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招财风水

19年属什么(19年属什么生肖多少岁了)

时间:2023-10-01 20:57:46 作者:凉话刺骨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同治帝为何19岁就驾崩?看他每晚都由谁伺候,活到19岁已属高寿

同治帝是清朝的第十位皇帝,这位皇帝6岁即位,可是他直到19岁驾崩的时候,都没体会过皇权的滋味。

后世对于同治帝的死因一直津津乐道,有人说这位小皇帝死于梅毒,还有人说他死于天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同治帝年仅19岁,就离开了人世呢?

清朝最名正言顺的皇帝

同治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淳,同治是他在位时的年号。

1856年,也就是咸丰六年,载淳在紫禁城内出生了,咸丰帝大喜过望,因为载淳是他的长子。没过两年,咸丰帝的第二个儿子就出生了,不过不幸的是,这个刚出生的娃娃还没来得及命名便夭折了。

就这样,载淳又成了咸丰帝唯一一个儿子,如果康熙帝的任何一个儿子有载淳这样的开局,估计半夜做梦都能笑醒。

咸丰帝对于自己的这唯一的宝贝儿子自然是十分上心,在载淳五岁的时候,他就安排了名师为载淳打下基础,不仅如此,他还让年幼的载淳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这一切都是为了载淳六岁进入书房读书做准备。

在古代,“寒门出贵子”都是穷苦人民安慰自己的话,或者说寒门能出贵子,但也极其艰难。

当时的教育和官职一样,都有严格的三六九等之分,出身寒门的孩子和出生在富贵人家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资源说得上是天差地别。

而作为皇子,还是唯一的皇子,载淳所接受的教育资源自然是顶尖的。

虽然皇子出身尊贵,但他们的出身也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宫外广阔的天地,寻常人家的自由,诸多的奇闻乐事……注定与他们无缘。

载淳六岁的时候开始进入书房读书,不过马上他就没读了,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一年,英法联军打破了北京的城门,在北京城内大肆破坏,并且火烧圆明园。

咸丰帝为了避难,带着老婆孩子一起逃到热河躲起来了,来了这么一出,载淳的学业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再后来,1861年,咸丰帝年纪尚轻,只有31岁,却撒手人寰。

咸丰帝驾崩,皇位自然就落到他唯一的儿子载淳身上,也正是在同一年,年仅6岁的载淳登基,年号同治。

临终前,咸丰还是担心自己的儿子太过年幼,于是召见八位信得过的臣子,要求他们尽心尽力地辅佐载淳,这也就是清朝著名的“顾命八大臣”。

被母亲操控的傀儡皇帝

年幼继位的载淳自然没有亲政的能力,也是在1861年,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祺祥,打倒了“顾命八大臣”的势力,自此之后,慈禧开始了她长达47年的统治。

所以慈禧的控制欲,从同治的小时候便开始了。

每个父母都有一个望子成龙的梦想,作为天子的母亲,慈禧自然更不例外。在1862年的时候,繁重的学业再次将同治包裹,而这次学习的压力比上次更是不知道重了多少倍。

慈禧一口气给同治安排了4个师傅、3个陪读,还把当时皇家辈分最高的惠亲王,安排在同治读书的地方24小时照看。

不仅如此,慈禧还让恭亲王奕䜣全权处理书房事务,这无疑又给同治套了一层枷锁。

可是在这样的学习资源和压力下,同治的学业还是一塌糊涂。当时教同治读书的老师就说他天资平平,无过人之处。

可是中国有一句老话:勤能补拙。但是在刻苦学习方面,同治又是怎样的表现呢?

