉兆。意味着你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会有很旺的财运。尤其是做生意的人,财运会滚滚而来。

我们常用龟鹤延年,来表达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乌龟是长寿的象征,如果你梦见老人手捧乌龟,代表着这个老人家会身体硬朗,福寿延年。

5

梦见放鞭炮

梦见放鞭炮,如果梦主处于单身状态,则预示着梦主近期爱情运势将会上升,出现不错的桃花。

若梦主是一个上班族,则表示梦主近期可能会迎来事业发展的机会,建议梦主继续好好表现,若能把握住机会,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6

梦见别人朝自己笑

解梦学上认为,此梦多是预示梦主近期付出的努力,将得到回报,是大吉之兆。或者是指近期梦主会遇到很好的机遇,这个机遇有可能是升官发财,也有可能是顺利度过当前难关,只要抓住机遇,就能够心想事成。

7

梦见去买鞋

鞋子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我们舒适、平稳地走路。梦见自己去买鞋,预示梦主近期可能会结识到很好的朋友,这也是命中出现贵人的预示。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没人敢说自己此生绝对不会遇到困难或者险境,当陷入困境之时,有人出手相助,前方的路途也就走得愈加顺利,所以此梦是大吉之梦。

的小康故事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和尊老养老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和尊老养老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视频加载中...

在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敬老院内,七旬老人刘进文床头摆放着一张珍贵合照。照片中,她站在一群老人中间,和他们在一起的是中央总书记。

2014年元旦前夕,总书记来到这里看望老人们。一位老人提出想同总书记合个影,总书记欣然同意,亲自招呼老人们过来,并特意把坐轮椅的老人安排在自己前面。合影后,总书记要求有关人员把照片送到参加合影的每一位老人手上。

截至去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2.5亿。这意味着大约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如何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总书记带领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北京海淀区四季青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在学习跳舞(2020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总书记始终尊重、关心老年人,多年来身体力行敬老爱老,为全社会作表率。

总书记十分孝敬父母。他的书架上摆放着两张照片:一张是他推着轮椅上的父亲和家人走在一起,另一张是他牵着母亲齐心的手陪她散步。媒体报道曾披露,尽管公务繁忙,总书记每当有时间和母亲一起吃饭,饭后都会拉着母亲的手散步,陪她聊天。

同志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主题就是尊老。30多年前这篇《中青年干部要“尊老”》的文章引经据典论述尊老的传统美德,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上世纪80年代,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只要不出城关就骑自行车,而把正定县委仅有的一辆212吉普车配给了老干部使用。老干部没有活动场所,他就把县委和县政府合用的大会议室腾出来,改成老干部娱乐室。

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老人刘建国(左)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就餐(2019年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上世纪90年代,同志到福州工作,长乐机场开工建设,一些部队老同志应邀参加动工仪式。他特意让秘书通知基层干部,第二天风大天冷,务必挨个打电话叮嘱老同志多带衣服、注意保暖。

从地方到中央,同志一直身体力行坚持尊老敬老。担任总书记后,他很多尊老瞬间广为流传。

2013年2月4日,总书记到兰州一家养老餐厅考察工作。午饭时间,总书记端起一个盛满饭菜的餐盘,走到72岁老人杨林太面前,轻轻送上,请他用餐。

老人们在甘肃兰州市鸿瑞园虚拟养老院餐厅就餐(2019年7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军 摄

2015年5月8日,总书记在莫斯科亲切会见18位曾经在华参加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并向他们颁发纪念奖章。当他看到90岁高龄的加维尔托夫斯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马上说:“我过去给您颁奖,您就别过来了。”他快步走到老人身边,为他戴上了纪念奖章。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2017年11月17日,总书记准备同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合影时,握住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的手,微笑着问候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和张富清因行动不便,坐着轮椅上台,总书记弯腰上前,郑重地把勋章戴在他们胸前。

深谋远虑领导中国应对“银发潮”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

党的以来,总书记作出一系列远瞩的重要指示,规划部署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

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在赴各地的考察中,总书记一次次走进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站。在兰州,他考察了一家“虚拟养老院”的养老餐厅,仔细询问其运行情况;在北京,他察看四季青敬老院老人们的房间、餐厅、健身房、医务室,看老人作画、从事手工制作、排练合唱;在福州,他祝一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老人们健康长寿,叮嘱工作人员“好好干”;在上海,他考察一家托老所时表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要把政策落实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

