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安葬着760多位
为我国航天事业
和国防科技事业牺牲的烈士
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岁
……
有一位退役老兵
在这里一守就是14年
“活这一辈子
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
王万明
1994年退伍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附近
承包了150亩农田
养了200多只羊
年收入近10万元
然而,2008年
即将花甲之年的王万明
却做了一个让周围人出乎意料的决定
——去当陵园守墓人
他和另外3名工作人员
负责接待前来祭拜的单位
和清扫陵园、拖洗墓碑等工作
不论刮风下雨
王万明每天都要打扫一遍广场
一年下来
王万明和他的同事
要用掉50多条抹布
300多把扫帚……
王万明当守墓人
一守就是14年
很多人不理解
但王万明却说:
“活这一辈子
总得干点有意义的事”
760多名英烈长眠于此
平均年龄27岁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占地4万多平方米
安葬着760多位
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
献身的英烈
其中有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人
聂荣臻元帅
还有将军、科技人员、职工和家属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
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千里戈壁
为了那一瞬间的辉煌
他们又永远地留在了茫茫戈壁
当年执行“两弹结合”试验发射任务的
“七勇士”之一张其彬
也安葬在这里
在张其彬老人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的家人问老人后事安排
老人迟迟没有反应
当家人问他“是不是想回到东风去”时
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眼角流出了泪水
张其彬
潘仁瑾
1969年从上海滩来到戈壁滩
主抓发射场电磁兼容工作
长期野外作业,使她备受胃痛折磨
但她依旧没有离开工作岗位
当到医院检查时
已经是胃癌晚期
潘仁瑾总是做着同一个梦
梦见我们的飞船真的上了天
弥留之际,她说
“假如有来生
我还会选择航天事业”
潘仁瑾
中心发射场系统的首位副总设计师
邢春圃
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参与者
在“三垂一远”模式的
理论论证和施工建设中
投入了大量心血
邢春圃
2012年5月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之际
邢春圃却离开了我们
在临走前,他叮嘱家人
将骨灰安放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只为继续守望
自己所热爱的载人航天事业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的烈士们
平均年龄只有27岁
他们用生命书写的航天精神
深深地感染着王万明
使他坚定地守护着这个特殊的方阵
“我死后
让我的后代继续坚守”
2019年
王万明查出患了前列腺癌晚期
现在每个月仍需定期治疗
吃药缓解病痛
但他依旧坚守在这里
在王万明的眼中
航天英烈们伟大而崇高
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
他也早已成为
航天队伍殊的一员
王万明说:
“我死以后
要让我的儿子
我的孙子继续坚守”
致敬所有
默默奉献的飞天铸梦人!
来源: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电视台、CCTV-7《国防故事》
来源: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视频加载中...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近期发表了中国科学家一项重要发现——通过“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一颗原本被认为“熄灭”的脉冲星,仍然可以探测到极其微弱的窄脉冲。这是“中国天眼”探测到的脉冲星辐射新形态,对揭示脉冲星磁层的极端物理环境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这颗脉冲星,是“中国天眼”FAST“入职”以来,发现的800余颗脉冲星中的一颗,这些重要发现为人类研究宇宙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数据帮助。
从古人发出的“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天问》,到如今借助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将人类“视界”延伸到百亿光年之外。从选址、建设、调试、运营,“中国天眼”建设运维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在运用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在人类极目宇宙的道路上贡献着力量。
2022年7月24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夜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光绘)。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这是一个美丽的风景、科学风景!”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天眼”设想提出时,大胆到有些突兀。
当时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德国的埃菲尔斯伯格望远镜口径100米的世界纪录已保持多年,而“中国天眼”的目标是500米。
中国曾是世界上天文记录最久远、最完整的国家。在超过3000年的时间里,华夏文明连续不断地记录着各种天文现象,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编制了100多种天文历法,也发明了大量的天文仪器。
但近代以来,中国天文学跟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大大落后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即便在上世纪,老一辈天文学家也只能寻求与国外合作,相当于借用别人的望远镜,大多只能做一些边缘课题。
FAST的理想建造地对地形、地质、水文等都有着极高要求,为了给望远镜找个最合适的“家”,当时年近50岁的南仁东带着团队与300多幅卫星遥感图,风餐露宿地奔走于贵州大山深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依次为“中国天眼”拼装第一块反射面板(左上,2015年8月摄)、“中国天眼”反射面板安装近半(右上,2015年12月摄)、“中国天眼”反射面板安装近八成(左下,2016年3月摄)、维护保养期间的“中国天眼”(右下,2022年7月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12年时间里,他们几乎走遍了贵州所有的喀斯特洼地,最终从300多个候选洼地里,选择了平塘县大窝凼——最适合“天眼”的深深“眼窝”。
2011年3月动工开建,2016年9月落成启用,横空出世的“中国天眼”刷新了世人对射电望远镜的认知极限:
口径500米,仅圈梁、索网和支撑馈源舱的6座高塔就用掉1万多吨钢材;反射面板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用掉2000多吨铝合金;如果将“中国天眼”装满水,全世界每人可以分到2升……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当日,71岁的南仁东站在“中国天眼”的圈梁上对记者深情地说:“这是一个美丽的风景、科学风景!”