于是老师的后半句话就道明了问题所在:

“亦不乐攻苦”,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也不乐意刻苦学习。

拥有最好的教学条件,最好的生存环境,不过同治自己没有学习的想法,那配备再好的条件也没有用了。

于是慈禧就慢慢地对同治失去了希望,不过她的控制欲却是丝毫未减。

慈禧恐怖的控制欲

不仅在政治上,慈禧喜欢独揽大权,连在自己儿子的感情上,她也是多次干预。

在古代,无论男子还是女子,结婚都比现代人要早,大概在14岁左右便会男娶女嫁,可是同治在他母亲慈禧的搅合下,直到17岁才结婚。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到底选谁做皇后。

当时皇后人选有两位,一位是侍讲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另一位是刑部江西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

而这两位分别有不同的支持者,富察氏容貌俊美,深得慈禧的喜爱,阿鲁特氏虽然长得没有富察氏好看,但是她气质出众,宫中的另一位太后:慈安太后,一心想让她成为皇后。

经过多年的角逐,最后还是阿鲁特氏背后的势力更加强大,阿鲁特氏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后,而富察氏也成为了同治的妃子。

两女共侍一夫,其实这在古代是在正常不过了,更何况是身为皇帝的同治呢?

但是终究还是自己支持的人落败了,而且同治与阿鲁特氏婚后恩爱甜蜜,反倒对富察氏十分冷落,这样的表现让慈禧越来越不爽,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藐视。

并且阿鲁台氏是慈安太后支持的人,万一同治与慈安太后越走越近,两人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大难题。

想到这里,慈禧就开始想方设法的破坏同治与阿鲁台氏之间的关系,她开始到处找这位皇后的茬,更是百般刁难她。

而阿鲁台氏也丝毫不服软,经常和慈禧对着干。这让慈禧更生气了,她竟然提出让同治不要和阿鲁台氏同房转而去找富察氏的要求。

这可是滑天下之大稽,做母亲的,竟然连儿子的私生活都要管。

同治当年18岁,正是青春叛逆的时候,一听到母亲连自己宠幸哪个妃子都要管,顿时火冒三丈。

当即决定两边都不宠幸,自己独自一人睡觉,这样一来,同治与慈禧的母子关系更差了。

也正是慈禧这恐怖的控制欲,间接导致了同治的死亡。

寻花问柳的皇帝

同治因为慈禧的掺和,一怒之下,独自居住在乾清宫,当时的同治才十几岁,正是年轻气盛、满身热血一般的年纪。

他正常的生理需求因为母亲的控制欲,无法得到满足,每天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难受,慢慢地,就有两双眼睛盯上了同治帝。

这两双眼睛,其一是恭亲王的儿子载澄,另外一个是翰林院检讨王庆祺。

要不说交友不慎呢?这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

载澄和王庆祺眼见同治帝每天欲火难耐,竟然要带着同治帝偷偷出宫前去寻花问柳。也正是因为同治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后人在讨论同治死因的时候纷纷猜测其是因为染上梅毒而亡。

而根据史书记载,同治帝是死于天花。天花在古代几乎是不可救治的绝症,是当时无数人的噩梦。

那么,同治帝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死于梅毒呢?

根据现代医学,梅毒发病的速度非常慢,至少要等到全身溃烂的地步,而要达到这一程度至少要五年以上。

而同治帝去世的时候,确实有全身溃烂的现象,但是他去世的时候,年仅19岁,按照时间推算,根本等不到梅毒发病而死,所以按照时间来说,同治确实是感染天花而死。

其次,在同治老师翁同龢的日记中也有记载:“圣躬有天花之喜。”随后又在书中记载许多同治身患天花的迹象,这些文字读起来就让人觉得一阵恶寒,根本就不像翁同龢编造出来的。

最后,史学家还专门研究了当年为同治治病的药方,经过相关人士的仔细研究,最终确定同治确实死于天花,以及天花所携带的一些并发症。

同治平庸而悲惨的一生

作为皇室子弟,从小骑马射箭的训练自然不会少,经过这些训练后,身体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而同治帝驾崩时,年仅19岁,身体正是强壮的时候。

长期在风月场所的放飞自我,让本该身强体壮的同治面对天花毫无抵抗力,最终在病魔的摧残下离世。

在当时多灾多难的清朝,同治帝的死亡没有掀起一点波澜。

不过也是,朝政常年把控在慈禧和一众权臣的手中,同治仅仅只是一个名号,并无实权,他的生死,对当时的国家不回造成巨大的影响。

回顾同治的一生,6岁即位,18岁亲政,19岁驾崩,在13年的统治时期中,同治好似没有做出什么出色的政绩,就连后世所津津乐道的同治中兴,也与他毫无关系。

而他主张修缮圆明园这一行为,也被当时的人民所抨击。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当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不仅不想应该怎样使人民富有、国家强大,反而执着于修建园林这样劳民伤财的表面工程。