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关心、推动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十三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已经累计安排超过134亿元,重点支持了补短板和促普惠两方面工作。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与养老服务也在快速融合发展。中国“老有所养”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社区养老是中国一大特色。中国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北京东高地社区居住着3900多位老年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6.9%。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站长李心悦介绍,驿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街道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文化娱乐、老年餐以及居家上门等服务。

吃不愁、病不忧、孤不独、乐有伴,在千千万万的社区为老服务场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安享“住在自家、活在社区”的幸福晚年。

关心所有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总书记提出,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而生活困难、受疾病困扰的老者一直是这些年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老人龙德晒正在自家门口为儿女们绣鞋垫(2019年9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湘西十八洞村苗族大妈石拔三,还记得总书记到她家时揭开米仓盖子察看,并关心询问:“吃得饱吗?”“有果树吗?”“养猪了吗?”

在山东蒙阴县云梦湖生态区东汶社区的农村幸福院养老院,两位老人在院子里下棋(2018年10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南 摄

在山东考察时,总书记在8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家中挨个房间察看,并坐下来同一家人拉家常,关切询问家里有几亩地、搞柳编能挣多少钱、还有什么困难。

河南兰考东坝头乡张庄村的几位老人在下象棋(2018年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在河南考察时,总书记牵着85岁的张景枝老人的手来到她家,看厨房、察卧室,同一家人促膝交谈;在重庆考察时,总书记和贫困户谭登周老两口一起算收入账和医疗账。总书记关切地说,你们家不愁吃、不愁穿这“两不愁”我们直接看到了,医疗保障、住房安全做得也挺好。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

总书记曾用“两高、一低、一差、三重”概括深度贫困的特征,其中“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决胜全面小康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总书记领导中国战“疫”,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救治生命,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也决不放弃。

曾在疫情期间因一张“陪你去看夕阳”的照片走红网络的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王欣在武汉举行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上参观(2020年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成功治愈3000余位80岁以上、7位百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多位重症老年患者是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

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党的以来,总书记多次考察基层卫生室、卫生院,亲自推动相对薄弱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在河北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村医霍建国为村民把脉(2020年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2012年12月底,就任总书记一个多月,总书记便来到河北省阜平县,看望生活在太行山深处的困难群众。他特意来到一个村卫生室,仔细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落实和药品供应情况。

在困难老人唐荣斌家里,总书记盘腿坐在炕上,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

2019年底,总书记到访过的骆驼湾村所有贫困户脱贫,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政策全面实施,“看不起病”彻底成了过去。“真是做梦都没想到,现在不光吃穿住行都不愁,生病了还有医保。”唐荣斌年过七旬的老伴儿顾宝青说。

2019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补齐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短板纳入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在系列举措保障下,农村贫困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北京今年的10月已经入秋,四季青敬老院工作人员们时不时嘱咐老人们天气转凉记得添加衣物、戴好口罩。

“我们院内有医务室,还有医生定期巡诊,有头疼脑热的情况也能及时就医,心里可踏实了。”刘进文说。(记者许林贵、陈思武、邰思聪、曹国厂)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贫困户谭登周老人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养殖中华蜜蜂(2020年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迟到半个多世纪的拥抱!90岁父亲寻子58年:再相见时父子都已白头

58年,近一个甲子的时间。

“当时他还不到两岁啊!”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找到丢失的二儿子罗亚军,一直是罗凤坤最大的心愿。但这一找,罗凤坤就从正值壮年,找到了耄耋之年。

“爸爸!”2021年6月8日,已经60岁的付贵林,跪在90岁高龄的罗凤坤身前,紧紧抱住了他。付贵林,就是罗凤坤找了58年的儿子罗亚军。这一声“爸爸”,这一个拥抱,他已经足足等了58年。

