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胡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在当今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三位,在台湾则排名在第三十八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七百二十三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1%左右。,胡姓出自其早期封地胡襄。 [1-2] 河南、安徽、浙江、四川、山东、湖南、湖北多此姓,上述七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0%。
关于胡姓的来源,一说胡姓源于妫姓:出自舜帝的33世后裔妫满。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妫满,把长女大姬嫁给他,封之于胡(今河南柘城胡襄镇),让他奉守虞舜的宗祀,后又封于株野(今河南柘城)建立陈国,侯爵,以备三恪,又迁都陈之宛丘(今河南淮阳),谥号胡公,因此又称胡公满、陈胡公。陈国公族后裔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或以封地\"胡\"为氏,称胡氏。
二说源于姬姓:《韩非子·说难》记载:\"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公元前763年,郑国恃强攻入胡国。姬胡亡国后,胡国子孙仍以国号为氏。
当代胡姓的人口已近1400多万,为全国第十五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安徽五省,大约占胡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贵州、云南、江西、江苏、河南、重庆、山东,这七省又集中了35%。湖北为当代胡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胡姓总人口的10.4%。全国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多胡姓的全局,突出鄂湘赣皖浙和川渝黔云两个胡姓高聚集中心。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胡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
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
淮阳郡:西汉汉高祖刘邦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置淮阳国,淮阳),东汉朝章和二年乙酉(公元88年)改为陈国。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曾多次改陈州为淮阳郡。
新蔡郡:原为周朝吕国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带。春秋时期蔡平侯从上蔡迁都到下蔡,故名,也称为新蔡。汉朝设置新蔡县。晋朝时期晋惠帝从汝阴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南北朝时期北齐改为广宁郡。隋朝时期又改名为蔡州
黄勇/文
在明朝人口相对偏少的四川胡姓人,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后,人口更是锐减。康熙帝发起湖广填四川大型移动后,居住在外省的胡姓人陆续迁入四川,为四川的胡姓人口注入了强劲的生力军。在袁义达、邱家儒主编的《中国四百大姓》一书中,如今的四川胡姓人口在全国各大省份的胡姓人口中,排名第三。按照该书披露的全国胡姓总人口有1550万计算,四川胡姓人口接近120万,排在四川各大姓氏人口的第15位。
蓬溪县文井胡氏族谱
蓬溪县文井胡氏:传到13代,人口1500多人
如今蓬溪县文井镇百恒村的胡氏家族,始迁祖叫胡大国,在清康熙后期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教子村入川。
这支胡氏源于华林胡氏,元末战乱,华林胡氏的一支从江西迁到麻城县孝感乡。这支胡氏下传10多代后,传到了胡其祥。
胡其祥有胡大国、胡大鹏、胡大宗、胡大海4个儿子。在湖广填四川移动中,胡大国一家迁到蓬溪县文井场三台观(今文井镇百恒村5社、6社)。
胡大国有胡应秩、胡应穗、胡应秋3个儿子,胡应秩的后裔聚居在今蓬溪县罗戈乡石牛村3社;胡应穗、胡应秋的后裔分别聚居在今蓬溪县文井镇百恒村5社、6社。