真是让人可悲可叹。

结语

同治帝是幸运的,幸运在出生在皇家,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又是不幸的,不幸在自己幼年丧父、还有一个强势的母亲,不幸在他一辈子都是别人的傀儡,连自己的感情都不能如愿以偿。

同治帝死后,慈禧的权利进一步扩大,清朝的命运也逐渐走向衰亡,而中国的历史又翻开了下一篇章。

鼠年,十代“太行”属鼠人的故事

◎刘红庆

中国人都有个属相,12年重复一次,而鼠排在第一位。属鼠人也成了所属时代的代表,裹挟在时代里,也记录了时代的脚步。

1996年是20世纪最后一个鼠年,我在山西太行山区和晋中榆次,采访了一群属鼠人。2020年又逢鼠年,而“属鼠人”的故事在延续。我重访他们,在新的鼠年讲一讲120年来“十代属鼠人的旧事与新事”。

●牺牲精神·上世纪初属鼠的人

“敢死队”立功受伤,保住一条腿回到家来

1944年,一块写着“组织能手”的大木匾挂在太行废村——水坡村的残巷门头,落款是左权独立营营长左奎元、政委杨蕴玉。“组织能手”大木匾颁发给水坡村的一对“模范夫妇”,丈夫叫张玉清,妻子叫赵春花。

有资料显示,赵春花1900年出生,当属鼠,不过也有村人说她属牛。《左权县人物志》载:赵春花是太行区纺织英雄,中国党员。曾任水坡村村长,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村党支部书记。1943年春开展大生产运动,她组织起20名妇女参加纺织小组。不到半年,一个仅有45户的小村,就有91名妇女参加了纺织运动,23名妇女既能纺纱又会织布;全村拥有纺车82部,织布机3台,不仅解决了全村用布穿衣问题,还支援了部队。1944年秋,赵春花在左权县首届劳模大会上被选为一等纺织英雄;同年11月出席了太行区首届群英会,荣获太行区“纺织英雄”称号。

而同样出生在1900年的张开喜是四川广元人,红军路过他家乡时他参加了红军,经过长征,改编成八路军后,他随军在太行山参加了多次战役。

1912年,又一个鼠年,李和生出生在江西省瑞金,陈富德出生在陕西省扶风,陈子曲出生在陕西省礼泉。这些属鼠人后来都成了永远的太行人。李和生1931年参加红军,陈富德1934年参加红军,陈子曲1936年参加红军。抗战期间,他们都在太行山对日作战,负伤退伍落户山西省左权县。

在赵春花红遍太行的1944年,张开喜负伤致残,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1947年退伍落户左权县范家庄村。2019年笔者采访他的女儿张改江,见到了张开喜的退伍证。而今的范家庄村已被夷为平地。

1924年,20世纪的第三代属鼠人出生了。1996年笔者采访了出生于1924年的任小明、贾贵明、赵丙堂三位老兵。笔者曾写下:“步行走过大半个中国的任小明今天逢客就捧出那一堆载满炮火记忆的纪念章,它们来自淮海战役、解放西南、渡江胜利、解放华中南、华北解放血与火的战场。任小明说,还有好些,孩子们玩丢了。他1943年参加刘邓129师,从副班长一直做到通讯连连长,最后打到云南昆明。行伍11载,任小明说自己在战争中没有起过很大作用,唯一的一次用自己的身体接通了电线,算是个小贡献。战争结束后,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太行。

而贾贵明19岁便成了刘邓129师769团里的一员,在盘龙、洪水、关家垴、安阳、老爷山等一系列战役中出生入死,最后在上党战役中负伤,领了200公斤小米回到阔别8年的家乡。