两岁儿子火车站丢失,九旬父亲寻子58年

6月16日早晨,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见到罗凤坤时,他刚刚骑着电动车从集市上吃完早饭回来。这是罗凤坤保持了多年的习惯,自从十年前老伴去世后,因为不想麻烦孩子们,罗凤坤就一直一个人居住。记者注意到,穿着一身红色大褂的罗凤坤,红光满面,心情很是不错。

罗凤坤

罗凤坤的四儿子罗恒胜告诉记者,除了眼睛和耳朵有些小毛病之外,罗凤坤的身体一直很不错。“自从找到我二哥之后,我父亲精神状态就更好了,每天都会点上几支烟抽抽,有时还会喝点小酒。”

推开门进到罗凤坤一人居住的小院里,满眼都是罗凤坤种植的花草,足有百十来盆。罗凤坤说,此前他帮别人看过几年的花圃,从那以后就对种花产生了兴趣。他说他喜欢照顾花,或许照顾花,能够倾注他对失散多年儿子的全部感情。

除此之外,罗凤坤还养了两条狗和一只猫。如果不是因为一周前,找到了自己被拐58年的儿子,罗凤坤的老年生活,似乎和其他老人没有什么不同,也不会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

罗凤坤显然知道记者的来意,一落座就打开了话匣子。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罗凤坤对58年前发生的事仍然记忆犹新。

那是在1963年1月的一天,时年32岁的罗凤坤和妻子、妻妹,还有不到两岁的儿子罗亚军,在枣庄市薛城火车站候车。凌晨2点左右,妻妹的尖叫声惊醒了罗凤坤——罗亚军不见了。

“我一听,这还得了吗!马上在候车厅、火车站附近到处去找孩子,我一直喊‘亚军’的名字,找了一夜也没找到。”罗凤坤说,在找孩子的同时,他还到车站派出所报了警。“我在薛城一个战友家住了三天,但是找了三天一直没有找到。”没办法,罗凤坤只好回了老家。

回老家之后,因为要维持家庭的生计,罗凤坤根本没有什么空余时间去专门寻找失散的罗亚军。但是,每次外出期间,他都会想尽办法去打听罗亚军的下落,不论是到济南,还是到徐州。然而50多年过去了,却一直杳无音信。

罗凤坤所在村庄

儿女接力替父寻亲,哪有风声就去哪问

“想,能不想吗?一天到晚搁心里想,我一想就喝酒,一喝酒就越想,越想越苦恼,越想越哭。俺邻居一看到我哭,就知道我又想儿子了。没办法谁让咱没本事,找不到。”罗凤坤说,虽然家里一直都有罗亚军的照片,但他想儿子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拿着儿子的照片看。“都在我心里,不需要。”罗凤坤说,罗亚军丢失的时候还不会喊他爸爸,他就盼着罗亚军能叫他一声爸爸。

这期间,罗凤坤的其他几个孩子陆续出生,并长大成人,找罗亚军的重任落在了罗凤坤的孩子们身上。

“我家的仨儿子都长大了,有的去打工了,有的去做买卖了。他们在外面只要碰到有长得像的,就会去看看,打听打听。俺小儿子在外面做买卖到处跑,带着他哥的照片一直带了十几年,哪有风声就去哪问。”

今年53岁的罗恒胜,虽然从出生就没见过二哥罗亚军。但是从七八岁的时候,他就知道家里有一个丢失的哥哥。“我们几个兄弟只要出去有机会,就开始找。看到有类似的情况,都会去询问去走访。每次去都是抱着很大的希望去,又很失望的回来。”

几十年里,罗恒胜和兄弟姐妹几乎走遍了全国,但是一直没能如愿。

不过,兄弟几人这些年却一直都没有放弃过。“这些年来一直都抱着希望,年年抱着希望。我母亲在去世的前夕还提到这个事情,最遗憾的就是在有生之年没有见到我这个二哥,这是她最大的遗憾。”

2015年,罗凤坤一家人到当地公安机关寻求帮助,并采集了血样,但是找到罗亚军的难度还是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2015年,罗凤坤老人到公安局报案时,他老伴已经去世,我们无法获取罗凤坤老伴的DNA数据,只能进行单亲比对。同时,罗亚军当时是在薛城火车站丢失的,那地方交通便利,情况复杂,丢失的方向无法划定。他丢失的时间也非常久远,无法再去走访当时的一些人,很多情况已经无法查证。”枣庄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丛四新告诉记者,虽然公安机关运用了各种方式进行查找,但迟迟未能获得有价值的线索,不过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查找,曾先后到河南、甘肃、上海、四川等地进行排查比对。

