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算卦财运

吃粽子的寓意(中秋节吃粽子的寓意)

时间:2023-10-06 06:59:07 作者:往事如风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端午吃粽子的寓意和由来(最全)

端午节马上到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可能很多小伙伴不太了解端午节吃粽子是如何得来的,下面由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端午吃粽子的寓意和由来!

端午、粽子、赛龙舟有何寓义?

以前可能我们只知道为纪念屈原,但是自从看了我这篇文章我们就不能只知道告诉孩子有人跳河了,是为纪念屈原,其实由来和寓意何止这些,主要由以下几个寓意和由来....

1、纪念屈原

众所周知:屈原是战国楚国人,他不忍看到国家灭亡,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为了不让屈原被鱼虾吃掉,老百姓争相划着船去打捞尸体,并把自家做好米饭撒入江中,从此以后,每年端午节,便有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

2、“粽”驱蛟龙

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要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

3、祈求“粽”子

因“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4、高“粽”功名

因“粽”和“中” 音近,有“高名”之意,寓意学士考名。通常古代科举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想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寓意高中。

5、光“粽”耀祖

因“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综上所述,大家看了这文章,是不是对端午节粽子的由来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这文章也是搜集了大家的目前所知道的综合一起,谢谢大家,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节为什么要食粽子?原始祭祀升华为民俗文化,是一条规律

(小尘4x/图)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实际上这是后世的附会。从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避虫蛇等习俗来看,其源头是古代南方划龙舟和食用稻米的人群。

《太平寰宇记》引晋书《襄阳风俗记》记载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俗其目皆带五色丝食粽,言免蛟龙之患也。”水、龙、竹、粽这些南方元素,在早期端午节的叙事中占据了重要主题。

《艺文类聚》引用梁朝吴均《续齐谐记》也有类似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正如闻一多在《端午考》中所说,端午的起源和龙有密切的联系,这个节日最初应当源自于东汉以前的长江流域。

龙在水下,水上则有龙舟。吴越等地的人群,自古以来和龙蛇关系密切,《史记·太史公自序》言“少康之子,实宾南海,文身断发,鼋鼍与处”。《汉书·地理志》记载东南越人尊龙:“帝少康之庶子云,封于会稽,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颜师古注引应劭云:“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

《淮南子•原道训》也记载:“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淮南子·泰族训》又云:“夫刻肌肤,镵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高诱注:“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也”。当时南方民族崇拜龙蛇,有断发文龙的习俗,甚至以身上文身各种龙形为荣耀。崇拜龙蛇的南方人群,也多擅长驾船,行走于水网密布的南土,甚至死后以船棺随葬。

在福建、四川、湖南甚至更为广袤的国外东南亚等地,都有船棺葬的古俗。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鼓上,就表现有南方人群划龙舟的形象,船是细长翘起的龙舟,上面坐着四个人,戴着羽毛冠,拿着长矛,是一群武装者的形象。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铜提筒上的龙舟船纹,上面也是戴着羽毛冠的武装者,有人一手拿斧头一手拿人头,有人一手拿着短剑,一手抓着俘虏的头发。划龙舟,是崇拜龙蛇并热爱船行的南方人群文化,而且这些划龙舟的人往往持有武器,而且抓俘虏,用于某种祭祀。

西周时期的《楚公逆钟》铭文就提到“敷供四方首,楚公逆出求人,用祀四方首,休,多擒。”就是说西周时代的楚公逆这位南方部族首领,亲自带人去抓获俘虏作为祭品,用“四方首”祭祀四方神灵。猎头祈求农业丰收,在古代南方民族中十分常见,《楚辞·招魂》记载“魂兮归来,南方不可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三国文献《南州异物志》记载当时交州和广州交界地区“奉月方田尤好出索人,贪得之以祭田神也。”

从文献来看,端午节的水中,往往伴随有尸体。除了屈原的尸体外,伍子胥鸱夷而死,尸体被抛入水中,成为江神,早期端午节也纪念这位水中的死者。《世说新语·捷悟》注引《会稽典录》:“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以五月五日迎伍神,为水所淹,不见其尸”。根据此说,东汉时期吴越地区有端午节“迎伍神”的习俗,就是祭祀水中的伍子胥。

