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的一天,四川峨眉山发生了一桩奇事。
传说一位在峨眉修行的年轻禅师,不顾一群老和尚的劝阻,三更半夜执意前往山王庙施食。
何为施食?就是将饮食布施给他人,对象包括人、畜生、饿鬼等。
山王庙是什么地方?路远地荒,野兽出没。且有只剧毒的黑蛇,叫做“黑老虫”,是庙子的护法。平时几乎很少有人敢靠近。
荒郊野岭,夜黑风高,毒蛇饿鬼,光是想想也瘆人得很。
年轻禅师不仅淡定自若地做完了施食,竟还产生了更加大胆的念头,要向峨眉金顶的普贤菩萨求证。
他坐在中间,把手向下拍在地上,说道:“普贤菩萨(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对不起,我在这里闭关三年,我所证、所悟的这个佛法是否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请给我一个证明!
我闭关出来,想弘扬中华文化,不局限于佛法,而是整个儒释道文化,如果做不到,甘愿下地狱,能不能给我一个证明?”
话音刚落,伴随着虚空似一块大布撕开的破空声,整座大山像有无数闪光灯打亮了,被一片光明笼罩,天空灿若白昼,持续了二十几分钟。
两旁的老和尚带领小和尚们纷纷朝着光跪下,还拜向年轻的禅师:“菩萨!肉身菩萨来了!”
这位年轻禅师就是南怀瑾。
人们常说“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但纵观南怀瑾的一生,却如意堪比教科书。
若说人生的最高修为是能文能武,他便做到了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若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便做到了“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有人称他为一代国学大师,有人说他是江湖骗子。不管世人如何评判,他饱受争议的一生,最终如愿以偿地安放在了文化传承的历史进程里。
南怀瑾的前半生可以用“任性”来概括。
兴许是家族中每一辈都会出一个出家人的缘故,他从小就颇具慧根。在私塾熟读了诸子百家,四书五经。
但就是这个颇具慧根的好苗苗,到了六岁上学的年龄居然还要吸奶。念一回书,就要回去吸一回奶,戒不掉。从小就是个任性的主儿。直到后来被同学嘲笑,才慢慢戒掉。
父亲只希望他能读书识字,继承自己的小买卖。他对自己的要求也仅是“能在蓬门陋巷,教几个蒙童”。
但运气不好,十二岁那年,家里被一伙海盗洗劫一空。殷实的家境一夕之间变得一贫如洗。父亲再无能力供养他读书,他不得不早早辍学。
眼馋于浙江省国术馆“公费,还管吃管住”的待遇,执着于心中的武侠梦,南怀瑾似乎忘记了自己刚新婚不久的妻子和才呱呱坠地的孩子,不管不顾地选择了远走杭州,弃文从武。
真可谓是“待遇诚可贵,爱好价更高,若为梦想故,妻儿皆可抛。”
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门各派的武术精髓,不想歪打正着,病怏怏的身体给养好了。为日后长寿到95岁高龄铺下了良好的底子。
在习武过程中,因偶遇“四眼和尚”,结缘秋水山庄。
那可是个来历不小的地儿,是上海创办《申报》的史量才的家庙。惊得南怀瑾下巴差点没掉下来。简直是座道家佛家的知识宝库。
从此,他像极了蜗居在桑叶盒子里的蚕宝宝,大快朵颐地汲取着道家秘书中的营养。
期间幸被佛祖挑中,一本金刚经将他带入了参禅悟道的广阔世界。
第一次看到金刚经时,南怀瑾两眼放光:“一本漂亮的金刚经放在桌上。
拿起来一看就很有兴趣。不止有兴趣,还很有感情。”他自己也觉得奇怪,一般人看起来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金刚经竟然让他有种爱不释手的感情。
于是,他一头扎进佛法世界,废寝忘食地阅读,竟达到了真正忘我的境界。
他就是这样为追求爱好随心所愿,在文武之间自由切换。
1942年,他在都江堰的灵岩寺遇到了改变其命运的贵人----禅门居士袁焕仙。就在二人一起打禅七的过程中,通过禅机警语,讨论交流,南怀瑾彻底开启了慧命,启发了心智。
