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姓,最早起源于夏朝少康帝中兴大臣汝艾,其后人以艾为姓;汝艾祖籍天水,故天水为艾姓发扬之郡。艾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34位,
历史发展
主要源流
汉族艾姓起源
远古时期发明艾刀的氏族,以艾为氏。辅佐夏朝少康帝中兴夏朝的大臣汝艾,因其功高,少康帝赐姓艾,汝艾为文字记载的艾姓得姓始祖。商朝修水古艾国(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其子孙以国君姓为氏。汤阴艾国最后一任侯爵的子孙以故国名“艾”为氏 。春秋时期宋国大司马孔父嘉的第6世孙季梁(孔子之叔),隐居于齐国艾陵(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南),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后世以艾为姓 。春秋吴王僚之子庆忌于公元前515年避难于艾城(一说是吴国的艾邑—今江西省修水县,一说是卫国艾城,可能是今河南省汤阴县),其子孙中的一支以其避难地地名艾为氏 。少数民族艾姓起源
北魏鲜卑族去斤氏于公元496年改为艾姓。回鹘族爱里八都鲁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率部归顺宋朝,并改爱姓为艾姓,取名艾忠孝 。回族艾姓主要来自经名(即回族人名字)首音,如归附清朝的回族人艾布巴克,其后裔以艾为姓 。满族爱新觉罗氏、西林觉罗氏、爱义氏、爱浑(瑷珲)氏有改为艾姓者 。蒙古族艾姓源于蒙古族“艾日尹古特”姓氏的第一字。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彝族绞姓于1872-1873年期间改为爱姓,后演绎为艾姓。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白族、瑶族、土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傣族、布朗族、壮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亦有以艾为姓氏 。外来民族艾姓起源
留居中国的犹太人中有艾姓,如北宋中期(1050年前后)来华经商、后定居于国都汴梁(今开封市)等地的犹太人中有艾姓 。元朝中后期至顺年间任裕州(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达鲁花赤的中东波斯回族艾米那后世以艾为姓。迁徙分布
艾姓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族人最初分布在今山东泰安东南和江西修水一
带。秦汉以后,有艾氏族人迁徙到今甘肃临洮、天水和河南平舆、洛阳等地,逐渐成为当地的望族。北魏时,在汉化改革的推动下,由去斤氏改姓而来的艾氏族人迁徙到北魏新都洛阳(今属河南),与当地艾姓人融合在一起,使河南郡的艾姓家族更加枝繁叶茂,鼎盛一时。隋唐时期,艾氏家族已繁衍到今北方诸省。唐末五代之际,艾姓族人为躲避战乱向南迁徙,定居在今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等南方省份,并有远徙到今福建者。宋元时,艾姓族群在今南部省份繁衍开来,今四川、云南、广东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均有艾姓人人迁。明初,艾姓族群作为洪洞大槐树(今属山西)迁民最大的族群之一,被分迁到今陕西、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嗣后又有今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艾姓人迁徙到台湾。清朝时,今山东等地的部分艾姓随“闯关东”的风潮前往今东北三省谋生,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流域。时,艾姓人在全国分布愈广。
姓氏名望
名门望族
⒈浙江金华艾海清家族
儿子:艾秀山,唐殿中侍御史。孙子:艾恒春,唐朝奉大夫。曾孙:艾景新,唐工部侍郎。第六世孙:艾颖,北宋工部侍郎;艾预,北宋户部侍郎。第八世孙:艾仲儒,北宋户部员外郎。第九世孙:艾荣岳,北宋太子洗马。⒉江西东乡艾宰家族
