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狮子座

姓孙的名人(姓孙的名人有哪些)

时间:2023-09-30 11:44:29 作者:几分真心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百家姓古今十大名人录——③孙氏

《百家姓古今十大名人录》第三期,小编尽可能挑选大家耳熟能详、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10位名人,按历史顺序排列。下面,推出百家姓第3位——孙氏。

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经伍子胥多次举荐,以所著兵法十三篇献阖闾,被任为将军。五十多岁时,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最后得以寿终。 孙武被尊称为孙子,又称“兵圣”“兵家至圣”,有“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之誉。所著《孙子兵法》,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

孙阳(生卒年不详),即伯乐。秦穆公时代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春秋时期郜国(今山东菏泽成武县)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至今。

孙膑(生卒年不详),字伯灵,孙武后裔,齐国人,战国时期军事家。早年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庞涓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后逃回齐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孙膑创造了“围魏救赵”,著录了《孙膑兵法》。

影视人物 孙膑

孙坚(155年-192年),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军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孙坚性情勇烈,武艺高强,亦有智谋,是东吴基业的开创者。在汉末乱局中以军事活动起家,为其家族子弟此后经略江东打下了基础。

影视人物 孙坚

孙权(182年-252年 ),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统治江东五十余年,管辖地域扩展到今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区,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影视人物 孙权

孙思邈(581年-682年), 京兆华原人。唐代医学家、道士, 中医医德规范和大医精诚的制定人。编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后人尊为“药王”。

(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华和中国的缔造者,三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国父”。

孙传芳(1885年-1935年),字馨远,山东泰安人,教育家孙复之后,直系军阀首领,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号称“东南王”,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

孙春兰,1950年5月生,河北饶阳人,1973年5月加入中国,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

孙杨,1991年12月1日生,浙江杭州人,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保持者,男子400米自由泳奥运会纪录保持者,是世界泳坛历史上唯一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奥运会世锦赛大满贯冠军得主,史上唯一一位男子400米自由泳世锦赛四连冠,唯一一位男子800米自由泳世锦赛三连冠, 男子自由泳个人单项金牌数居世界第一。

当然,孙氏名人还有许多许多。如前所言,小编所选的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欢迎留言提供更多的素材。

宋朝养士三百年,几乎沦为笑柄,文天祥的无畏,才是中华脊梁

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已经进行了三年,反对变法的声音声此起彼伏。该年三月,宋神宗在资政殿和大臣们议事,宋神宗劝说大家:“变法虽然让士大夫们很不高兴,但对百姓却是有利的。”这时,北宋名臣、三朝元文彦博说了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文彦博说: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这句话记载于《续资治通鉴长编》,文彦博的意思是说,我大宋是和士大夫一起共治天下,并不是和平民百姓一起治理天下。

文彦博作为一代名相,他说这话,并不是失了水准,而是因为在宋朝本就如此。

北宋另一位大臣张方平也说过类似的话,张方平对宋神宗说:

天下不能由陛下独治,应由陛下和臣等共治。

张方平说这句话的时候,任副宰相(参知政事),他是苏轼的好友, 更是宋朝文人的代表,当时“士大夫共治天下”乃是天下公认的准则。

岁月流转,到了南宋末年,蒙古人兵临临安城下,南宋的两位宰相陈宜中和留梦炎却弃城逃跑,跟随其逃窜的大大小小宋朝官员,多达上百位。这时,那些高喊“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人,瞬间没有了责任担当,他们的表现,几乎有些不要脸了。

当时,年已66岁的太皇太后谢道清,看着空空如也的临安城哭道:

我朝三百多年,对士大夫以礼相待。现在我与新君遭蒙多难,你们这些大小臣子,不见一人出来救国……

是啊,宋朝养士三百年,最后差点沦为笑柄!关键时刻,一个人站了出来,此人姓文,名云孙,他还有个响亮的名字——文天祥!