袁焕仙之于南怀瑾,是“师傅领进门”的引路师傅;而南怀瑾之于袁焕仙,却是担负重任的“替罪羔羊”。
难怪遇到南怀瑾后,袁焕仙喜不自禁地偷着乐:“我找到了你,我的任务完成了。可你就惨了,恐怕连有你一半的人都找不到哦。”
从灵岩寺下来,他觉得什么之前不懂的都懂了。以为时机已到,便索性继续他的“任性”人生,辞去中央军校教官的“铁饭碗”,创办维摩经会,跟着袁焕仙专心学习。
傻乎乎的以为自己一下子开了窍,却不知道是中了袁焕仙的道儿。从此告别了任性而为,追求爱好的单纯快乐。
1943年夏,南怀瑾彻底玩儿了把大的,突然消失无踪影。没和任何人打招呼,悄悄登上了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炼。
为了能有资格阅读大藏经,他毫不犹豫,削发为僧。
峨眉大雪封山,猴蛇出没,缺水少食,与世隔绝。在这样的荒山野岭他一呆就是三年。他从不觉得在如此恶劣的环境清修是自讨苦吃,反而品出了“享清福”的味道。
不仅通读了大藏经,而且自得其乐,如身游太虚。有诗为证:
梦绕峨眉绝顶峰,解缚闲情谁是我。撩人花影一重重,独坐清斋意可通。
清幽修炼的日子里,他时常身魂分离,忘我其中。
终于突破个人的闭关修炼,大彻大悟到儒释道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成功给自己套上了连接文化断层的“枷锁”。
正因如此,才有了开头那一幕求证于菩萨的奇事。
此事成了南怀瑾一生的转折点。从前半生的“任性”到后半生的“佛性”,从个人修行到世界同修,他彻底化身为佛祖使者,穷尽一生去完成振兴中华文化的使命。
1946年,出家三年后,顶着“通神”的光环,南怀瑾还俗下山。开始立马践行佛祖赋予他的使命。
此后70载岁月,他一刻不停歇地著述出书,内容涉及儒释道及诸子百家,涵盖全部的中国传统文化。
虽然其著作受到了很多文化学者的批评,但他依旧自得其乐,笔耕不辍。
有学者认为其著作中谬误百出,包括史实错误,释文义错误,连小学生都明白的通假字他竟然不知道。
连他所著的最得意之作《论语别裁》也被一些文化学者嘲笑为:果真乱世胡改,别出心裁。
他们总结出了南怀瑾说经写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无章法,无规律,管你汉语的语言规则,还是各代注者的研究成果,任何新奇的思想都敢讲,任何让人大跌眼镜的观点都敢提。”
但这一切都丝毫没有影响沉浸于恣意写作,自我陶醉的南怀瑾,他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自己的文化了。他们被外来文化搞得西不西,中不中,文不文,武不武,男不男,女不女,乱七加八糟。
他一直认为,要连接上文化断层,当务之急是将传统文化水滴石穿地渗透进社会人文中,让国人产生兴趣并接受。产生兴趣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这些无人爱看,无人能懂的文化名著释义得通俗易懂、与众不同。
于是,不听不管外界的声音,他坚持自己的“野路子”。在社会上掀起了赞赏声和讨伐声争锋相对的惊涛骇浪。
事实证明,正是这种标新立异的著述风格,毫无章法的表达形式,为国人开启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门,透出了博大精深的光,凿通了文化流行的路。
1947年,他在杭州受灵峰寺住持巨赞法师之邀,为僧人们教授禅修课程。
当时国共两党开始内战的消息传来,大陆的动荡局势已没法给他提供一个专心写作和传播文化的容身之地。于是他做了一个迂回救国的决定---远走他乡。1949年正式扎根台湾。
1949年前的台湾是日本殖民地,长期被迫接受奴化教育。像块文化沙漠,遍布着亟待滋润的裂痕和沟壑。
而在同时,铃木大拙在美国大肆弘扬禅学,将禅学纳入日本传统文化范畴。内困外患,实在堪忧。
南怀瑾心里又焦虑又难受:我们的国家怎么办哪。骨子里的任性劲儿又上来了,他只身一人,义无反顾地开启了台湾艰难的文化复兴之路。
为了传播文化,他心甘情愿放低身段,主动搭讪,只求为别人免费讲解佛经。
在食不果腹的窘迫日子里,妻子在等米下锅,一个孩子躺在摇篮里哭,一个孩子抱在怀里哭,还有一个孩子站在旁边哭。
他脚推摇篮,手拍怀里的孩子,嘴哄站着的孩子,还得坚持提笔写作。