“就是到80岁、90岁,我也要找到亲爹亲娘”

在距离阴平镇不到50公里的济宁市微山县,今年60岁的付贵林,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然而,不同的是,他是近些年才付诸的行动。

6月16日下午,在微山县城,记者见到了刚刚退休的付贵林。

在付贵林的印象中,从记事起,他就一直生活在济宁市微山县。平日里,父母对他也是关爱有加。“我这边的父母对我那是太好了,比对我的两个姐姐都要好。”

但是,在付贵林17岁的时候,他偶然间知道了自己不是亲生的事实。“无意间听到了父母的悄悄话,再加上外面人的指指点点,才知道我不是亲生的。”付贵林说,他的养父母一直没有把这件事的真相告诉他。

付贵林也因为顾及到父母的感受,不想让父母伤心,一直没有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当年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就会想要找到父母,但是没有表露出来。”

20世纪90年代,付贵林的养父母相继去世,付贵林又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养家糊口的重担,又让他迟迟没有付诸行动。2017年,两个孩子相继成家,付贵林也逐渐到了要退休的年纪,付贵林想要找到亲生父母的想法再也抑制不住了。

付贵林

2017年,付贵林第一次走进当地派出所,寻求警方帮助寻找亲生父母。

“别说60岁,就是到80岁、90岁,我也要找到亲爹亲娘。”虽然如此,付贵林仍然觉得希望非常渺茫。“毕竟这么多年了,想找到是很难的,就像大海里捞金,非常渺茫。”

今年6月,警方经过排查、采集血样、DNA鉴定,最终确认了付贵林就是罗凤坤的丢失的儿子罗亚军。

其实,刚开始,付贵林也有顾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被拐走的,还是被送走的。要是被送走的,我肯定不认,要是被拐走的,我必须得认。”付贵林说,今年6月份,当地派出所的民警找到他,说他的父母找到了,并告诉他亲生父母和家人这些年一直在苦苦寻找他的情况。

“当时心情非常激动,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能找到家。听说那边还有一个老父亲,我更想满足他的心愿,也满足我的心愿。”付贵林说,一直到和父亲见面前,他的心情都非常的激动,甚至连吃饭和休息都不正常了。

这一声“爸爸”,他等了58年

和付贵林有同样心情的,还有罗凤坤。

“我非常高兴,光想哭,就想着赶紧给我找到领来才好呢,谁不想见亲人呀。”罗凤坤说,知道找到二儿子的那天,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和二儿子见面。

“6月1日那天,(枣庄)市公安局给了消息以后,全家人都沸腾了。58年了,整天在梦里头想这个事。现在找到了,那真是不敢想象,真是天大的喜事,一家人都感觉能找到真是太幸运了,咱是幸运中的幸运。丢了58年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结果就可能了。”罗恒胜至今仍然觉得像做梦一样。

2021年6月8日下午,罗凤坤和付贵林在济南相认。为了这次见面,罗凤坤专门给每个儿子买了新衣服和新鞋。“老父亲专门给我买的T恤衫、裤子和鞋子,当时我就觉得,虽然我们兄妹这么多,但是老父亲还是没有忘记我这个儿子,到现在还在想着我。”这也让付贵林感动至今。

“当时我们都非常激动,马上要见到失散58年的二哥,那心情是无法形容的。我父亲他心里也是五味杂陈的,恨不得一下子见到我二哥。”罗恒胜还记得当天在枣庄去往济南的高铁上,一家人激动的心情。