2017年9月,南仁东因肺癌去世。走前,他实现了奋斗一生的梦想——建一台世界最大最强的射电望远镜。现在,“中国天眼”已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反复试验、多次失败、越挫越勇
独一无二的科学工程,没有经验可循,注定会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反射面板如“中国天眼”的“视网膜”,索网则是支撑“视网膜”的“神经系统”。“中国天眼”反射面板虽只有1毫米厚,也要使用2000多吨铝合金,其索网结构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工作方式最特殊的,对抗疲劳性能的要求极高,现有钢索都难堪重任。
2022年7月22日,工作人员对“中国天眼”的反射面板进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带着一帮青年人,用整整两年时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索疲劳试验。近百次失败,从千头万绪中不断探寻解决问题的关键,终于攻克超高强度、抗反复拉伸的钢索,首创主动变形反射面,使望远镜覆盖40度天顶角,成功支撑起“中国天眼”的“视网膜”。
“没人告诉你可以怎么做,谁也没有把握自己的方法一定行。”姜鹏告诉记者,“反复试验、多次失败、越挫越勇”的艰难攻关几乎贯穿了FAST建设阶段的每一个环节。
仅在建设阶段,“中国天眼”就获得了钢结构、自动化产业、机械工业、创新设计、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电磁兼容研发、建设工程等10余个领域的国家大奖。
在调试阶段,“中国天眼”又碰到难题。“‘积木’搭好了,但望远镜不能按照总控的指令高效运行。”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控部主任孙京海说,“简单的修复解决不了问题,控制系统必须推倒重建。”
为了尽快开发出新的控制系统,孙京海无数次挑灯夜战至东方既白,几乎重写了全部核心算法代码。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让工程调试进度耽误在自己这里。最终,在正式测试时,一套为“中国天眼”量身定制的控制系统,所有指标一次通过。
“中国天眼”世界最大、最灵敏的特性,激发了很多特殊的技术需求,需要中国科学家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不断“挑战认知和技术极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优化升级。
今年7月底,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努力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通过验收,极大提升了“中国天眼”运维质效,年观测时间可增加1000小时左右。
7月26日,工作人员在调试馈源接收机拆装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不断拓展人类观天视野极限
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中国天眼”成果频出,不断拓展人类观测宇宙的视野极限。
6月23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在1毫秒的时间内能释放出太阳大约一整年才能辐射出的能量。
得益于“中国天眼”的超高灵敏度,中国科学家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20190520B,对更好理解这一宇宙神秘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所在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CPTA)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
“FAST的灵敏度让中国天文学家站在了人类视野的最前沿。”李柯伽说,凭借“中国天眼”的优良性能,CPTA研究团队以数据精度、脉冲星数量和数据处理算法上的优势,弥补了观测时长的差距,使我国纳赫兹引力波探测和研究同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敢为人先的魄力、追求极致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定力,是FAST的成功秘诀。”姜鹏说。
总策划:赵丹平、顾钱江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
记者:欧东衢、吴箫剑、潘德鑫、吴思
视频:吴斯洋、刘勤兵、杨欣
编辑:刘畅、徐欣涛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贵州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