就这样历尽千辛写出来,又自己借钱印出来的书却几乎一本也卖不出去。为了还债,被迫把书拿去屠宰工会换钱,用于包装猪肉牛肉。莫不让他痛心疾首。
为了办学授课,他不惜代价,借兴办学堂,免费讲学还提供晚餐。
十多年时间负债1000万新台币,随时面临支票跳票,被迫坐牢的威胁。最终,他拖垮了家庭,第二任妻子离自己而去,再也没有回来。
当时去拜访他的一个学生说:“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他的穷,因为他连四壁都没有。而和他谈话,他满面春风,不但穷而不愁,潦而不倒,好像这个世界就是他,他就是这个世界,富有快乐极了。”
他的执着与努力终于得到了回应。
在传统文化渐渐在台湾蓬勃发展时,南怀瑾作为文化传播的始祖,他的书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他的讲堂从门可罗雀到络绎不绝,他的弟子队伍日渐庞大,社会影响波及海峡两岸。
他成了大陆与台湾高层对话的桥梁,肩负起振兴两岸经济文化,促进交流的政治任务。
只要他心中认定造福百姓,利于经济的事,不管千难万阻,也一定会像飞蛾扑火一样任性而为,全力以赴。
当时金温铁路的修建因缺钱屡屡搁浅,并且因贯穿浙西南山区,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
南怀瑾得知后,不但没打退堂鼓,反而心中升腾起的爱国情怀让他执着地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你们说想要建铁路,我帮你们把铁路建好。借余生,我想为中国人修一条大路,这一条路,就是文化大路。
他在年逾古稀之年,四下奔走,筹集资金,整合人力、物力,排除万难,最终在六年后实现了金温铁路的正式通车。
修建铁路期间,亲戚朋友都眼馋着这块肥肉。这个不近人情的讨厌老头儿却勒令他的孩子、亲戚,绝对不碰金温铁路,一个位置都没有,什么油水都不会有。
铁路建成以后,他将投资所持股份全数上交国家,还路于民。
就在媒体大肆宣传他还路于民的高尚和伟大时,南怀瑾却打心底里觉得不可理解。这不就是稀松平常的事儿?有啥好报道宣传的?
他心里清楚,钱,他不稀罕,也不喜欢。自己一生从没因饱受穷困而失意痛苦,又怎可因拥有财富而胜意喜悦?心不在此,故还路于民就成了理所当然。
修路并不能让他满足。他继续着写书、讲经、禅修之路。他要实现自己的愿望:用传统文化在人们心里修出一条文化大路,引导这个民族生生不息地走下去。
晚年时光里,他不顾台湾的热情挽留,毅然决然回到了大陆。
生怕自己活得不够长,辜负了佛祖之托,急不可耐地要把文化种子撒在大陆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他在苏州吴江建立“太湖大学堂”,在人生最后有限的时光里继续着他的人生使命,抓紧一切时间为大家讲经授课,解疑答惑,用文化浇灌着下一代少年儿童。
不管从什么样的角度解读南怀瑾,终其一生他“任性”地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他坚持信念,不负使命,仿佛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中逆向生长出的一棵老树,根基抓牢沃土,不断开枝散叶,打通并连接了传统文化的脉络。
南怀瑾在世时,人们说:
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没有一点时间是为自己而活。
他一辈子布施,把自己布施出去了,妻子也因此离开他一去不回。
南怀瑾逝世后,人们说:
传递中国文化这个使命,他这个痛苦啊,真的像万针扎身一样。
南老师活着的时候真的太累了,太苦了,现在终于解脱了。
南怀瑾嘴角微微上扬,虔诚佛系的微笑里又显露出一丝特有的任性和倔强:才不在乎你们对其参禅的褒贬,对其著述的争论,对其苦难人生的同情。
管它国学大师,还是江湖骗子,自己一生追随了心中所好,完成了佛予使命,一生即圆满。
正应了那句老话:“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你们不懂,爱怎么掰扯怎么掰扯去吧。
. END .