孙子:艾牧,北宋虎贲校尉;艾攸,北宋安抚使;艾颖,北宋抚州路都总管。第六世孙:艾世英,北宋都总管。第七世孙:艾釜,南宋吏部尚书。第八世孙:艾爕,南宋户部侍郎;艾烨,南宋刺史。第九世孙:艾本之,南宋和州知府;艾崇之,南宋通议大夫;艾彭,南宋礼部尚书;艾弃疾,南宋邠州防御使;艾文举,南宋枢密副使;艾庆之,南宋宣议郎;艾鼎之,南宋儒林郎;艾爕之,南宋朝议大夫;艾茂之,南宋奉直大夫。第十世孙:艾应德,南宋左谏议大夫;艾可叔,南宋西台御史中丞,诗人;艾可翁,南宋朝议郎,诗人;艾性夫,南宋焕章阁侍制,诗人;艾晋,元朝刺史。⒊陕西米脂艾旺家族
曾孙:艾希淳,明朝户部右侍郎。玄孙:艾杞,明朝奉政大夫;艾梓,明朝光禄大夫;艾自约,明朝武节将军。第六世孙:艾应甲,明朝江西省赣州府同知;艾应兆,明朝定国将军。第七世孙:艾万年,明朝征西前将军;艾郢胤,明朝监察御史;艾毓初,明朝议大夫;艾泰征,明朝奉议大夫;艾穆,明朝定国将军。第八世孙:艾能奇,明延安王;艾大选,明昭毅将军;艾元复,清朝御史;艾朝栋,清朝知府;艾怀英,明朝定国将军;艾槐栋,清昭毅将军;艾槐楹,清昭毅将军。第九世孙:艾承业,清顺天府府尹;艾十奇,清县令。第十世孙:艾芳曾,清朝光禄大夫。知名人物
秦朝以前
汝艾:祖籍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夏朝少康帝中兴大臣 。艾侯:江西省修水人,有功于商朝,武丁帝于公元前1225年前后封为侯爵 。艾伯坚:河南省汝南县人,汉朝末年汝南郡6孝廉之一 。艾江:“五胡乱华”时期(304—389年)南燕牙门将 。艾铨:南燕东平郡(今山东省东平县)太守 。艾僧檦:北魏肃宗熙平元年至正光6年(516-525年)间任四门博士 。唐朝
艾朝:唐镇军辅国大将军 。艾敬直:唐御史大夫,被授予上柱国 。艾海清(727?~?):浙江婺州金华县人,历任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事封清远侯 。艾宰:字希周,号沧洲,唐长庆元年(821年)辛丑科进士,官至治事别驾。艾居晦:唐文宗初明经,书法家。著有《开成石经》 。五代十国
艾颖:后唐长兴2年(931年)状元;后周显德年间官左散骑常侍;宋建隆年间任工部侍郎 。艾筠:历任南唐浙西判官、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少尹 。宋、元时期
艾预:浙江省婺州金华县人,北宋户部侍郎 。艾正:先为契丹应州(今山西省应县)节度副使;后为北宋应州观察使 。艾宣:南京人,著名画家,善画花竹禽鸟。著有《垂拱殿御扆》、《紫茄图》 。艾高(1009-1064):北宋五迁岭南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御史中丞,授上柱国。艾晟:今江苏省仪征市人,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校正、增补了《经史证类大观本草》 。艾钦文: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人,名医,被称为“澹轩先生”,有《澹轩类稿》等著作。艾爕(燮):字椿年,号雪坡,南宋户部侍郎。艾世法(1186-?):宦名宗正,曾任礼部侍郎,翰林院显谟阁侍制兼理江西摄参军政事,谥文德。艾彭(1179-1239):字好古,南宋端平二年礼部正奏(尚书)。艾可叔:字无可,号臞山,南宋御史中丞,著有《臞山集》、《文江讲艺集》、《钩玄篇》等诗文集 。艾元英: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元朝名医,著有《如宜方》二卷刊行于世 。明、清时期
艾旭,曾出使琉球王国,赐名仪凤,赐一品服还朝,改任吏部给事中。著有《艾丰文集》。艾梓(?-1572):陕西米脂县人,明朝一品光禄大夫。艾维新:曾任明朝辽阳都督。艾应兆:陕西米脂县人,治军甚严,战功卓著。诰授定国将军。艾万年(?-1635):陕西米脂县人,诰授一品光禄大夫,升大同府总兵官,征西前将军 。艾南英(1583-1646):曾任明广东道御史,著有《古今全史》、《禹贡图注》、《天佣子集》等 。艾常富:字仕荣,累官至明朝礼部侍郎,勅封忠义国公。江西九江市武宁县人。艾能奇(1579-1649):陕西米脂县人,明崇祯年间大将军、延安王。艾承业(1642-1684):陕西米脂县人,清康熙年授阶光禄大夫,食一品俸禄。艾元徵(1624-1676):字允洽,号长人,清康熙年刑部尙书。著述主要有《易经会通》等 。艾芳曾(1661-?):陕西米脂县人,清康熙年刑部左侍郎。艾质素:陕西米脂县人,诰授武显将军,任镶黄旗副都统。艾肇昌:陕西米脂县人,镶黄旗副都统,诰授武显将军。艾显:字无山,金石家,所琢大小篆甚工,兼工书画。艾绍仕:清振威将军。当代