一、一位摇旗呐喊的忠臣

文天祥,原名文云孙,生于公元1236年,江西庐陵人。庐陵人才辈出,北宋的欧阳修、南宋的胡铨皆是名臣,因欧阳修(“文忠”)和胡铨(“忠简”)的谥号都含一个“忠”字,这让文天祥羡慕不已,从小立志要做一个忠臣。

公元1256年,文天祥进京赶考,一举考中状元,当时他年仅20岁,意气风发,宋理宗对他十分欣赏,感叹说:

“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从此,文天祥才放弃文云孙这个名字,改名为“天祥”。

两年后,蒙古大汗蒙哥兵分三路南下侵宋,宋理宗惊慌失措,宦官董宋臣趁机建议迁都,当时朝堂之上竟然无人敢反对。文天祥时任宁海军节度判官,他上书请求宋理宗杀董宋臣来凝聚人心。但是,文天祥的奏折被宋理宗驳回了,不仅如此,文天祥从此遭到了投降派的记恨。不久后,文天祥又抨击权臣贾似道消极避战,被贾似道贬官报复。

公元1273年,襄阳失守,蒙古人沿江直下,长江中下游危机。当时蒙古人已经持续侵略南宋约50年,南宋国力衰微,人才凋零,已经没有底气和蒙古人一战,很多大臣开始首鼠两端。公元1275年,蒙古大军兵临临安城下,太皇太后谢道清和年仅4岁的宋恭帝赵显大骇,急忙向天下人发出勤王诏书,希望天下有志之士来拱卫京师,只是,响应者寥若晨星。

宋朝养士三百年,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

当时,文天祥远在江西赣州,见到朝廷的诏书后,他痛哭流涕。文天祥决定散尽家财,招募士兵赶往临安护驾。

文天祥的好友劝他:大宋朝的正规军在蒙古铁骑面前不堪一击,你这些临时组建杂牌军如果冲到前线,无异于以卵击石。文天祥回答说:

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出自《宋史·文天祥传》)

文天祥的意思是说,他自己也知道此行是羊入虎口,但国家为难自己无人出头,他要以身殉国,来唤醒天下民众。

文天祥带兵大声疾呼,他要号召天下人参与保家卫国,他要呐喊,他要以身殉国。

文天祥出发了……

二、一个摇摇欲坠的朝堂

文天祥带着人马从赣州一路赶往临安,半路上逐渐有人加入他的队伍,很快他的队伍达到了上万人,但这些人毫无作战经验,在苏虞桥,文天祥遭遇了蒙古兵,双方短兵相接,文天祥的上万士卒惨败,文天祥只得率领残兵败将退往余杭。

几天后,文天祥来到临安城外,他拿出朝廷的诏书,请求入城。文天祥的要求,被宰相陈宜中拒绝了,在陈宜中看来,文天祥带着这帮乌合之众,压根起不到作用。而且,文天祥越要抗敌,就显得陈宜中越怂。

直到蒙古兵马合围临安城,宰相陈宜中和留梦炎都想着逃跑,南宋士大夫们一个一个只顾奔命,文天祥才有资格进入南宋最后的皇城。

当时,太皇太后谢道清举目望去,大殿上竟然只剩下6位大臣,眼看着群臣逃命,她下令在临安城内张榜痛骂这些没骨气的官员,骂他们:

“平日读圣贤书,所许谓何?乃于此时,作此举措,生何面目对人,死何以见先帝?”

然而,骂归骂,接下来的危局还是要面对,当时朝中无人可用,文天祥被任命为临安知府。几天后,朝中之臣越来越少,太皇太后只得颁发懿旨,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当时南宋即将灭亡,宋恭帝赵显年仅4岁,那些和高喊和宋朝共治天下的士大夫们所剩无几,原本不被重用的官员却回来勤王,这真是一个王朝的悲哀。

文天祥原本只是赣州知州,先被提拔为临安知府,然后又成了南宋丞相兼枢密使,这样的升迁路线,若是放在和平年代,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

但对于文天祥来说,这意味着他肩上的责任重大。对于南宋王朝来说,这种紧急提拔,意味着人才凋零,这是一种无奈,然而,因为朝廷提拔的是文天祥,这也是一种幸运。

太皇太后派文天祥去和元军主帅伯颜谈判,文天祥只得领命而去,在谈判桌上,伯颜十分嚣张,文天祥代表大宋宁折不弯。伯颜很生气,“怒拘之”,将文天祥扣押下来。

在文天祥被扣押的10天后,临安城外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绝望的宋廷,决定向蒙古人投降。太皇太后带着宋恭帝出席了退位仪式,元军主帅伯颜以胜利者的姿态走进了临安城。忽必烈听闻后,非常振奋,快马加鞭通知伯颜,要把宋恭帝赵显送往大都朝见自己。从此,宋朝的第16位皇帝赵显离开宋朝的国土,再未归来。