而为了祭伍子胥,曹娥也死于水中,“不得其尸”,也是曹娥的尸体在水中。根据《后汉书·列女传》的说法:“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不但曹娥的尸体在水中,她父亲曹盱的尸体也在水中。

这些众多沉入水中的死者传说,联系到早期龙舟纹饰上的猎头、俘虏,很可能其最初的源头是五月五日这一原始宗教的重要节日。南方族群有用人献祭给水中龙神的古老信仰。曹娥的父亲曹盱是能弦歌迎神的巫祝,他死于水中,就是模仿上古时代被献祭给水神或龙神的祭祀。

那么端午节的粽子,应该也和这种龙舟祭祀有关系。有学者推测,粽子是南方猎头者划龙舟展开袭击时候的干粮或速食食品。笔者认为,粽子可能是对用人牲献祭给龙神或水神的一种替代品,类似于传说中诸葛亮在南中用馒头取代人头祭祀。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引《稗官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一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向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象人头以祠,神亦飨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这材料虽有小说家言的意味,但能一定程度反映历史影子。粽子在传说中是祭祀蛟龙的食品,最初龙舟猎首献祭被用粽子取代,成为端午节的象征。不那么美好的原始祭祀升华为美好甚至富有诗意的民俗文化,是一条规律。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李竞恒

“逢考必过”!给读书的娃送“烤果”,苏州相城这个习俗你知道吗?

在苏州相城区,有一个传统习俗,给上学首日的学子送上一块“烤果”,寓意“逢考必过”。

视频加载中...

今天(9月4日)下午放学时分,记者走在拥有千年历史的太平老街,孩子们都捧着精美的“烤果”,让老街一下子生趣盎然。

“烤果”是一种江南传统的,米粉做的点心。根据《太平镇志》记载,太平地区的人们历来以米以及米面制品为主食,“粳、籼、糯三种米食被勤劳的人们‘做出了花’。”太平街道文化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干饭、稀饭、糕点,甚至发酵的酒酿、米酒,让鱼米之乡的米食成为了各种精巧的食物,“其中‘烤果’就是一种油炸的糯米点心。”

因为其“烤果”的名称,让它有了“逢考必过”的寓意。这位负责人表示,江南地区的人们素来崇文重教,因此在“上学堂”的时候,家长都会给孩子们准备这些寓意吉祥的点心,“孩子们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会通知外婆家,让舅舅准备好书包,书包中还要准备‘大学、论语、中庸’,另外蒸制‘定胜糕’和‘粽子’,寓意‘高中’。”

如今,这些旧传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慢简化,而一盘“烤果”依然是必须。住在太平老街的王梅花阿姨依旧保留着传统“烤果”的制作手艺,拌粉、蒸面、和面、擀面、切面、剪面皮、凹造型、晾晒、油炸……尽管手续繁复,但她持之以恒,“孩子们讨口彩,这是大好事。”

刚刚蒸出来的米粉滚烫,王梅花要戴着手套和面;相比小麦面粉,糯米粉的粘性非常高,擀面又是一件费力的事情,“需要不停地撒干粉,不然全部粘在擀面杖和案板上。”王梅花说。

为了让烤果味道更香,王梅花还撒上芝麻;为了让口感更酥脆,王梅花不停地擀面皮。趁着开学前几天,她还拿到太平桥上晾晒,“太平太平,自古就是福地,孩子们吃了一定平安太平!”

下午三点半,附近太平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先来“沾喜”,父母带着刚刚放学的孩子走进老街,为孩子买上一块烤果,孩子们喜笑颜开,而父母更是欣慰期待;稍晚些时候,上小学的哥哥姐姐也来了,高年级的孩子还会自己带着零钱,邀请同学们一起分享“逢考必过”的美好寓意。

(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 文/摄/摄制)

编辑:钱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