艾青(189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军少将。艾怀瑜(1898-1946):抗日战争后南昌市第一任市长 。艾楚南(1900-1987):陕西省米脂县人,陕西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艾明山(1911-1981):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江苏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艾兴:1924年8月生,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艾知生(1928-1997):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人,曾任广电部部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艾振迎:河南省许昌县人,回族,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艾维仁:1932年7月生,辽宁省海城县人,曾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纪委书记,中将 。艾云航:1934年11月生,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县人,著名经济学家、著名农业专家。艾立兴:1935年生,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县人,曾任甘肃省七届政协委员;书画艺术家。艾中立:1935年12月生,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者,知名外科医生。艾国祥:1938年2月7日生,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 。艾丰:1938年生,原名宝元,河北玉田人,高级记者,《经济日报》总编辑。著有《思考的笔》等 。艾青春:1940年8月生,山东省安邱县人,曾任文化部副部长 。艾丕善(1943-2006):陕西省米脂县人,曾任陕西省政协主席,副总警监警衔 [41] 。艾虎生:1951年10月,河南省禹州市人,中将军衔,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艾平:1953年8月生,湖北省蔡甸区,2010年5月任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 。艾敬福:1954年12月生,原任济南军区空军87338部队政委,正师级大校军衔;国家一级美术师。艾文礼:1955年3月生于唐海县,曾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 。艾宝俊:1960年2月生于辽阳市,曾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艾春荣:1962年生,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家 。艾平:1963年生,国家一级演员。艾梦萌:1983年生,歌手 。艾怡良:1987年生,歌手艾姓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据说源于夏朝,而古艾国也至少在商代时便已存在,但根据文献记录分析,商周史上有南北两个古艾国同时并存。北艾国故地在今河南荡阴县境内,南艾国在今江西修水县一带,不知南北两艾本质上有没有联系。《路史》记载:“艾,商侯爵,有艾侯鼎。”宋人黄长睿在《钟鼎遗文》中提到“艾鼎侯”铭文为:“维无祀王命艾侯作鼎曰,锡尔侯,丰尔稼穑,使尔子子孙孙永保用享。”根据铭文可以得知,艾国是受过商王室正式册封的,但究竟哪个是始封地,不得而知。据《逸周书·世俘解》记载:“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三百两,告以馘俘。”记述了周朝将领们分别从四方归来,向周武王汇报伐殷战果。俘虏了霍侯、艾侯以及霍国、艾国的臣属们四十有六,缴获战车八百三十辆,还有大量俘虏的耳朵。从记录看,这个艾国与霍国相提并论,或可说明霍艾两国在同一个方位。商代霍国在今山西霍州市,被武王所灭后封给自己的弟弟霍叔处(见霍国篇),与河南荡阴古艾国相距不远,所以一般认为这个被武王灭掉的艾国就是北艾国。河南汤阴古称荡阴,《竹书纪年》记载:“(夏)胤(孔)甲即位,居西河,十日并出,其年胤甲陟。”一种说法认为“西河”即安阳汤阴,是孔甲时期的夏朝国都,春秋时属卫国。