胡大国被文井胡氏奉为入川始祖,死后安葬在文井场云台观八宝山,坟墓至今仍在。胡大国一支已经传到13代,子孙繁盛,瓜瓞绵延,人口达1500多人,成为当地一大望族。
胡大海一家迁到今南充市顺庆区的莲花池,后裔大多聚居在南充市顺庆区华风镇十二村4社胡家大院和五村胡家沟等地,人口有2000多人。
蓬溪县鸣凤胡氏:康熙中期从湖南零陵迁入
蓬溪县鸣凤镇的一支胡姓,是在康熙36年(1697)入川的。
这支胡姓人的始祖胡斌,在宋朝时住在江西吉安府,据传因受岳飞遇难牵连而迁往湖南长沙,后又迁往永州府零陵县(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三巴择,最后落籍在零陵县丰乐乡、龙岗桥、大夫庙、冷水滩。
康熙36年(1697),胡斌的第21世孙胡声悦,跟随兄长胡声弟,从零陵县丰乐乡顺则里龙岗桥冷水滩大夫庙,迁到潼川府蓬溪县鹤鸣乡(今蓬溪县鸣凤镇)。
蓬溪县常乐镇的一支胡氏家族,始迁祖胡奇遇,原籍湖北荆州松滋县(今松滋市)乐安村,顺治年间迁居到蓬溪县常乐镇观子山。
遂宁元道系胡氏:后裔达14000多人
遂宁境内还有一支如今后裔达14000多人的胡氏家族,被称为元道系胡氏。
胡元道祖籍在江西瑞州高安县三十三都六头堡阵上阵下,明朝正德2年(1507),他的父辈迁到湖南宝庆府新宁县第八都小溪村石塘坊。
胡元道有胡孟虎、胡孟聪、胡孟秀、胡孟缘4个儿子,他们都有部分后人在康熙年间迁入四川,被称为元道系四大干。
胡孟虎入川后裔,主要居住在遂宁市安居区保石、白马、拦江和大英县金元、红旗一带。
胡孟聪入川后裔,主要居住在大英县蓬莱、玉峰、通先、隆胜、象山和射洪市柳树镇(沱牌镇)一带。
胡孟秀入川后裔,主要住在射洪市黑白岭、金凤村一带。
胡孟缘入川后裔,主要居住在射洪市柳树镇(沱牌镇)、太乙镇、文丰、洋溪和大英县蓬莱镇太吉、火井、玉峰、团结、金元,以及安居区观音乡一带。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101)。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黄勇/文
胡姓(94)|出版家胡正言:首创拱花印刷技术,在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朝时,四川的胡姓人口不多,在明朝的人口统计中,四川没有进入前列。但在南宋末和元末时,不少外地胡姓陆续迁入四川,繁衍生息,逐渐成为大族,也涌现出了一些因读书而考取功名入仕的人物。
一份数据显示,明朝时的四川(含今重庆市),一共有24个进士,相比其他省份来说,这个数据的确很小。其中,井研县出的进士最多,有5个;其次是巴县(今重庆巴南区),有4个。
在名人方面,明朝时的四川主要有两个人物比较著名:一是胡子昭,一是胡世安。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对比的话,很耐人寻味:胡子昭生活在明初,是名儒方孝孺的得意门生,因不屈于朱棣而被杀;胡世安生活在明末,清军灭亡明朝后归顺清廷,成为“贰臣”,官做得很大。胡世安还创造了一个纪录:目前有史可考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吟咏的诗作,就是他写的。
南宋末期,胡受三兄弟从孝感迁入四川
在如今四川的胡姓人中,有一大支派很是特殊,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分成了胡姓、黎姓和杜姓。
《胡黎族谱(乐山地区总谱)》封面。(资料图片)
据《胡黎族谱(乐山地区总谱)》记载,南宋末年,住在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野猪沟菩提河的胡应汉,有胡爰、胡爱、胡受、胡爵、胡彩5个儿子。
宝祐6年(1258),蒙哥汗分3路大军进攻南宋,他的四弟忽必烈攻打武汉,大将兀良合台攻打长沙,他则率军进攻四川。第二年,蒙哥汗在钓鱼城身亡,蒙军撤兵。
忽必烈和兀良合台向武汉、长沙进军,武汉一带人心惶惶,老百姓纷纷逃难。
胡受兄弟听说四川战事已平,为避战乱,胡受带着妻子刘氏,背着祖宗牌位,怀揣胡氏族谱,与胡爵、胡彩两个弟弟,景定元年(1260)出发入川。
第二年,胡受一行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嘉定府犍为县金灯山下的蟒落壕(今乐山市市中区车子镇金灯村)。
《胡黎族谱(乐山地区总谱)》内文序言。(资料图片)
随着时局的动荡不安,赋税徭役加重,金灯山下的土著住户廖、史、昝、曾姓等,都相继逃离。胡受没有离开,接下他们的田地耕种,代为纳税应付差役,夫妇以打铁和务农为生。
胡爵被嘉定府半边街一黎姓寡妇看中,做了倒插门女婿,生的大儿子改为黎姓,二儿子仍姓胡。