【文| 唐小鸭 】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这个脑瘫儿陆鸿,真的熬成了千万级大老板
脑瘫诗人余秀华表白李健,为什么遭到非议一片?
1
他曾在老年时,用八个字形容自己的一生:“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他说,自己活了一辈子,没有一样是活对的。
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普通地过完这一生,当一个平凡人。
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26分,这位95岁的高龄老人逝世于苏州吴江的太湖之畔。
在大众眼里,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他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
他是国学大师,南怀瑾。
央视曾在他的人生纪录片里,借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先生南怀瑾。”
面对如此赞誉,南怀瑾先生在老年,却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如此感慨:“从十几岁起我就想做一个普通人,只想自己在蓬门陋巷,教几个小小的蒙童,了此一生。但是,我这个人运气不好,这八九十年,一百年之间,像国家民族的命运一样,生于忧患,死于忧患。”
为什么被后人高度赞誉的国学大师,生前对自己的人生,却存在如此反差的评价?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人生故事。
2
时期,浙江温州乡绅南仰周与夫人赵氏结婚多年,一直未有子嗣。
南仰周夫妇二人,为此苦恼不已。
为了怀上孩子,赵氏看了许多大夫,喝了不少药,都不管用。
有一天,一个邻居在跟赵氏聊天时,听说了她的烦恼,便好心指点:“要不,你去城隍庙拜拜?”
赵氏平常不信道,不信佛,听邻居这么一说,却也想着死马当作活马医。
那天之后,她日日到城隍庙烧香拜佛,在佛前虔诚求愿:“佛祖保佑,弟子若能求得一子平安降生,余生必定行善积德,供养寺庙。”
许是赵氏诚意感动佛祖,1918年3月18日,她终于给南家添了一丁,取名银奶,后又改名怀瑾。
街坊邻居听闻此事,都说南怀瑾是“佛送的儿子”,后来对佛学文化的传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南怀瑾6岁开蒙,学习诸子百家,更有严格家风管教,南家朴实优良的家庭环境,让南怀瑾在父亲的影响下,早早养成自省自律,坚毅不拔的心态。
这种心态,也成为他日后求道悟道最扎实的基础。
只是,他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坦。
小学毕业时,他在毕业考试中考了倒数第一名。
正巧,又恰逢南家被海盗洗劫一空,实在无法负担他上中学的学费,父亲想让他退学,学一门手艺,好养家糊口。
岂料南怀瑾态度却很坚决。
面对父亲的要求,不过13岁的他目光坚毅地说:“当读书致学,以兴国学。”
看到儿子小小年纪能有如此心智,南仰周同意了他在家庙自学的请求,并为他请来了叶公恕教导。
1935年,十七岁的南怀瑾在父母安排下,跟姨表姐成亲,生下一个孩子。
同年,他听闻国术馆正在招生,南怀瑾被那句“强我宗族,壮我国魂,洗刷东亚病夫,振兴黄帝子孙”的口号深深吸引住。
他毅然离家,辗转来到杭州,考入了国术馆专修班,成为第二期学员。
也是在这里,他跟道家结下因缘。
3
南怀瑾所在的浙江国术馆,人才荟萃,学校里的老师来自各门各派。
看到这些武术名家,南怀瑾双眼一亮,虚心请教,从他们身上学会了奇经八脉、守窍等道家知识。
每天早晨四点多,他就跑到西湖边练拳习剑。
一天,南怀瑾正在西湖边练拳,一名和尚从他身旁经过,逗留下来。
南怀瑾见对方长相斯文,戴着一副眼镜,看着像是有学问的人,便跟他交流起来,南怀瑾尊称对方“圣士法师”。
聊了一会,圣士法师邀请南怀瑾到庙里闲坐。
不知怎的,南怀瑾对这个刚刚认识的陌生人很有好感,跟随他来到庙里。
此庙名为“闲地庵”,环境很是清静幽雅。
南怀瑾跟在圣士法师身后走进门,抬头就看见墙上挂着一张遗像,南怀瑾这才知晓,这座庙居然是《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的家庙。
这里面,收藏了许多其他地方找不到的道家秘本。
南怀瑾痴迷不已,此后,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来到庙里看书习拳。
过了一段时间,圣士法师将南怀瑾唤进门,南怀瑾看到他的桌子上摆着一本《金刚经》。
圣士法师朝他示意道:“你看看吧。”
南怀瑾当着他的面,拿起书翻了起来,翻没几页,他内心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觉得自己跟这本书特别有缘。
他试探地问圣士法师:“送给我?”