罗凤坤和付贵林父子相认

“爸爸!”6月8日下午,付贵林快步跑到罗凤坤身边,跪着拥抱了90岁的老父亲。这一声“爸爸”,罗凤坤已经等了足足58年。

“我抱着他15分钟都没放手,越抱越紧,我抱着他一直哭。”罗凤坤说,见面那天,他和二儿子一直聊到了晚上12点多。“就聊他是怎么被人抱走的,我是怎么找的,他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付贵林说,和亲生父亲相见的那一刻,他就觉得罗凤坤和自己脑海中父亲的样子差不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付贵林认为,也许,他们此前曾经不止一次地擦肩而过。“当时我就说,可能我们的缘分没到,就这么近,五六十公里,以前我觉得可能会很远,在南方什么的,没想到就相差几十公里。”两家仅仅相距不足50公里,却足足走了58年。对此,罗凤坤和付贵林都觉得非常遗憾。

相认时,付贵林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回老房子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相认之后没几天,付贵林就专门带着一家人全部回了老家,去看望父亲和兄弟姐妹,还去祭奠了去世的母亲。“到了那边,好像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脑海中好像很熟悉这个地方,又好像很模糊,就是这种感觉,一股莫名的熟悉感。”

付贵林说,虽然不能到父亲身边尽孝,但是只要有空闲时间,他都会去看望老父亲和那边的兄弟姐妹。“我就是出嫁的闺女,会经常回娘家看看的。”同时,付贵林还希望能征求老父亲的意见,尽快让老父亲到他家过上几天。“他想过多长时间就过多长时间。”

罗凤坤也想着,能和儿子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过去,罗凤坤说,他还要好好想想。

“从‘团圆’行动开展以来,枣庄市公安局共找到丢失50年以上的被拐儿童3人,罗凤坤老人找到丢失58年的儿子,是枣庄时间最长,也是山东省最长的。”丛四新说。据了解,自公安部2021年初开展“团圆”专项行动,截至6月初,已找回失踪被拐儿童1737名,侦破拐卖儿童积案9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6名。

来源: 山东省委政法委

寻子14年案件细节披露:养父母被采取措施,另一男孩仍有被拐记忆

12月6日

苦寻儿子14年的孙海洋夫妻

终于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孙卓

相见那一刻,三人相拥而泣

当天16时许,一家人吃了第一顿团圆饭

此前消息:

失散14年终团圆!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与儿子相认

7日上午

孙海洋夫妻带着孙卓登上返回湖北老家的列车

孙卓出远门次数不多

第一次坐高铁的他

在列车开动后,身体出现一些不适

母亲彭四英轻轻拍着孙卓的背

抚摸他的脑袋,为他缓解情绪

孙卓稍微好些后

母亲打开手机相册,给他看家人的照片

对着照片

彭四英向孙卓讲起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和他约定,找时间带他去旅游

2007年,时年4岁的孙卓在深圳被拐,此后他和养父母生活在山东阳谷县。孙海洋说,孩子终于找到了,希望孙卓回深圳和他们一起生活。孙卓的养母则表示,他们会让孙卓自己选择,如果孙卓想回到原家庭生活,会尊重孩子的意愿。

据深圳警方介绍,目前,嫌疑人吴某某已被刑拘,除正在生病的孙卓养父,孙卓的养母及另一名被拐孩子符建涛的养父母,也被采取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

细节披露:犯罪嫌疑人为亲友拐孩子

随着侦查技术的不断升级,近年来公安部组织部署的“团圆”行动帮许多孩子被拐的家庭完成了团圆。随着此次认亲活动的开展,关于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儿子孙卓被拐案细节也得到曝光。

据警方介绍,2007年,犯罪嫌疑人吴某某在深圳打工,因其二哥家里只有两个女儿却一直想要个男孩,他便萌生了想拐卖男孩的念头。

“吴某某第一个拐的孩子就是孙卓,他们是一家几口人一起来打工,后来还把孩子藏匿在吴某某侄子家几个月,才转移到外地。”民警介绍,除了在10月份拐了孙卓后,吴某某还因自己大哥家的侄子也想要男孩,而在12月拐走了另一个孩子符建涛。关于他们亲友之间是否存在金钱交易,警方表示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谈及该案的破获经过,民警表示在今年9月份,公安机关先是通过人像比对技术找回了符建涛,然后通过这一突破警方顺线深挖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吴某某。后来也在办符建涛案子的同时,湖南警方的人像专家也比对上了孙卓的信息。侦查破案和技术比对同时有了线索,孙卓被顺利找到,在进行了DNA复核后,孙海洋一家终于可以与孩子团聚。