南艾国则位于江西修水县一带,发源于修水流域,并已在先周时形成了独特的古艾文化。从地理位置来看,修水流域跟位于中原的商朝相距甚远,将两者联系起来似乎有点非议所思,但“大洋洲商墓”的发掘出土早已证明赣北一带的确属于商代的统治范围,显然这一带有自己的封国或附属国,故商代修水流域有臣属于商的古艾国不足为奇。《逸周书·世俘解》中提到的“俘艾侯”是不可能在修水县的,但据说武王平定天下后,南艾国顺应天命也跟着臣服于周了,被周册封为子爵,称艾子国。春秋时艾子国强邻林立,楚越吴三国战伐不断,艾子国几近转属,吴王夫差时成了吴国领地。
据《左传·哀公二十年》记载:“吴公子庆忌骤谏吴子,曰:‘不改,必亡。’弗听。出居于艾,遂适楚。”公子庆忌曾劝吴王僚,“不改必亡”(估计是劝吴王修改什么政令),但吴王没听,公子庆忌便避居到艾,后来又去了楚国。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史书上说他“折熊扼虎,斗豹搏貆”,就是徒手能扼虎斗豹,比武松厉害十倍的样子,后被死士要离刺杀。这里提到的艾地,有的认为是指卫国艾邑,也就是商代北艾国故地;但有的却认为并非北艾国故地,而是位于江西修水县的南艾国。从记载来看,公子庆忌避居于艾,没多久便去了楚国,南艾国这个地方春秋时期被称之为“吴头楚尾”,也就是指吴楚的交界之地,从地理位置看,公子庆忌避居的艾国很有可能是修水的南艾国,因为在楚国的边上,所以很方便的去了楚国。
古艾国名是由于当地多“艾”而得名。“艾”其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就是俗称的艾蒿,药食两用。古人常用陈艾作为一种理疗来炙身,冶病延年。《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这里的“艾”就是指采摘下来保存完好的三年以上之陈艾,炙身之用,避邪驱毒,可冶陈年旧病。正因为“艾”能治病,故艾字引申出一层“止,绝”之意,比如成语“方兴未艾”。新鲜嫩艾还是可以用来染色,《礼记 • 月令》记载:“令民毋艾蓝以染。”可见艾草是提炼蓝色素的主要来源。南艾国最后还是沦为楚国的领地,南北两艾各有艾姓留世,成为艾姓的两大重要来源。
文/堰风
更多方国历史
西周古国——赖国,赖姓由来,这个部族钱多得用麻袋装
犹太人与开封市教经胡同
——兼谈犹太人来华时间
1990年第5期《地名知识》杂志
周罗吉 周罗力
河南省开封市有一教经胡同,因犹太人居住此街而得名。北宋中叶年间,有一支犹太人携带家眷,辗转万里来到当时的北宋都城东京。这支犹太人向北宋皇帝殷勤致意,并进贡西洋布(一作花纹布)。北宋皇帝接受了他们的礼品,并向他们提出了颇受犹太人感戴赞颂的优厚待遇:“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保存在开封市博物馆内,明弘治二年,1489年开封犹太人所建《重建清真寺记》)从此这一支后世颇为驰名的中国犹太人遂长久在开封定居下来。
开封犹太人共七姓八家,分别是艾姓、赵姓、张姓、石姓、金姓、高姓和两家李姓,其中重姓者为“同姓不同家。” 这些姓氏的由来,也充满了历史印记。如,“李”由“列维”而来,“石”由“示巴”而来,“艾”就是“亚当”,赵姓,则是中国宋代皇帝的赐姓。经过半个世纪,他们逐渐地开始了自己的宗教活动。金世宗大定三年(即宋隆兴元年癸未1163年),他们在汴京土市子东南,即今南教经胡同购置土地,创建寺院,取“清者精一无二,真者正而无邪”之意,名为清真寺(又名尊崇道经寺),通称礼拜寺。这是中国历史上创建最早,保存时间最长,中外最为著名的中国犹太人的礼拜寺,是居住开封的犹太人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居住在中国洛阳、宁波、泉州、南京等地的犹太人所向往的地方。他们自称所信奉的宗教为“一赐乐业教”。“一赐乐业教”是希伯来语的音译,即以色列的音译。
开封的犹太人历金及元,继续生息繁衍。到了明代,进入鼎盛时期,教人发展到500余户,约4000余人,绕寺所建的街道,名为线儿李家胡同。(见明末《如梦录》街市记)礼拜寺曾多次被黄河水冲毁,经过多次重建和修葺,依然辉煌壮丽,用希伯来文缮写的羊皮经卷,累增至十三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开封有犹太人被西方传教士发现。1605年6月,有一名从开封赶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艾田犹太人考生,听说于1582年到达中国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MatteoRicci1552—1610)也是信奉“上帝”的,便找到利玛窦攀同宗教亲缘关系。据艾田讲,在开封住有好多户中国的“一赐乐业教”教徒,并建有一个很好的礼寺,但他们自己并不知道有“犹太人”这个称呼,而是自称“一赐乐业教”人,寺内珍藏有《摩西五经》。