在三里庄,1996年笔者采访了只剩一条腿的赵丙堂。他1943年入伍,1944年跟随刘邓129师769团离开家乡,1945年在长治老爷山战役中负重伤时年仅16岁。赵丙堂回忆:“围攻老爷山,我军整整攻了三日三夜,死伤惨重也没拿下。第四天精选12名战士组成敢死队,冒死踏雷深入虎穴。因为危险性大,上级有令,凡是在完成这一任务中牺牲的敢死队队员,将全部被追认为‘优秀中国党员’。”赵丙堂正是这12名敢死队员里的一个。

行动开始不久,7名队员殒命,其余5人身负重伤,赵丙堂等人硬是靠毅力和一颗手榴弹,将敌军的机关枪打哑,为我军最终占领老爷山扫清了障碍。

战斗结束后两腿都已血肉模糊的赵丙堂成了特重病号,辗转几个医院都没人敢收,最后被安排到大南庄医院。

正在这时,部队首长询问几位敢死队队员的情况,知道有生还者被收留在医院,立刻下命令:“从医院出来,只能是活的不能是死的。”赵丙堂被转入中央后勤部野战医院治疗,这是当时我军最好的医院。

入院后,时任部长的钱信忠亲自查看了赵丙堂的伤情,以商量的口吻和赵丙堂说:“按伤情,两条腿都不能留了,但两条腿全截掉,你以后没法生活,我们尽最大努力截一条留一条,并保证一星期后见效,保证你在不久的将来能平安回家,怎么样?”16岁的赵丙堂从死亡线上逃生,还有什么奢望?面对救星,他感动得只会哭,泣不成声……

赵丙堂第二天接受手术,钱信忠高超的医术,使他的病痛压到最小限度,愈合率达到最高极限。

20世纪50年代,左权县城盖起一个院子,取名“红军幸福院”,张开喜等散落在村庄里的50多位老红军集中居住。

1963年,张开喜去世。1985年,李和生73岁去世。1991年,陈富德79岁去世。1996年之后,散居在乡村的“老八路”任小明、赵丙堂、贾贵明等也陆续离世。到2020年,出生于1900年、1912年、1924年的属鼠人,在太行山越来越少了。

●理想主义·上世纪中属鼠的人

有的心存诗和远方,有的成了“弄潮儿”

“老狗”是的好朋友王锁才的绰号。他属鼠,在桐峪镇上,王锁才生了四个儿子,分别叫“大狗”“二狗”“三狗”“四狗”,于是,他们的爹就成了“老狗”。他是我朋友里心中最有“诗和远方”的人。

老狗出生在丙子年十一月十二,一查,这天是1936年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不过,老狗一辈子过阴历生日,从来没过过圣诞节生日。他上大学读美术专业,毕业返乡教书,收入少,而家庭用度多,老狗辞职给人画像谋生,结果生意不好,重修回去做代教,再转正。一直有“诗和远方”的老狗在小镇上待了一辈子。1996年恰好60岁,有了份退休工资安度晚年。

1948年的属鼠人我写的是“李书林”。他是以我的同事为原型塑造成的“革命小将”一代,不过,他只是顺潮流而动,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会儿,只是给别人做个伴而已。”

田青出生于1948年4月7日,和“李书林”一样,串联是他青春岁月里最重要的一课。他在《“长征宣传队”琐记》中说:“我属于‘理想主义的一代’中最理想主义的一群。”

1966年,他和同学们步行串联成立了“红前哨中学思想长征宣传队”,去为贫下中农演出革命文艺节目。出发地是天津,目的地是井冈山。不过,边走边唱到了兰考焦裕禄墓前,他们的长征也到了终点。田青是一名音乐工作者,到2006年,田青58岁,距离通常意义上的退休只剩两年时间,却获得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的任命,他的朋友感慨:“书生老矣,机会方来!”田青借助这个平台,让“原生态民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世人皆知的概念。

近些年,田青为当地民间文化的拯救做了很多工作。2002年夏天,我邀请田青到左权县,他和“羊倌”石占明结缘,带领后者成为“全国原生态歌王”;他和左权盲人宣传队结缘,誉后者为“活着的阿炳”。其实,我的母亲也是1948年的鼠,和田青同龄。可惜她天生双目失明,到太原上盲校的理想也付诸东流。1965年,母亲17岁生了我,1969年21岁生了二弟,家里又多了个盲人。当2003年田青带二弟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厅演出时,我带母亲到了现场,田青第一次见到我母亲,他说:“伯母,你生了两个好儿子!”