胡爵擅长狩猎,经常在乌尤坝卖打猎得来的野兔,人送外号“黎兔儿”。后来,胡爵跟随二儿子迁居到洪雅县。
胡爵的黎姓后裔,主要分布在青神、三清寺、眉山、洪雅以及乐山的其他地区,胡黎族谱上有胡、黎两家不通婚的规定。
胡彩被当地一杜姓人家招为女婿,子孙中,有的姓胡,有的姓杜。所以,当地也有胡、黎、杜3姓不通婚的习俗。
胡受虽然身处乱世,家境也不宽裕,但他遵循“耕读为本,诗礼传家”的祖训,夫妇二人辛苦劳作,勤俭持家,家境日渐好转。
《胡黎族谱(乐山地区总谱)》内文。(资料图片)
《胡黎族谱(乐山地区总谱)》封面图。(资料图片)
胡天才四兄弟分迁定居
胡受和刘氏生有胡元一个儿子,他们被奉为入川始祖。胡元为人宽厚,善于经营,治家严格,聘师教子,家道逐渐殷富。
胡元生子胡仁钦,胡仁钦善于经商,万贯家财,富甲一方,有胡天伦、胡天仲、胡天奇、胡天才4个儿子。
这个时候,胡氏家族遵循祖训出了结果:胡天才考中元朝的进士,官至昌州(州治大足县,即今重庆大足区)知州。
胡仁钦在多个地方购置有田产,并分给4个儿子:胡天伦留守金灯山的祖业,胡天仲迁到仁寿县广教寺(今始建镇一带),胡天奇迁到井研县高滩溪,也叫御史冲(今高凤镇一带),胡天才迁到荣县与贤乡天堂寺黑雀湾(今荣县东兴镇一带)。
胡天才后来定居在今重庆大足区邮亭镇东胜村棠山下九龙滩胡家湾,他的后裔如今主要居住在仁寿、荣县、井研、威远一带。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96)。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胡雪岩和胡适是中国历史上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前者是中国近代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曾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后者为时期的著名学者。
然而,胡雪岩和胡适这两人的身份却显得很特别,有部分历史学者认为,胡雪岩和胡适是唐朝皇室的后代。
这个说法颇具争议:唐朝皇室姓李,比如开国之祖李渊,中国古代最善于用兵的皇帝,开创“天可汗”伟业的一代雄主李世民,开拓唐朝最大版图的李治和开辟开元盛世的李隆基,而胡雪岩和胡适姓胡。从姓氏的角度看,胡适和胡雪岩同李渊、李世民、李隆基都不是一个姓,他们怎么能是唐朝皇帝的后代呢?这个说法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有没有依据呢?
上图_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胡雪岩和胡适是李唐皇室后代说法的由来
传说,公元888年,大唐帝国江河日下,喜欢打马球的昏君唐僖宗因病去世,其弟弟唐昭宗李晔登基,成为大唐帝国的第20位皇帝。
李晔年轻时聪明好学,尤重儒术。登基后励精图治,希望将摇摇欲坠的大唐帝國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局面中拯救过来。李晔刚登基,就用计谋赶走了宦官杨复恭,杀掉了宦官李顺节,巩固皇权。重创宦官势力后,李晔募兵,组建10万人的禁军部队向全国各地的藩镇势力开战。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李晔的削藩战争功败垂成,不断做大的军阀,后来的梁太祖朱温劫持李晔迁都洛阳。李晔知道,此次去洛阳凶多吉少,为了保住李唐皇室的血脉,李晔就把自己何皇后生下的小皇子交给了徽州人士胡三公。
上图_ 胡昌翼,明经胡氏始祖,字宏远,号眉轩
胡三公冒着生命危险将李晔的皇子带回婺源县,从此保住了李唐皇室的一脉。而李晔和他的大部分皇子被朱温尽数杀害。公元907年,唐哀帝李祝被迫让位给朱温,曾经强盛一时,创造辉煌文明的大唐帝国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唐朝成为了过去,胡三公的生活还在继续。为了掩人耳目,胡三公将小皇子改姓为胡,取名位昌翼。胡昌翼天资聪慧,在后唐庄宗年间考取明经科进士,后人称其为“明经公”。
胡昌翼长大后,胡三公将其为李唐皇室后代的身份告诉了胡昌翼,并拿出了当初从宫里带出来的宝物和御衣,但胡昌翼无意进入仕途,在乡里开设书院教授学生。其后1000多年间,胡昌翼的后代就在安徽生根发芽,其后代胡雪岩就成为清朝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适成为时期的学者,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上图_ 胡适 (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适和胡雪岩为李唐后代,这说法有依据吗?