当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窃取,如今,宋朝也在孤儿寡母手中投降,冥冥之中,仿佛早有注定。

不过,太皇太后也算有气魄,在投降之前,他派陆秀夫秘密将赵昰(7岁)和赵昺(5岁)两位皇子送走,逃往福州。3个月后,陆秀夫和张世杰在福州拥立赵昰为帝,即宋端宗,南宋得以延续。

文天祥当时尚被扣押在元军营中,在元军押解文天祥北上的途中,文天祥带着12位壮士逃出魔掌,历经艰险来到福州,再次被任命为右丞相。

元军听闻南宋立了新帝,继续掉头向南,打算灭掉这个摇摇欲坠的朝廷。

三、一帮宁死不屈的先贤

虽然当时南宋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但在中华大地上,仍有许多零星的火焰,继续为王朝贡献着余热。

在临安城的正北方,扬州守将李庭芝还在大声疾呼,死命抵抗,后来李庭芝被俘,他宁死不降,临死前还大骂不止。

在重庆,那个死守钓鱼城的名将张珏还在孤军奋战,宋恭帝都投降两年了,张珏仍没有放弃,最后,张珏在绝境时,因不愿被捕,用弓弦自缢而死。

而在福州,文天祥也准备出发,他要带领一支义兵收复河山,文天祥的大军不畏生死,一度收复了江西赣州等地,在永丰之战中,文天祥被元军打败,他的妻子和女儿全部成了俘虏。后来文天祥转战广州,又遇上了瘟疫,他的儿子文道生病逝。

此时的文天祥一无所有,但他有一颗炽热的心,他可以和敌人干到底。

公元1278年六月,年幼的宋端宗赵昰因一路颠沛流离染病而死,年仅9岁,陆秀夫等人尊7岁的赵昺为帝,是为宋少帝。五个月后,文天祥在岭南被元军将领张弘范的突袭,将士们被打散,文天祥被抓,匆忙之中,文天祥想自杀,但被元军救了下来。

在张弘范的面前,文天祥的膝盖没有弯腰,张弘范无奈,只能押解他北上,在路过伶仃洋的时候,文天祥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辗转各地,只为反击外来侵略;文天祥身似浮萍,只为保家卫国。此时的文天祥,回想起自己这三年的过往,充满愤恨,更充满不甘。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当他在囚船上渡过伶仃洋的时候,他已经抱着必死的心态,他尽力了,因为一个勇士的结局,可以悲壮,但绝不可怜!

在文天祥被捕时,陆秀夫等人带着年仅7岁的宋少帝赵昺退守广州,后来集体退守崖山,崖山之后,再无退路。第二年,一场惨烈的崖山之战开始了。

这场战争的结局是:宋军惨败,陆秀夫为避免幼主受辱,背着宋少帝投海自尽。南宋十万多军民,在这场战斗中殒命,他们有的被杀,有的自愿投海而死,崖山海面,一眼望不到头的浮尸。

而文天祥当时正关押在船上,当得知崖山的惨剧后,文天祥心痛欲裂,他写了一首《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

此时,他成为了一个孤臣,此时,他不知该向谁哭泣。

在绝望之际,文天祥绝食八日,竟然不死。于是,文天祥决定用自己最后一口气,来继续抗争。

四、一次从容无悔的告别

南宋灭亡之际,元世祖忽必烈正在招降宋臣,他听闻文天祥是忠义之士,便派人来劝降文天祥。忽必烈向文天祥许以高官厚禄,并且告诉他,南宋已经灭亡,他的坚持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但文天祥拒绝了。

忽必烈不死心,先用文天祥的妻子来威胁文天祥,文天祥不屈服。忽必烈又派已经投降元朝的宋恭帝赵显来劝文天祥,当赵显来到文天祥的狱中时,文天祥泣不成声,不停地喊:

“圣驾请回,圣驾请回!”