在接受央视“等着我”栏目采访时,孙卓表示,“就是不相信这个事情,当时一点都不相信。”孙卓说,他们突然告诉他不是父母亲生的,让他非常震惊,说不出是高兴还是伤心,好像愣住了在那里。

聊到和亲生父母的见面,孙卓说,“其实我心里有点愧疚,压力比较大,和几个很好的朋友说过这个事,他们说我的亲生父母找了这么多年,是很疼我的。我也谢谢他们,他们一定很辛苦。”

但孙卓直言,自己感到很愧疚,他不会留到亲生父母那边,“他们应该会很失望吧”。孙卓说,现在的父母不管怎样,养了他十几年……“现在多了一个家,这边是我的父母,那边也是”。

“要让养家知道买卖孩子的后果”

除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儿子外,犯罪嫌疑人吴某某还在同年拐过一位男孩符建涛。符建涛生母彭冬英称孩子被带去嫌疑人二哥家当儿子。

在跟孩子相认后,符建涛曾问彭冬英是否能谅解养父母,彭冬英向媒体表示,自己为了孩子可以忽略一些事,但对养父母觉得无法谅解,一定要让养家知道买卖孩子的后果。

视频来源:荔枝新闻

《亲爱的》编剧张冀:

庆幸我们没有对别人的苦难表示冷漠

作为讲述“孙海洋寻子故事”的电影人之一,电影《亲爱的》编剧张冀告诉记者,“庆幸我们当时没有对别人的苦难表示冷漠。”

6日,张冀在微信朋友圈说,“今天下午一直在忙,也一直收到大家转发的新闻。不知为何,心情比想象中平静,就像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听到了他的好消息,心动了一念——啊,他终于可以放下了,可以歇歇了,不用再漂泊赶路了。还想拍拍他的肩膀,递他一杯红茶,不用讲话,因为说也说不清楚,那说不清楚的才是最重要的吧,在沉默中都懂得。”

张冀也通过微信朋友圈对孙海洋表示祝贺,“海洋大哥,我们庆幸在2014年拍了一部电影《亲爱的》,不是因为别的,仅仅是庆幸我们当时没有对别人的苦难表示冷漠,所有的导演、演员、主创、工作人员用共同的力量一定要把片子拍出来,让大家看到你们的故事,见证你们的奋斗。记得我当年讲过,我们拍电影,不仅希望观众分享故事里的欢乐,也应该分担故事里的苦难。”

《亲爱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题材”电影。其中,张译饰演的韩德忠,是找寻那些失踪的孩子们的人们中最积极也最坚定的代表,其原型就是孙海洋。

张冀也回忆了拍摄期间与孙海洋的相处,“我在拍摄期间每次见到孙海洋先生,好几次都想跟他讲,算了,别找了,太累了,接受现实,迎接新的生活吧。但几次都讲不出口,他疲惫苦恨的面容下有坚定的执着,他也总是跟所有人讲同一句话,我要找下去,永远找下去。

说实话,我当时是同情甚至怜悯的,因为那茫茫人海和无常命运是多么强大,而我们是多么渺小。但今天他实现了他的诺言,他找到了他的儿子。十四年的岁月,鬓发已苍,少壮不再,只有他以及他们知道这其中的艰辛和穿过绝望的光在哪里。在生活面前,我再次受教,啪啪打脸,可心悦诚服。没有科技的进步,没有基层人民警察的常年付出,没有民政部门和公益组织的帮助,我们不会见证这次团圆。但最终他要感谢自己,他在抗争苦难的征途上最终收获了馈赠,善最终赢了恶。”

张冀说,“今天,每一个讲故事的人都收获鼓舞,今天是幸福的一天。祝愿海洋大哥阖家幸福,祝愿天下无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我从未像今天这样坚信过这件事。”

孙海洋寻亲成功背后:

另一名男孩带着被拐记忆生活14年

年少时,符建涛是村里出名的捣蛋鬼。他在山东的田间地头撒欢,偷挖别家的红薯,掰折刚种的小树苗,跳进齐胸深的河里摸鱼。以至于,大人们告诫自家孩子远离他。

不为人知的,活蹦乱跳的符建涛内心有一段儿时的记忆,像是扎进心里的刺。14年来,时常让他感到煎熬。

直到不久前,深圳的民警找到他,让他彻彻底底证实确信了,那是他儿时被拐的片段,虽然残缺不全。

在深圳那个夜晚,他被如今的“三叔”,带到了一对陌生人面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要叫这对人爸爸妈妈,并跟随他们,来到聊城的一个村庄,在留守中长大。

寻找符建涛的寻人启事和当年警方的立案通知书。澎湃新闻 图

那是2007年12月28日,星期五,对于符建涛的母亲彭冬英来说,那是一个“黑色星期五”,那天以后,“天就再也没有亮过。”

晚上七点钟,彭冬英和孩子们吃完了饭,大儿子要做试卷,二儿子符建涛就自己下楼去玩。

那个时节深圳的天气已经有点凉了,符建涛刚开始穿了一双拖鞋。大概晚上八点钟的时候,符建涛跑了回来换鞋,手中拿着一根棒棒糖。彭冬英还问了句,谁给的。儿子说,隔壁的一个叔叔。

大儿子的试卷做完了,彭冬英下楼准备把老二找回来。她先是在小区里逛了一圈,没有发现儿子的身影。又去了平日里符建涛一块玩儿的几个小朋友家里,也没有找到。她再一次地搜寻了一遍小区,仍旧一无所获。

晚上9点多钟了,她逐渐认清,孩子找不到这件事发生了。她找到小区保安,然后报了警。

她开始仿照别人贴寻人启事,她走进网吧,通宵注册了QQ,尝试着发帖。不久,孙海洋打来了电话,先是安慰她,让她赶紧把信息发出去,并把失踪信息在一家寻亲网站上登记。突然之间,彭冬英感到有了一个同病相怜的人。

彭冬英也跟着参加了许多寻亲活动,她把自己的社交账号的名字都命名为“寻子符建涛”。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打拐民警卢保磊说,彭冬英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每年的除夕,她总能接到彭冬英的电话:“卢警官,我的小孩有没有线索。”彭冬英一家会做上一桌子菜,多摆上一副碗筷,开始念叨,“今天又是除夕夜了,爸妈还没找到你,”然后又是一家人在那里哭。

彭冬英还会在符建涛每年生日的时候买一个蛋糕,然后对着蛋糕说,“儿子,全家人都在找你。”这种失子的痛苦,打拐民警感受的真切。

卢保磊说,当年案发以后,警方做了大量的核查排查工作,排查高度疑似的人员达上百人,但受制于现场条件和技术条件,案件一直没有突破。公安部也将符建涛、孙卓两起案件列为了督办案件。

2021年1月,公安部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团圆”行动,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儿童。

公安部从全国组织专家开展的“团圆行动刑事技术集中比对会战”。在更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疑似被拐人员DNA等数据信息得到更广泛的采集,DNA信息库、人像比对等新技术,得到更充分的应用,查找失踪被拐儿童的新渠道、新方法不断开辟出来。

广东省也通过全面收集整理被拐失踪儿童照片档案,积极开展查找会战,并将上述两起案件纳入重点进行攻坚。9月,一条线索出现,山东聊城一男子,与符建涛高度相似。

卢保磊和同事们立即赶往山东。通过联系学校,民警见到了该男孩,并采集了血样。迫切想知道结果的卢保磊和同事,跑到当地的DNA实验室,希望工作人员们加班加点也要把数据做出来。数据出来后传回深圳,一个令人振奋消息反馈回来,比对成功了。

人找到了,案件也要侦破。在卢保磊和同事们再次见到该男孩时,该男孩对他们说:“叔叔,我知道你们是警察,我是被拐来的,我还记得我的名字。”

也许是因为口音的原因。他把自己的名字记成了是“胡建涛”。这个男孩记得,家里是开小卖店的,他还记得母亲给他买的糖果的牌子。

彭冬英保存着儿子最喜欢的这套衣服。

民警告诉男孩,他真实的名字叫符建涛。符建涛拿出手机检索,搜到了彭冬英在网络上发布的寻亲信息,不一会儿,他直接把电话给彭冬英打了过去:“妈,我是符建涛。”

接到电话的彭冬英以为又是一个骗子,电话里那孩子说:“妈妈,你还记得吗,小的时候我跟哥哥去动物园玩,我们把蛇搭在哥哥的脖子上,我抓着蛇的尾巴。”彭冬英想起,这张照片她至今还保留着。

那孩子还说:“上学的时候,我不愿意起床,妈妈你就拿几块糖,放在我伸手够不到的地方,那样我就起床了,你还记得吗?”