当时在现场的,还有一位属鼠的人——左权县文化局局长石湘涛。他1960年出生,生在左权县北乡清河店村,祖上是从河南林州逃荒上来的。曾祖兄弟四人在清河店村开油房、办磨房、发展畜牧养殖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了清河店首富。曾祖石家栋在家行三,却是“大掌柜”,当家,又被推举为村长,掌管村务。石湘涛说:“曾祖父在土改时是被镇压对象,听说在驴圈房梁上吊了几天。”

因为有这样一个“不光彩”的家族背景,石湘涛初中毕业无法上高中,只能回乡种地。后来上了平定师范,毕业后返乡教书,是清河店村走出来的不多几个文化人中的一个。直到给县委书记写的稿子选成省里的典型,他有了晋升的机会,当了县文化局长,干了八年。在他任上,邀请田青到左权县,推出了“羊倌歌王”石占明和左权盲人宣传队。

老狗2017年初夏死了,活了81岁。活着没能拥有“诗和远方”的老狗,死后一定可以去诗国。因为他嗜诗如命,别的地方不想要他。

1936年、1948年、1960年出生的三代属鼠的人,“理想”色彩浓郁,葆有传统文化的余绪,又有自己的思想。机缘合适,就成了国之栋梁,如田青;机缘不合适,在一个小地方默默畅想,如老狗,如我的母亲……

●务实潜行·上世纪末属鼠的人

依然勤恳努力,朴实无华

24年前在桐峪,我和李伟兵、薛芙蓉相遇,他们是我的母校——晋中师专数学系23班的顶岗实习生。在我教书的桐峪中学工作生活了半年。

前两年,我到长治巧遇李伟兵,他和薛芙蓉各自成家了。2019年10月,李伟兵被任命为长治市上党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局长。

我在桐峪教书时,宋二孩是我班里的一名学生,1972年出生,属鼠。二孩的祖上是从河北省涉县关防乡逃荒来的,住在几乎没人家的山上。农业社时,他的父亲才从山上下户到桐峪村。二孩的母亲祖上是河南林州市横水镇太平庄的,姓杨。我在桐峪工作的那些年,经常去二孩家,家里只有他母亲,很少见到他父亲。现在才知道,他的父亲“住山”,就是统领一群羊,常年住在山上。据二孩说,他爹是桐峪方圆百里有名的羊倌。

家里有一群羊,算是了不起的事。尤其近年,羊肉涨价,放羊的收入很好。但是,二孩初中毕业就离开了学校,他喜欢开车,18岁先跟师傅学会开车,19岁考了驾照。我开始带上新一茬学生。有天晚上,他突然带着我班里的女生赵俊仙到我宿舍。俊仙说:“刘老师,不好意思,我不想来,二孩说没事。”他俩已悄悄确立了恋爱关系。

俊仙不久就不上学了,二孩来叫我陪他去俊仙家。他说:“有你在,他们家人反对,也不至于把咱打出来。”我陪二孩去了。1994年1月13日他俩结婚了,年底生了长子宋旭波,2000年生了次子宋旭升。等二孩的爹不能再“住山”了,家里的羊卖了几万块钱。一度,跑运输不好干,二孩试图捡起家传的养羊业,干了半年,没干成。

二孩给一家采矿企业开车,天天在山上,俊仙也在山上,夫妻俩一月能拿5000块钱,这在乡村算不错的收入。但是,二孩有压力。第一,长子旭波大学毕业在乡政府工资不高,事情不少,成家又需大笔开销。次子旭升读书成绩不好,但喜欢练拳。我曾劝二孩培养儿子走武术专业道路,未果。旭升职业中学毕业后,回乡和二孩也在山上“动弹”。现在20岁的小孩,肯吃苦干活,我觉得非常难得。不过旭升交了女朋友,要在城里有房子。这给二孩提出了新挑战。