胡适和胡雪岩是否为李唐皇室的后代,其关键点就在于:胡昌翼是否为李唐皇室的后代?赞成和反对说法,都有拿得出手的理由:
赞成这一说法的学者认为,虽然正史(《旧唐书》《新唐书》)对胡昌翼为李唐后代做出记载,但地方性史料对胡昌翼为李唐后代有记载:
证据1:《新安大族志》
《新安大族志》为元代人陈定宇所编,记载了徽州各个大家族的来历,胡氏占据了相当多的篇幅。在提到婺源县胡氏的时候,《新安大族志》就指出:
考川:邑北三十里,其先出陇西李唐宗室。之后,朱温篡位,诸王迁,曰昌翼者逃于婺源,就考水胡氏以居,遂从其姓。
上图_ 徽州府志 嘉靖版 【复印本】
证据2:明代明孝宗时期的《徽州府志》
《徽州府志》记载:胡昌翼,本唐昭宗子,朱温构祸,王子播迁。时婺源人胡三公者,宦游长安,庇匿之以归,遂从胡姓。寻以明经登后唐同光乙酉进士第,义不仕,隐居考川,人号明经翁。曾构绎思斋,凿畅情池,赋诗二章,以见意。又建桥于朱源,人号之曰‘太子桥’。其后子孙世以经学传家,乡人称为明经胡氏。
《徽州府志》对胡昌翼由李改姓胡的来历由明确的记载,《徽州府志》为明代地方政府的官方史料,其可信度较高。
上图_ 《新安名族志》 书影
证据3:嘉靖年间的《新安名族志》和《徽州府志》
《新安名族志》记载:在邑北三十里。其先出陇西李唐宗室之后。朱温篡位,诸王播迁,曰昌翼者逃于婺源就考水胡氏以居,遂从其姓。(后唐)同光乙酉(925年)以明经登第。
嘉靖时期《徽州府志》关于胡昌翼的记载和明孝宗时期的《徽州府志》记载基本相同。
证据4:《绩溪县志》记载:绩溪县的官员胡延政的父亲胡昌翼为唐昭宗李晔的孩子,其在襁褓之中遭遇朱温之祸,李晔将其托孤于胡三公,胡三公收养后长大成人,考取明经科。为“明经胡”,后来称为“李改胡”。
证据5:《四库全书》提到,元代名儒胡岩梅的祖先为胡昌翼,为李唐皇室后代,大约在五代时期改姓为胡。
上图_ 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
上述的资料证明,支持者认为胡昌翼为李唐后代还有以下推论:
第一,虽然朱温强迫唐昭宗到洛阳,但完全限制唐昭宗人身自由是迁都洛阳之后的事情。在长安到洛阳的七个月中,唐昭宗人身自由依然存在,其身边的小黄门、内园小儿对皇上和皇后很忠心,唐昭宗完全有能力将襁褓中的皇子隐匿起来送出去。
第二,朱温弑杀唐昭宗的皇子,只按照长幼顺序杀掉了年龄较长的几位皇子,年龄较小的李祝为唐哀帝,年龄更小的皇子,朱温不在意。
上图_ 长安、洛阳地理位置示意图
第三,从唐昭宗从长安到洛阳的路上给王建、杨行密传娟这件事看,唐昭宗依然有权利号令天下,这就能解释为何在内宴上,唐昭宗和宫人窃窃私语,朱温害怕的原因了。虽然朱温想控制唐昭宗,学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但唐昭宗不是汉献帝。
第四,根据婺源县考川明经胡,清华常侍胡族谱的记载,胡昌翼的养父胡三在唐昭宗一朝被封为光禄大夫,这就增加了唐昭宗将皇子交给胡三的可能性。
上图_ 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
反对者也列出理由:
第一,正史没有直接记载,只有地方志和其他旁侧史料有记载,可信度不高。
第二,唐昭宗东迁,唐昭宗的安全由朱温的亲信负责,唐昭宗活动的所有情况由朱温亲信汇报给朱温,在朱温亲信的监视下,唐昭宗不可能把自己的皇子交给其他人抚养。
第三,既然唐昭宗把皇子交给胡三,为何胡三不帮助唐昭宗从朱温魔爪中逃跑?进而恢复李唐旧业?
上图_ 胡雪岩 (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徽商代表人物)
第四,明经胡以胡昌翼的进士科别——明经科以及胡昌翼后代在理学上的贡献作为氏号的,未必是“李改胡”。胡昌翼为胡三亲生儿子的族谱谱牒不少见,胡三以上的世系和婺源清华胡氏、祁门贵溪胡氏同出一源。所以,胡昌翼就是胡三的亲子,并非唐昭宗后代。
综上正反两面的理由,以及地方志的记载,得出结论:胡昌翼为唐昭宗的后代不仅有可能,可能性还比较大,但由于缺少正史的记载,胡昌翼为唐昭宗后代这件事还处于存疑状态。既然胡昌翼为唐昭宗后代存疑,胡适、胡雪岩等人为唐朝皇室的后代也就存疑,需要更多的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予以证明。
作者:贞观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徽州府志》《旧唐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