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家喻户晓的三国人物,按照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关羽原是河东郡解县(山西运城)人,早年因犯事逃亡涿郡,结识了刘备、张飞。
与曹氏、夏侯氏这种庞大的宗族相比,刘、关、张家族人丁实在少的可怜。
关羽仅有二子一女,长子关平在荆州失陷后与关羽一同被东吴所杀。二子关兴二十几岁便病故,仅留下独子关统。然而,公元219年樊城之战时,关羽曾水淹七军俘杀庞德,引发血仇。所以,蜀汉灭亡时,庞德之子庞会趁机为父报仇,将关羽后代灭门。
如果按照《蜀记》的说法,威震华夏的汉寿亭侯关羽已无后人。不过,近代以来各地却先后发现了多本《关氏家谱》,不仅与《蜀记》的说法截然相反,而且还记载了许多史书中失载的内容。
如山西运城西古村《关氏家谱》记载,关氏第一代始祖为关龙逄,至关羽时已经是第37代。关龙逄是夏朝末代君主夏桀时期的大夫,因直言劝谏被夏桀所杀。
按照家谱说法,关羽其实应该复姓关龙。
这一说法倒是与东汉末年泰山太守应劭所写的《风俗通义》相互印证:关姓起源于两个人,一个是夏大夫关龙逄,另一个则是春秋时期的道家人物尹喜,因其做过关令(掌管边关要塞的官员),所以以官职为姓。
与此同时,山西运城和河北涿州民间也流传着关羽本不姓关,而是早年在逃亡途中遇到关隘盘查,随口指关为姓。至于关羽真实姓氏究竟是什么,在其故里流传着夏、张、冯等几种说法。
家谱记载和民间传说虽然不尽相同,但都证实了关羽原本不姓关,难怪伟人当年曾对张治中言道:“曹操并不姓曹,关羽并不姓关”。
除了姓氏谜团之外,邓州《关氏家谱》、运城《关氏家谱》以及洛阳李屯《关氏家谱》还揭露出一个重大秘密:“汉寿亭侯羽生三子,幼子名索”。
也就是说,除了正史所载的关平、关兴外,关羽还有第三个儿子关索。而在此之前,关索这个名字唯一出现过的地方是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小说不能当正史,但家谱中出现的这个关羽第三子关索又该如何解释呢?
关索的事迹传说的有板有眼,说他在荆州失陷时逃入鲍家庄避难,后逃回蜀中,随诸葛亮南征,立下赫赫战功,云南、贵州等地至今仍有关索岭等遗迹。明朝末年的徐霞客在游览这些遗迹时,曾写道:“索为关公子,随蜀丞相诸葛南征”。
既有家谱记载,又有历史遗迹佐证,难道真是正史记载遗漏了关羽第三子吗?
从传说内容来分析,其实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关索真的立下战功,怎会不见刘禅对其有任何封赏?《三国志》作者陈寿本是蜀汉东观秘书郎,对于关索如此重要的人物,怎么会一无所知?
有学者曾对历朝历代记载有“关索”的文献做了一个梳理,发现关索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淮甸人,因为勇武异常,所以宋朝百姓常以“关索”为号,如自称“小关索”的李宝,“赛关索”的杨雄(《水浒传》中叫病关索),此外还有直接以“关索”为名的,如陕西军帅张关索。
但无论是外号还是本名,宋朝的文献都没有提到关索与三国时期的关羽有任何血缘联系。
直到元末明初时,《三国志平话》才第一次把关索写成三国人物。可见,关索是关羽第三子的说法,完全是后世小说的创作,并非史实。
那么云贵一带的关索遗迹又是怎么回事呢?据《关岭县志》记载:关岭南北横绝,号称滇黔锁钥,人过关时需由守关人放下绳索才能通过。
所以,关索岭并非得自人名,而是意指攀索过关。翻阅《三国志》会发现,当年随诸葛亮征南中的将领中,在云贵留下遗迹的应该是蜀将马忠,而非关索(史载:马忠由牂牁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拜忠为牂牁太守。马忠死后,百姓流涕尽哀,为之立庙祀。)
自此,关氏家族这个千古谜团算是揭开。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各地的《关氏家谱》,“关羽生三子”这条内容恰恰反证了这些《关氏家谱》应该是元明以后才补修的,所以才误将小说虚构内容当做真事编入家谱。
如今全国各地的关氏族人大多自称汉寿亭侯后裔,恐怕难以全部证实为真。
参考资料:《三国志》《关岭县志》《关氏家谱》
【话题讨论】:您的家中有家谱吗?家谱记载的历代祖先是否出过名人呢?