尽管宋恭帝赵显只有11岁,对国仇家恨的理解或许还没有文天祥深刻,但文天祥不想让这位皇帝在自己面前丢了尊严。最终,宋恭帝抱着昔日的文丞相号啕大哭,一句话都没说。

忽必烈敬重文天祥这样的人,他想释放文天祥,让他出家做道士算了。此时,原宋朝右丞相、已经投降元朝的留梦炎不同意,留梦炎说:

“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

自古以来,不要脸的人总有不要脸的活法,留梦炎在关键时刻选择变节,但当他面对忠肝义胆的文天祥的时候,还是有些心虚的。因为文天祥在一天,留梦炎就会被世人敲打一天,所以,他希望文天祥快点死。

忽必烈听从了留梦炎的话,他最后一次召见文天祥,问文天祥:既然你不愿意降我大元,在你死前,你还有什么愿望?

《宋史》云:

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文天祥此生有两个愿望,第一是抗击外敌入侵,还我大宋河山。这一个愿望已经完不成了,那就只有第二个愿望了:速速求死!

公元1283年十二月初九,北方的天气非常清冷,文天祥走向刑场,在行刑前,他向大宋故土最后一次跪拜。然后慷慨就义,年仅47岁。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三句话都很沉重,然而,笔者此时此刻更想用鲁迅先生的话: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文天祥虽然就义了,但他的精神不灭。

五、一座永不泯灭的丰碑

若干年后,元朝人编撰《宋史》,在《宋史·卷四百一十八》中说:

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大致意思是说,宋朝养士三百余年,是华夏文治最鼎盛的时刻,宋朝士大夫口中喊着要和陛下“共治天下”,但到了最后关头,却失去了该有的担当。好在有文天祥等人的存在,让宋朝养士三百年不至于成为笑柄。

其实,在二十四史中,元人编写的《宋史》质量很是一般,但是,他们对文天祥的评价,却是中肯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宋朝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中繁荣,最后由文天祥来收尾,也算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都说崖山之后无中华,其实,文天祥留给后人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明朝“三杨”杨士奇在重修文天祥祠堂的时候写道:

“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公。”

明朝末年,许多东林人士口中喊着要为国尽忠,私下却跑得比谁都快,钱谦益更是留下“水太冷”的笑柄,然而,在这些软骨头的身后,仍有许多仁人志士以文天祥为榜样,继续抗清。

例如,被誉为“明朝文天祥”的张煌言,在明亡后坚持抗清20年,在康熙三年被抓,英勇就义。

再例如,和文天祥一样姓文的文乘(文征明的玄孙),在明朝灭亡是起兵抗清,临死前向着明朝故都北京跪拜后慷慨就义。

还有,抗日战争时期,许多革命先烈面对日本人的屠刀,毅然赴死,他们都是当代的“文天祥”。

孔子曰成人,孟子曰取义。文天祥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虽然死了,但他已涅槃重生,因为,文天祥的精神已经沉淀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里,帮我们塑造人格,给我们力量!

三国时期的第一儒将,征战途中离奇病逝,孙、刘、曹三人是同谋?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被严重误读的重要人物。在书籍和其改编的影视剧中,周瑜能力不足且气量狭小,他致力于除掉刘备等人,却处处被诸葛亮抢占先机进行反制,最后在“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嘶悲鸣之中气绝身亡。其实在真实的三国历史当中,周瑜绝不是个这样的人物。

三国演义中临死前的周瑜

三国时期的第一儒将;

据《三国志·周瑜传》中的记载:周瑜,字公瑾,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出生于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县)的名门大族,父亲和叔伯们都是东汉朝廷的官员。自小受家族的影响和熏陶,年纪轻轻便博览群书、熟读兵法、精通音律,且胸怀宏图大志。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孙坚讨伐董卓的时候,将家人迁居舒城县。在此期间,周瑜与同年的孙策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生死同命的至交密友。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二十四岁的周瑜投奔了挚友孙策,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随军征伐江东诸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离世之后,在外征战的周瑜随即率部返回吴郡,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一起辅佐少年孙权定鼎大位。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周瑜跟随孙权首次征伐黄祖;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周瑜率部平定麻、保二屯的山越叛乱;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周瑜先跟随孙权二征黄祖平定江夏,后督导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率部在江北击败曹仁占领江陵;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三十六岁的周瑜向孙权建议征讨蜀地,与西凉马腾联合北击曹操,病死在了出征的路上。