圣士法师笑了笑道:“你要你就拿去。”
将这本《金刚经》带回去后,南怀瑾早晚诵读。
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他突然就悟道了。
在念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时,南怀瑾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消失了,灵魂飘浮在苍茫宇宙中。
过了好一阵,灵魂才归位回到肉体,一找回身体的知觉,他立马跑到闲地庵,向圣士法师描述这次神奇的经历。
圣士法师闻言,为南怀瑾感到开心,直言:“你这是悟道了。”
随着南怀瑾踏出这得道最重要的一步,圣士法师指引他去杭州的城隍山跟葛岭等地,寻找传说中的得道高人。
4
南怀瑾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圣士法师说的高人。
当他想要跪下拜师时,却遭到高人婉拒。
高人阻止他的跪姿,说:“你另有明师,我不够做你老师。”
虽然跟南怀瑾没有师徒缘,但是在临别前,高人还是提醒南怀瑾两件事。
其一,他告诉南怀瑾,看世界上任何的东西要轻松,不要严重,尤其眼睛要会看东西。
一般人看花,看风景,都把眼神放到花跟风景上,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精神分散出去。
正确的做法是,要把这些风景放到眼睛里去,好比看花,就要收花的精神,看山水,就要收山水的精神,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花、山水上。
虽然高人没有明说,但是后来南怀瑾知道了,这是一种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精神内敛”秘法。
这种道法,可以帮助我们清除杂念跟情绪,让我们达到心静神凝的状态,最终实现心灵的觉醒跟解放。
南怀瑾说,自己把高人这段话,记了一辈子,受益匪浅。
其二,高人告诉南怀瑾,我们心脏就只有拳头那么大,装不了多少东西,痛苦、烦恼、得意统统丢出去,你就前途无量,后福无穷。
也是这句话,让南怀瑾得以在25岁那年,毅然辞去中央军校的工作,剃发出家。
这是后话,我们后面再说。
5
1937年5月,南怀瑾从国术馆顺利毕业。
他跟圣士法师结伴而行,前往峨眉山、青城山等地,继续求仙访道。
没过多久,中国就拉开全面抗战的序幕,南怀瑾满怀抗日报国的热情,报考了中央军校,毕业后进入军队,随军抗战。
他也是在大后方抗战的一份子,在大小凉山垦殖公司担任总经理,兼任地方自卫团总指挥,负责筹集粮草,支援前方。
当时有报纸记录了南怀瑾这段经历:“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恳植,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
在战场上,南怀瑾见证了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他说,那个年代的青年对救国家救民族非常地热忱,大家都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这个国家,这种热忱是生在和平年代的许多后辈子孙无法想象的。
那个时候,敌人开的是坦克,拿的是机关枪。可是我们的士兵,拿的却是大刀跟红缨枪。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没有畏惧,视死如归,为国家,为民族,献出自己的生命。
中国人的精神,从来没有被打败过。
南怀瑾认为自己参与了大后方抗战,有些话,他必须说出来,让这些为了民族牺牲的先辈精神能够为人所知。
他看见太多人在那个年代冻死,饿死,还有士兵来到大后方,在夜里被狼给啃食干净。
这段经历,是南怀瑾心中永远的痛,但是也让他见证了爱国青年们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让他下定决心,不能让中华文化失去传承,他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6
1942年,南怀瑾从战场回到成都,在中央军校担任教官。
这个阶段,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访仙问道上,他的足迹踏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
24岁,是南怀瑾的本命年。
他在拜访灵岩寺时,遇到在此闭关清修的禅门居士袁焕仙,正式开始他慧命心智的启发历程。
初遇时,袁焕仙从南怀瑾的面相看出,他乃是“真龙气象”。
两人相约留在灵岩寺打禅七,共讨禅理,这段期间,两人留下了许多禅机警语,多年后,南怀瑾将这些警语整理出来,收录成书,取名《灵岩语屑》。
从山上下来之后,师友皆说他“明白了此事”,南怀瑾自己也觉得对了。
果然在此之后,他什么都懂了,达到了“根本智”的得道状态。
根本智,其实就是明心见性所获得的赤子之心,能够让人到达一闻千语的状态。
无论什么疑难杂症,无法理解的东西,到了南怀瑾心中,一念回光,众流归元,他就都懂了。
就像一块石子被扔向大海,连个波纹都不见,提起即用,放下便休。
根本智是佛教的核心法理,是佛陀宣讲的宇宙人生真相。
此时的南怀瑾,已经达到大彻大悟的状态。
为了把自己所学的中国文化传承下去,他辞去了中央军校的教官职务,专心修行。
老年时,他曾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说:“一个国家如果文化都没了,那么这个民族国家就没有了。”
他潜心修行,传播所学,正是为了阻止中国文化出现断层,为了守护跟传承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
至于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南怀瑾又遇到了什么坎坷?