关氏发源安邑 家世光彩荣耀
这个备受敬仰的姓氏,家世源流也光彩荣耀无比。他们的始祖,就是夏朝末年那位可敬的大臣关龙逢。这一点在《姓源》一书上记载得清清楚楚,是这样的:“夏臣关龙逢之后,望出陇西,东海。”
关氏的始祖关龙逢,熟悉历史的人必然都知道,是夏朝末年的著名贤臣。据说,当时的夏桀荒淫无道,像“作酒池槽丘,为长夜饮”等荒唐的行为,真是罄竹难书。这个时候在朝廷上毫无疑问的是奸169当道,忠良掩盖,而关逢龙却一片赤胆忠心,时常引黄图以谏,而且立而不去。可想而知,“忠言逆耳”是必然的后果。夏桀不但不听他的金玉良言,而且把黄图焚毁,还惨无人道地把关龙逢囚而杀之,留下了关龙逢的一片忠贞节烈照耀万古千秋。
夏桀的囚杀关龙逢,根据史载,是发生于公元前1767年的事。换言之,关氏家族不但是源自这样一位千古完美的人物,而且据有长达3740多年的悠久源流,实在最有资格在人前人后自豪自傲。
夏朝的版图,包括黄河、长江两流域及现在的辽宁省之地,国都设于安邑,亦即现在的山西省夏县北方。据说,关氏的始祖关龙逢,便是当时的安邑人。换言之,关氏家族的发源地也就在这里。
豢龙氏与关姓
不过,到了秦、汉天下一统之后,这个古老而光辉的家族,一方面在山西的老家继续繁荣滋长,像汉末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关羽,便是当时的山西解县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在甘肃一带开创了一个新天地。所以,目前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关姓人家,有很多都相承相袭着“陇西”的堂名。
关氏系出夏末贤臣关龙逢,长久以来已经被公认不移。然而过去的姓氏学者中,也有人认为关氏的始祖应该是“豢龙逢”而不是关龙逢;这种情形真可说是一字之异,相差千里。因为,所谓“豢龙”氏应该是距今4200多年前的古人,如果关氏真的是豢龙氏的后裔,则他们的历史是更加的悠久了。
关尹与关姓
所谓“豢龙氏”,《左传》一书有详尽的介绍:“昔有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好龙,以服事帝舜,舜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
另外,据说古代守关的“关尹”之中,也曾有人“以官为氏”而姓了关。譬如,《风俗通》一书就记载说“关令尹喜之后。”所谓关尹,亦称关令,依照《国语》的记载,是先秦时期一种“敌国宾至,关尹以告”的官职。因此,这一支关氏的得姓,大致已有了2400年以上的历史,也十分的悠久,据说,这一支关氏主要是繁衍于山东、江苏的交界之处。所以关氏家族,另外还有“东海”一望。
继承始祖关龙逢的光荣传统,关氏家族在历史上的表现真是出色极了,大家所熟知的关帝爷关羽,便是其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位。
在如今强调男女平等的社会,女性在官场上取得高位并不容易。然而,总有一些杰出的女性领导在历史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回首往昔,山西部的前女部长白云便是其中引人瞩目的一位。
白云,这个名字曾经代表着为民造福的形象。然而,时光的洗礼却揭开了她身上不为人知的一面,令人唏嘘不已。她的故事起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在山西五台山,身世显赫,父亲曾担任过副市长。成长在官二代的背景下,她早年过着优渥的生活。虽然她的父亲鼓励她投身国家建设,但现实却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年少参军的她经历了艰苦的训练,从一个娇生惯养的少女逐渐蜕变成了坚强的卫生员。
卫生队的工作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她并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凭借认真负责的态度,她获得了领导的认可,开始在地方宣传部谋求更上一层楼。在父亲的背景和个人的努力下,她的事业蒸蒸日上,几经跃升,最终成为山西阳泉市的市长。她以和蔼友善、认真负责的形象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赞誉。
然而,随着权力的扩大,诱惑也逐渐显现。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吸引了众多商人追逐利益。于是,一些不法之徒将目光投向了白云,试图通过贿赂获得开采权。最初,她或许只是想胜任市长的角色。然而,金钱的引诱使得她开始步入歧途。
渐渐地,她成为了金钱的奴隶。她为不法商人铺平了道路,甚至为了自身利益,利用改善环境的名义关闭了多家采煤企业,只有在收取足够好处后才会重开。在她的主导下,山西煤炭开采权的分配也变得扑朔迷离。她的行为引发了关注,然而她却在人际关系和周密计划的遮掩下,继续着不法之事,自诩清廉。
直到一次大型企业的败落,她的丑态才被揭示出来。山西华通路桥集团的崩溃引发了风暴,该企业董事长王国瑞涉嫌非法行为被带走。白云在这个事件中也受到了牵连,成为退还巨额违法款项的焦点。虽然事后被证实为谣言,但她的形象已受到了不小的损害。随后,她被调往运城市,暂时平息了风波。
然而,时间不能掩盖真相,反腐风暴的推进将她的罪行一一揭示。与之同时,她所管理的区域爆发了一起涉黑案件,涉案主谋竟是过去曾与她有勾结的关氏兄弟。案情浮出水面后,人们才了解到关氏兄弟之所以肆无忌惮,是因为有白云为其撑腰。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她被依法审查,并最终被判刑十二年,家产被没收。命运的转折让她头发一夜之间变白。
然而,白云的堕落不值得同情。她被自己贪婪的欲望引入深渊,最终付出沉重代价。她的人生道路充满了警示,告诫着每个人不要被欲望蒙蔽双眼,否则将会面临严重的后果。在她的悔恨和判决面前,人们深切感受到的可怕,同时也反思起廉洁的可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正义终将会战胜罪恶,而腐化和贪婪最终只会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