周瑜自从追随孙策起兵以来,历经大小阵仗无数,可以说为孙氏定鼎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又因其貌美且行事儒雅大方,早在进击江东的时候,就被当地人称之为“周郎”。而在后世的一些艺术作品之中,也用到了“羽扇纶巾”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他的儒雅。

综合来看周瑜这个人,绝不像影视剧里面描绘的那样嫉贤妒能、心胸狭隘,而是一个儒雅清秀、谋武兼备、气度宏量的,三国时期的“第一儒将”。

周瑜的离奇病逝;

关于周瑜的死因,是现在争议比较大的一个焦点,因为在史料当中并没有提及周瑜少年时期有过什么疾病,而从他在病逝之前还能给孙权上奏书这一情况来看:周瑜并不是突发急病去世的,而是慢性病或者是旧病复发导致的最后死亡。

那么周瑜究竟是怎样病逝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在史料当中有一些提示。

首先,箭伤复发,是周瑜病逝的主要原因;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跟曹仁在江北展开了一场旷世持久的恶战(仁相守岁馀),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杀伤甚众)。周瑜在交战中被乱箭射中的右胸(会流矢中右胁),并且伤得非常严重(疮甚)。曹仁在周瑜重伤卧床不起的时候(后仁闻瑜卧未起),趁机多次率部发起了进攻(勒兵就陈)。周瑜为了给东吴的将士鼓气(激扬吏士),不得不强撑着还没有痊愈的身体(瑜乃自兴),巡视军营、过问战事(案行军营)。

这一仗虽然曹仁最后还是败了,但是周瑜在身体还没有痊愈的时候过于操劳,极有可能在这个时候落下了箭伤的根儿,以至于在后期出征的时候,由于箭伤复发导致病逝。而这也是史料当中所记载的,唯一有可能致使周瑜病逝的直接原因。

其次,一些外在的因素,加速了周瑜病逝的进度。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周瑜名扬天下的成名之战,也是永载历史的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但也正是因为这一成名之战,为周瑜英年早逝埋下了伏笔。

《江表传》中记载:在赤壁之战结束之后,曹操和刘备两个人,都借机在孙权和周瑜之间拨弄是非。

刘备去京口找孙权借荆州的时候,双方在宴席之上举杯换盏交谈甚欢。宴席结束之后,刘备趁着跟孙权独处的机会,对他语重心长地说:“周瑜的文韬武略(公瑾文武筹略),算是万中无一的精英(万人之英),再加上他气度宏量(顾其器量广大),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不甘心屈居人下了(恐不久为人臣耳)。”刘备对孙权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他注意周瑜。

曹操退回许都之后,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赤壁之战并不是你们打败我的,而是我军中疫病流行(值有疾病),所以我自己烧了船退回去了(孤烧船自退),便宜了周瑜让他得了一个好名声(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曹操写这封信的目地,也是告诫孙权,并不是周瑜有多厉害,而是我军中出现了客观情况。

那么曹操和刘备这样挑拨有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这在史料当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通过一些细节可以发现:周瑜和孙权之间,在外人的挑拨之下确实发生了一些改变。

《三国志·鲁肃传》中记载:周瑜在临终之前,给孙权上了一道严词恳切、意义非凡的奏疏。这道奏疏大致有两个意思:一、我周瑜日思夜想的就是为主上分忧,为江东的发展大计谋划,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心思;二、鲁肃的才智和谋略,在这乱世之中,足以图谋江东的发展,希望由他来顶替的我位置。

另外,在《江表传》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周瑜在给孙权的信中,用到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如果两人之间没有间隙,周瑜怎么会用到这样的句子呢?

所以,从这其中能够看出来:周瑜在临终之前还在向孙权表忠心。这也就是说:赤壁之战后,孙权对周瑜表现出了明显的不信任。

试想一下:周瑜既有箭伤在身,每天还在为东吴的发展日夜操劳,再加上来自内部主上的不信任,他每天都要经受来自内外很大的压力。所以说,箭伤是周瑜病逝的主要原因,而孙权、曹操、刘备三个人给他的压力,加速了周瑜病逝的进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