7
1942年底,袁焕仙在灵岩寺的闭关结束。
他告别众人,回到成都,创办了讲学场所“维摩精舍”。
南怀瑾辞去中央军校的教官职务后,成为袁焕仙的学生,一边专心修行,一边辅助他把维摩精舍运营起来。
这个时期,南怀瑾还喜欢云游四方,结交传闻中的能人异士。
途径四川时,他在鹄鸣山认识了一位名叫王青风的道士。
王青风因剑法超绝在四川被誉为“剑仙”,南怀瑾几次登门,终于让王青风接见他。
南怀瑾当即询问王青风:“飞剑这种神功,是否存在?”
王青风闻言摇头笑道:“飞剑虽不存在,剑仙确有,剑法境界到位,就是气功,能够以气驭剑。”
说完,见南怀瑾不信,他将南怀瑾带到山头,随手一挥,对面一颗松树应势倒下。
南怀瑾深感震撼,却又疑惑道:“为什么没有看到剑光?”
王青风迎风大笑:“欲练至有光,另有一番道理。”
这次经历,让南怀瑾愈发想要潜心修行,有一天,他突然从众人眼前消失。
他独自一人,悄悄登上了峨眉山大坪寺,闭关阅藏。
当时,大坪寺珍藏着一套《大藏经》,南怀瑾很想研读一番,只是按照大坪寺的规定,这套《大藏经》只有出家人才有闭关阅藏的资格。
于是,为了《大藏经》,南怀瑾决定削发为僧,他的法号叫释通禅。
这次闭关阅藏,对南怀瑾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大坪寺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辛,一般人,根本无法在这里生活下来。
它位于峨眉山中峰顶上,寺里经常有猴子跟蛇出没。
出入寺院,只有悬崖上的两条山路,山上常年吃水困难,只有一个蓄水池,积存雨水和冬天的雪水。
而整座寺庙的食物,全靠两位苦行僧从山下挑上来。
甚至,每年十月后,大雪封山,好几个月寸步难行,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蔬菜。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南怀瑾却忘乎所以,沉浸在闭关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寺内僧人总能看见南怀瑾静坐在峨眉山顶。
冰天雪地中,万籁俱寂,飞鸟亦无,世间仿佛只余南怀瑾。
任凭风吹雨打,他都不动如钟,神游太虚,安心自在。
8
《大藏经》总计1669部,7168卷,南怀瑾闭关三年,终于将它通读了一遍。
有僧人问南怀瑾:“你花了三年读完全部《大藏经》有什么感想?”
南怀瑾笑答:“像读《红楼梦》小说一样。”
僧人闻言大怒,指着南怀瑾的鼻子斥道:“你这是对佛不敬。”
南怀瑾驳曰:“你要是能心心相印,自然看起来很轻松。”
僧人瞬间明白南怀瑾所言不虚,不是南怀瑾为了吹嘘自己,不敬佛,反而是僧人自己,境界未到。
一个夜里,南怀瑾和大坪寺的僧人们做完法事后,面对峨眉金顶,向普贤菩萨问了三个问题。
第一,他问,我所见所悟对不对?
第二,他问,我刚才所做的降伏法对不对?
第三,他问,我想发下宏愿,把中华文化的断层重新连上,你能不能帮我做个见证?