利玛窦听完了艾田的话后,十分高兴,庆幸自己在中国找到了犹太人,为了证实艾田的话,利玛窦于1608年派人到开封考察证明艾田所言是实情。1613年西方传教士艾儒略又亲自跑到开封,对住在开封的犹太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犹太人的礼拜寺的主持人竟不知有教,更不知教是从犹太教中产生的情况。至此,中国有犹太人的消息很快就震动了西方宗教界和学术界。由于利玛窦和其他西方传教士的宣扬,居住在开封的中国犹太人开始引起国际上的注意和重视。然而,一场黄水使开封沦为泽国,居住在开封的犹太人也走散到各地。到了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重建开封城时,幸存的部分犹太人随同汉、回民族返回开封。他们在古城废墟上重建家园的同时,又在寺院旧址上重建清真寺。据康熙六十年(1721年)杜教士所绘《开封一赐乐业教寺图》,当时寺的面积深约四百尺,广约一百五十尺,内有前殿、后殿、教祖圣祖殿、南北讲堂、焚修住室、牌坊、碑亭、万岁龙楼、尊经龛等,规模宏丽。开封人因“教人”有一个特殊的风俗,即宰食牛羊时挑去腿筋不食,故称之为“挑筋教”。据《旧约圣经·创世纪》记载,犹太人祖先雅各与天使角力时伤其腿筋,故犹太人宰牛羊时,挑去腿筋不食,其寺院也被称之为“挑筋教寺”,故绕寺而建的街名为“挑筋寺胡同”。咸丰年间(1851—1861)寺院渐废圯;元年(1912年)加拿大圣公会购去该寺址,并将寺内原存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清真寺记》、正德七年(1512年)《尊崇道经寺记》和康熙十八年(1679年)《祠堂述古碑记》三个石碑移置于中山路圣公会院内(现均保存在开封市博物馆内)。年间,冯玉祥率军驻扎开封时,认为挑筋教胡同街名“不雅驯”且?睦圩福?927年遂改为教经胡同(教经即以圣经教人之教),1937年又改为南教经胡同和北教经胡同,均为东西走向,皆东起草市街。南教经胡同西至北土街,长272米、宽3米;北教经胡同西至南教经胡同中段,长177、宽7米,为居民区。街名虽数次易名,但寺址则从未移动过,现位于市内北土街的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即为原寺院旧址。60年前该寺内还有许多房屋,一进大门,南北两厢各10间厢房,进二门后有大殿5间,皆为琉璃瓦,甚为壮观,后渐拆除,建筑材料逐被人拿用。居住在开封的这批犹太人据潘光旦先生研究“开封的犹太人是在公元前第二世纪的七十年代离开犹太本土进入印度的孟买区域的,他们在此区域内定居了一千一百多年之后,在公元第十一世纪的中叶或后叶,又循海道向东推进,到达了中国,定居在开封。”(潘光旦《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问题》) 开封犹太人七姓八家在经历了近700年的历史后,张姓和一家李姓湮没,至今在开封附近共有六姓犹太人后裔居住生活。1987年初的统计数字显示,开封市共居住有犹太人后裔六十六户,159人。其中石姓三十一户,64人;李姓十二户,42人;赵姓两户,11人;艾姓十七户,32人;金姓两户,7人;高姓两户,3人在开封犹太人的七姓八家中,张姓和李姓只与回族通婚,据家谱记载,仅有犹太人嫁闺女给回族人家,而没有回族嫁闺女给犹太人家,这也许是这两姓湮没的原因,而其它六家则与汉族通婚,而在现存的六家犹太人后裔中,没有与回族通婚的记录。
那么犹太人何时来到中国境内呢?这是研究有关中国犹太人争议颇多的疑案,在有关犹太人来华时间上,连居住在中国境内的犹太人自己也说不清。开封犹太人所保存的明代到清代的4块有关该教的碑文,记载他们来华时间各不一致。明弘治二年的《重建清真寺记》碑文说是在宋代来华的;明正德七年的《遵崇道经寺记》碑文说是在汉代来华的;清康熙二年的《重建清真寺记》(该碑佚仅存拓本)碑文则称周代来华的。康熙十八年的《祠堂述古碑记》因剥蚀太甚,字句大多无法辨认。根据上述碑文以及有关中外文献记载,研究者们对犹太人来华时间作出了各不一致的5种说法(1)周代以前说;(2)周代说; (3)汉代说;(4)唐代说;(5)宋代说。上述5种说法,年代越早,猜测成分就越大,令人可信物证也少。