我在桐峪曾经有过四个与二孩年纪相仿的朋友,徐庆华、贾永强、原彦龙、申俊杰。1996年我写他们时评价说:“他们性情豪侠,个个皆情种,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而今,他们有的发了财,有的掌了权。是否还配得上“乡村侠士”的称谓呢?二孩说:“人随时变。”

1996年2月19日,晋中地区妇幼保健站,榆次市供电局孙晓东和太行小学教师李宝珍这对夫妻喜得千金。孙晓东告诉我:“宝贝看上去挺灵,手指挺长的,将来弹个钢琴什么的。一生只这一个宝贝女儿,我们肯定会重点培养。”晋中第一人民医院,什贴村35岁的焦贵明喜得双凤。焦贵明说:“村里条件有限,大投入培养怕顾不过来,孩子们只要愿意学习,尽量让她们念书。”54岁的晋中化工厂工人李文秀做了奶奶,她说:“孙女的培养主要是她父母的事,现在社会稳定,家里收入可以,孙女赶上了好年头,我人老了,不为孩子们发愁。”

2020年,笔者找到了“双胞胎”的父亲焦贵明。1996年,即丙子年正月初一生的二胎,生肖鼠,即双胞胎女儿,她们名鹏丽、鹏媛。两个女儿都没有读成大学,嫁了人。鹏丽嫁了聂村的王志超,鹏媛的男人李鑫是清徐县山里的,鹏媛不想进山里,就和父母、男人商量,李鑫来到焦家。贵明没儿子,把小女婿当儿子待。三个月前鹏媛生了儿子,姓了焦,贵明告诉我:“到正月初三,孙子就整三个月了!”

●火种不灭·新世纪初属鼠的人

21世纪第一代鼠宝宝,踢好足球是他们的梦想

足球进入“左权县示范小学”是杨志华当了校长以后的事。学校创建于1948年,原来是北街村办小学,后来逐渐成了全县最好的小学。而发展少年足球是学校特色。为何发展校园足球?杨志华校长说:“一是政策支持,想利用政策图学校发展;二是左权有一个‘足球俱乐部’,并且有对足球特别热爱的教练;三是要办学校特色,想在体育方面有发展。”他说:“学校足球走到今天离不开田甲教练对足球的一片痴情,他和孩子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训练,效果很好。遗憾的是没有社会的支持,一路走来非常艰难。”

田甲,1984年8月25日出生,属鼠。田甲的父母都是教师,从小家教好,人良善而典雅。南京艺术学院毕业返乡后,在足球、公益、佛学三个方面坚持十多年,不求有成绩,但求唤醒更多人的良知。

1998年10月18日,当时在读的一群左权中学学生成立了一个足球俱乐部,取名“1018足球俱乐部”。那年,田甲还是初中生,对足球有兴趣。他升入高中后,就成了“1018”的骨干。20年后,“1018”的初创者分别在北京、云南、晋城等地工作和生活。而田甲返乡后就担当起了培养、呵护山里孩子足球梦的重任,延续“1018”的荣光。他告诉笔者:“就是一份责任吧!让这个火种不灭,再难也干!”

目前,在拥有17万人口的太行山区左权县,本地踢球的成年人只有三五人,在左权工作的外地人还有三五人踢球。如果组队比赛就得到榆次、太原唤些老乡,否则九个人也凑不够。

2015年岁末,在“1018足球俱乐部”旗下的球员只有六七个,他们模仿“粤港贺岁杯”组织了“左权县贺岁杯足球比赛”,人少,只能是两三制、三人制足球,但开心。

这几个人自掏腰包组队到外地打比赛。2016年底,凑钱参赛回来还剩下五百块钱,他们没有分钱,用这笔钱举办了“2017年左权县少年贺岁杯足球比赛”。把他们各自影响着的一批少年球员组织起来,五人制足球居然凑足四个队,都是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花钱在网上购买了“金球奖”奖杯,虽然是塑料的,但涂得金光闪闪。田甲高兴地说:“非常好,比省里比赛的奖杯还牛!”