一时间,彭冬英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她把电话给卢保磊打了过去,得到了证实。卢保磊告诉她,孩子找到了,不要着急,后续还要办案。

儿时的符建涛喜欢小动物。他告诉民警,那天晚上,他到小区另外一栋楼找小伙伴玩,在楼下碰到了如今的“三叔”。他牵了条小黄狗,把符建涛引诱到了小区一角的围栏处,那里没有监控,也没有保安。随后他举起符建涛翻出了小区。

符建涛记得,后来他被要求叫一个陌生人爸爸,他还疑惑地问:“为什么这个爸爸这么黑啊,跟我的爸爸不一样,”“三叔”说,那是因为晒的。符建涛说,虽然那时还小,但突然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记忆是很深刻的。

但之后发生的事情的具体细节,符建涛就记不清楚了。他记得坐大巴跟随如今的父母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山东聊城。

也是靠着男孩惊人的记忆力,案件嫌疑人,他如今的“三叔”吴某某浮出水面。

抓获吴某某之后,警方查明,当年在深圳南山区一家商场做保安的吴某某,将在小区闲玩的符建涛拐走,送给了符建涛现在的养父抚养至今。符建涛的养父,就是吴某某的二哥。商场的老员工证实,当年案发后,吴某某便不见了踪迹。

循着符建涛被找到的线索,结合两案案发时间相近等情况,专案组认为犯罪嫌疑人吴某某有拐卖孙卓的重大嫌疑。相关线索通过广东省公安厅上报至公安部打拐办。经专家们技术比对,另一名男孩出现了,就在距离符建涛山东家庭不远的地方。

随后,卢保磊和同事们采集了他的血样,经过检验,该男孩就是孙卓。

孙卓觉得,如今这一切像做梦一样,太诡异了。孙卓在养父母近乎溺爱的包围中长大。他说,自己有什么要求,基本都会得到满足,养父母也不会让他干什么家务、农活。民警们在走访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小孩子馋嘴想吃烤肠,别的家长都是一根一根给自家孩子的买,孙卓的养父母一次买十根给他。

符建涛则对童年留守之痛有着深切的感受。养父母为了一家生计,常年在外地打工。

初中上学住校时,他自己一个人背着被褥、生活用品在宿舍楼里跑上跑下。别的同学,都有父母把行李送到宿舍,把床铺好,千叮咛万嘱咐,他只能一个人累得满头大汗。

但符建涛也觉得养父母对他是好的。养父在外地省吃俭用,打两份工供他生活、读书。养母也是一身疾病。放假的时候,他坐火车到养父母打工的地方,养父母也总是把好吃的都给他。

在养父母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符建涛有一次离家出走了。这个天性开朗的男孩,压力之下,被迫不停地拷问自己,这一切是不是都是自己的错。他感到身上背负了一种莫名的负罪感。

在符建涛的心里,既不希望养父母坐牢,也不想看到母亲痛苦。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度觉得自己是不是不该来到这个世上,他感到内疚。

彭冬英将心声告诉了儿子,这件事情不是因他而起,他是这件事情的受害者,让他不要多想,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其余的交给法律来办。

在彭冬英生日那天,符建涛给母亲发了一条信息,“14年简单的言语无法形容你的痛苦,感谢你做我的妈妈,这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与福气……愿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未来,我陪你夕阳漫步”。彭冬英读一遍,就哭一遍。

12月6日中午,在深圳、聊城警方的精心组织安排下,两个家庭都和失散已久的孩子,现场相认了。

认亲后,孙卓和父母跟奶奶视频通话。

来源: 大洋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