“严格的说,说汉以前及汉代己有犹太人可过中国,具体的人证物证也还没有。” (潘光旦《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问题》)依据史料而言,唐代时已有犹太人在中国居住则是无疑的。《中国印度见闻录》是中世纪阿拉伯人所著最早关于中国和印度的旅游记。原著为阿拉伯文抄本,系根据唐代来华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等人的见闻所撰,851年汇集,880年续成。该书是先于《马可·波罗游记》约4个半世纪问世的关于远东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1983年由穆根来、汶扛、黄倬汉根据法、日两种译本翻译成汉文出版。在这部游记中,曾提到唐代黄巢攻下广州时说“伊斯兰教徒、教徒、犹太人以及波斯拜火教徒,在逃避刀兵中死于水火般的劫难者,计有十二万之众。”虽死者之数不免有夸张之词,但文中却提到了在广州有犹太人的记载。唐代有犹太人不仅有文献上的记载,而且还有物证。在唐代坟墓中发掘出来的陶俑里,的确有许多面貌是属于中东各民族的,有的具体地指明是闪米特人,而犹太人就属于闪米特人(Semites)。本世纪初在新疆发现了公元708年的两件希伯来文字残片,在敦煌文书中曾发现希伯莱文书信的残片(见:林梅村《犹太入华考》文物1991年6期) 。唐代以前也有犹太人来华的踪迹,如1926年法国人普瑞浮(Georges Prevost)发表了他在洛阳发现的3块希伯来文的碑志的照像拓本和他自己所作的译文与注释。据他研究,这些是属于公元2世纪(东汉年间)的碑文,这就是说那时在洛阳已有犹太人了。如犹太人经典《旧约圣经·以赛亚书》第四十九章,第十二节,在预言许多流落别处的犹太人终将回到本土时说: “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从西方来;这些从秦尼(秦国)来。”主张犹太人周代来华的西方学者推测以赛亚作此预言是在公元前8世纪,市相当于中国东周平王到桓王年间。开封康熙二年碑文上明确提出“教起于天竺,周时始传于中州。”对于康熙二年碑碑文上的说法,陈垣先生认为是写碑记的人读了以前的开封弘治碑与正德二年碑上的几句话随意引伸出的,未必确有所见。
综上所述,自犹太人离开西亚后,向世界各地辗转流徙。其中来华的犹太人是分好多批,时间上也是分好多次的。但是,目前有确实凭据的一批来华居住的犹太人,可以肯定是在唐代则是无疑的; 尽管有迹象表明杭州、广州、北京、宁夏、泉州、洛阳、敦煌、长安、新疆、西藏等地古代也有犹太人存在,但是目前为止有据可查并且影响最大的只有开封犹太人。而在来华的犹太人中,其后裔还长期保存犹太教习俗的是在宋代来到开封定居的这一批犹太人。
《古封犹太人:中文文献辑要与研究》第四编: 古封犹太人研究文献导读及论著目录中的相关研究论文目录中收录了笔者在1990年第5期《地名知识》杂志发表的《犹太人与开封市教经胡同——兼谈犹太人来华时间》一文。
定价: 59.00元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1日
ISBN:9787010103686
页码:426页
版次:第1版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古代文献
你尾尼
铁屑楼
术虎
术忽
珠赫
斡脱
列班
竹忽
主吾
主鹘
其他
重建清真寺记
尊崇道经寺记
如德亚
俺(奄)三
艾俊
艾田
左唐
高年
高鉴
赵氏
重建清真寺记
《重建清真寺记》康熙碑碑阴题名
清真寺赵氏牌坊并开基源流序(残文)
楹联和匾额
李光座
赵映乘
高选
赵映斗
赵光裕
赵映衮
艾应奎
艾世德
艾玺
清真寺
高氏
回回教
七姐
第二编 近代、现代文献
元世各教名考
中国人种之起源
中国人种之源流及居住地域
我国之宗教
大梁访碑记
宗教发源于亚洲
青回回教
景教徒之败类
圣公会医院之建筑
后裔卖碑
豫人保存挑筋教碑之卓见
黄河流域之犹太殖民
中国发现犹太殖民陈迹
犹太教行将复活
犹太人开恳亲会
开封景教碑盗卖问题
一神教
……
第三编 当代中国学者的研究论文选编
第四编 古封犹太人研究文献导读及论著目录
著作导读
相关中外文著作目录
相关研究论文目录
后记
《古封犹太人:中文文献辑要与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开封犹太人问题的系统资料集,全书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宋、元、明、清古籍中辑录出关于开封犹太人的零星资料,进行了标点、校勘,并加有编者按,阐发编者的学术观点;第二部分是近代文献,收录的是近代著作、期刊、报纸中关于开封犹太人的著述以及该社团与外界联系的信函。在整理过程中,除了进行标点以外,大部分内容也附有编者按。第三部分收录了当代,主要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章。第四部分是关于古封犹太人的研究文献导读及论著目录。
《古封犹太人:中文文献辑要与研究》资料,尤其是古代文献是从大量古籍中辑录出来的,非常珍贵,近现代文献和当代论文选编,基本囊括了我国关于古封犹太人的主要的研究成果。此书是目前研究中国古封犹太人的必读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