“1018足球俱乐部”努力培养的足球少年,可以组队到外地打比赛,甚至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他们的小球员参加了广东恒大、山东鲁能足球学校的选材,虽然没有最终入围,但是各俱乐部花钱买机票请孩子们参加选秀,说明这些孩子具备了相当的能力。

在左权县示范小学杨校长支持下,孩子们每天下午坚持练球。俱乐部的前辈们帮助孩子们出主意,孩子们自发在校园操场上举办“示范小学超级联赛”,完全模仿职业联赛的模式,每周五下午都踢比赛。孩子们自己组织,自己裁判,自己计分,搞得有声有色。

2008年,北京奥运年,那年出生的孩子是不是就该踢球?反正,目前足球鼠教头田甲带着的一群足球“鼠宝宝”,都非常出色。

2020年1月20日结束的比赛已经是“左权县少年贺岁杯足球比赛”的第四届了,初高中8人制球队有四支,球员来自左权中学、左权二中、左权宏远学校。而小学五人制足球4支队伍,球员来自宏远学校小学部和示范小学。参赛球员总数达到36人。

田甲认为,在太行山小县成长为足球明星,太难了。而田甲不着急,在魅力的虚幻和残酷的真实之间,他愿意做一个种梦人,和现实相互包容,把梦种向未来!

供图/刘红庆

作者刘红庆,传记作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推广者,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导盲犬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盲人协会音乐与艺术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出版作品有《向天而歌》《佛心学侠》《沈从文家事》《左权将军》等。

69年的九大,毛主席等人坐在第一排,第二排只有一个人,是谁?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吕莉芳

编辑|t

引言

1969年,九大召开。在当时留下来的历史资料里,有一张照片显得有些特别。照片中,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坐在第一排,而第二排却显得空空荡荡,只有一个人坐在靠近过道的位置上。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曾被毛主席高度评价,称其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开国大将徐海东。

事实上,这也是徐海东最后一次在重大场合的公开露面。那么,他又是为什么被安排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位置上呢?

(开国大将徐海东在第二排)

一、长征中,带领红25军率先到达陕北

在1955年授予的第一批开国大将名单中,徐海东的名字紧随粟裕,排在第二位。

和其他人比,在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都很难找到徐海东的名字。为何还要授予他大将军衔呢?这还得从他早期的革命经历说起。

徐海东生于湖北黄陂(现属于湖北大悟),家境贫寒。在被迫做了11年窑工后,25岁的徐海东加入了,随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四一二后,他在家乡组织农动,并参加了黄麻起义。

1932年,红四军主力被迫转移,徐海东率领27师成功完成了掩护任务。1933年,红28军新组建,他担任军长。在大别山,他带着仅有的2000多人,与10万大军许久,并于1934年在葛藤山地区歼敌54师161旅。

(青年时期的徐海东)

1934年,红28军被编入红25军,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开始长征,并在陕南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5月,徐海东率领红25军,在敌我兵力悬殊情况下,粉碎了敌人的“围剿”阴谋。

1935年7月,红25军在跨过终南山后,采纳了徐海东的意见:西进甘肃,迎接主力红军。在西进途中,他们多次与胡宗南的队伍交锋,成功牵制了敌人。

但由于没有打听到中央红军的消息,且敌人还在不断围拢靠近。徐海东再次提议:红25军立即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

历时10个月、途经4个省,红25军成为了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长征部队。与陕北红军会合后,被合编为红15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

(长征资料图)

二、毛主席写借条,5000元帮了革命大忙

在中央档案馆,至今保存着一封信。说是信,其实是毛主席写给徐海东的一张借条。

说起这张借条的来历,还得从中央红军北上说起。

(毛主席写给徐海东的借条)

我们知道: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南下还是北上的问题上,张国焘和毛主席出现了严重分歧。

后来,毛主席带着红一方面军不到一万人马,单独北进,前有军阀虎视眈眈、后无任何兵力物资保障,情况十分凶险。张国焘则带着红四方面军执意南下,虽然后来遭遇围堵、重新北上,却伤亡过万。毛主席曾对斯诺坦言,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毛主席将目的地定在了陕北,并于1935年11月辗转到达。徐海东得知后,骑马走了100多里路赶到了甘泉县,迎接毛主席等人。

徐海东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让疲惫的红一方面军刚到达目的地,就有了歇脚的地方。说起来,他们是不无惊喜的。因为徐海东所属的25军,属于红四方面军,理论上是“张国焘“的队伍。

(徐海东)

中央红军虽然到达了陕北,但紧接着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既无御寒的冬衣,又无果腹的口粮。无奈之下,毛主席写了一张借条,让负责后勤的同志去找徐海东,向15军团借2500元钱。

徐海东看到信后,立刻让人拿出5000元来。要知道,当时15军团当时的家底也不过7000元。

徐海东的这5000元,对身处困境的中央红军而言,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毛主席后来还曾做过这样的评价:如果没有徐海东同志率领的红25军先到达陕北、巩固和发展了陕北的根据地,就没有我们中央红军立足之地。

(长征路上的毛主席)

三、授大将军衔,毛主席亲点出席九大

红军到达陕北后,敌人不给任何喘息的机会,就出动11个师,向陕北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在徐海东等人的指挥军下,红军最终大获全胜。

西安事变爆发时,徐海东奉命率红15军团南下,配合政治斗争。抗日战争时,徐海东任八路军344旅旅长,先后参加过平型关大捷等重大战役。

日夜操劳之下,徐海东病倒了,他多次吐血,不得不离开战场,返回延安疗养。但只要身体好转,徐海东就要求参加作战。1939年12月,他率领新四军在周家岗地区击退日军2000多人,粉碎了敌人向皖东的第一次大“扫荡”。

(战争中的场面)

但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在周家岗讲话时,他晕倒在会场,从此不得不长期接受治疗。毛主席还曾经亲自草拟电报,要求他:“精心养病,天塌不管”。

转眼就到了1955年,部队准备授予10人大将军衔,徐海东名列其中。

得知这一消息后,在大连休养的徐海东十分不安,他写信给毛主席,说自己在1940年之后就缺席了重大的战役和革命建设工作,受之有愧。希望将这份殊荣给其他有重大贡献的人。但毛主席不仅没同意他的请求,还说他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名字就应该排在粟裕之后。

(毛主席写给徐海东的回信)

徐海东收到毛主席的回复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想努力工作来回报党。1960年,他曾主持编修过《红二十五军战史》,之后就由于身体原因,再也没有出来工作了。

到了1969年,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九大即将召开。会前,毛主席看着参会人员名单问:“徐海东呢?为社么没有请他来参会?”他还说,徐海东又没有什么问题,他不来参会,自己也不出席会议了。

此时的徐海东,由于一些原因,也遭受到了一些冲击、境遇十分不好。当工作人员上门,告知他毛主席请他参加九大,并提名他为主席团成员时。徐海东激动万分,表示自己的身体可以参会。

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随时需要有氧气等医疗辅助设备。工作人员在请示之后,就将他独自安排在会场主席台的第二排,靠近过道的位置。这样,旁边无人,他不会感到拥挤,别人走动也不会惊扰到他。而且,一旦他的身体出现突发状况,工作人员也能迅速为他提供帮助。

这也就出现了文中开头提到的那个场景。

(九大会场资料图)

大会开始时,毛主席还特意询问:“徐海东同志来了没?”

也许是心中的信念太过强烈,当时的徐海东竟然支撑着桌子站了起来,用力地喊出声来:“主席,我来了!”

结语

这是徐海东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也是最后一次和毛主席见面。会后没多久,徐海东就因病去世。

他早年参加革命,是工农红军和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虽然,他后来因病长期处于隐退状态,但他对于革命的功劳是巨大的。

参考资料

徐海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OL].人民网,2021-0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