南怀瑾话音刚落,整个山谷突然发出一道金光将黑夜驱散,灿如白昼。
随即,一声虚空撕裂的响声回荡在峨眉山久久不绝,南怀瑾知道,这是普贤菩萨给他的回应。
大坪寺在场的僧人,都见证了这次由南怀瑾引起的神迹。
1946年初,得到菩萨指引,南怀瑾决定还俗下山,完成自己的宏愿,担负起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
下山后,他写下一首诗表明决心:“不二门中有发僧,聪明绝顶是无能。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为了守护被战争祸害的山河,南怀瑾选择了一条注定难走的路。
9
1948年,南怀瑾在杭州结识了灵峰寺住持巨赞法师。
两人相见甚欢,受巨赞法师邀请,南怀瑾在这里为僧众们教授禅修课程,把他这些年求道的见解跟知识,都给流传下来。
但是巨赞法师因为早年跟地下党有往来,成了名单上的一员。
为了保留巨赞法师这个佛法教育的种子,南怀瑾动用了自己以前在中央军校的关系,把巨赞法师的名字从名单上抹掉。
此后,巨赞法师积极投身佛教复兴,创办佛学院,他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读佛经,还得熟悉文史,把中国人民经历的惨痛历史,铭记于心。
而南怀瑾,在隔年,31岁的时候,远走他乡,前往台湾。
这一别,成了他跟父母最后一面。
那时候,台湾情况特殊,在南怀瑾眼里,当年的台湾就是“文化沙漠”。
为了不让佛、道等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灭绝,他毅然把自己置身在最危险的位置,直面重重磨难。
10
为了把所学传播出去,南怀瑾凭借记忆,写出了《禅海蠡测》一书,书籍封底,被他印上这样一句话:“为保卫民族文化而战!”
这个阶段,是南怀瑾这辈子最贫穷的日子,家里穷到连张书桌都没有,这本书南怀瑾是趴在床上写完的。
当时他还要照顾两个孩子,一个被他放在脚边摇篮里,另一个单手抱着,如此恶劣的写作环境,他还是每天坚持写六七千字。
只是《禅海蠡测》出版后,一本都没卖出去。
好在,他频繁走动讲学,终于收下他在台湾的第一批学生。
学生们共同商量后,决定凑一笔钱,由南怀瑾负责筹建一个专供大家学习传统文化跟修行的地方。
谁知道,工头居然卷款逃走。
筹建计划失败,南怀瑾带着全家搬到台北一个菜市场旁边。
他们一家六口,挤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有位学生看望他后,写下这么一句话:“用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老师的穷。”
然而此时南怀瑾的状态,完全没有贫穷的窘迫,反而满面春风。
学生又用了另一句话形容他的状态:“穷而不愁,潦而不倒,好像这个世界就是他,他就是这个世界,富有极了。”
南怀瑾的士人风骨,终于让他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1963年,中国文化大学邀请他去担任兼职教授。
此外,他还在辅仁大学开设了《易经》课程,收下众多文化界跟财经界的弟子。
有人说,南怀瑾这个时候生活已经无忧。
但是他还是没有停止“折腾”,因为他来台湾的目的还没有完成。
他所做的一切,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传统文化。
11
1969年,南怀瑾受邀前往日本进行文化访问。
在日本,他看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跟教育,都是中国传过去的。
他们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保留得那么全面。
反观当时的中国遭到外国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出现严重的断层。
这一次访问,让他对传统文化的流失感到焦虑。
为此,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1970年,回国后,南怀瑾立马成立了文化社团,取名东西精华协会。
紧接着,他又在台北租了一套公寓,作为自己讲课跟办公的地方,面向社会大众开设禅学、国画、中医等传统文化课程。
同时,他还着手准备相关杂志书籍的出版工作,又兼顾了养老跟青少年教育。
南怀瑾的学院极其特殊,他不但不收学费,甚至通过他审核的学生,他还会给零用钱。
这个方法,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是这些开销对于南怀瑾来说,是一笔笔巨款。
后来为了省房租,他跟一个尼姑借了空置的四楼作为学堂。
学生在做饭的时候,被尼姑闻到荤腥的味道,她怒气冲冲,就要将所有人赶走。
南怀瑾见状,“噗通”一声,给尼姑跪下,向她保证众人以后一定不会在这里沾荤腥,这才没有被赶走。
在场的学生,看到南怀瑾为了教学,能屈能伸,不禁都红了眼眶。
好在他的付出没有白费,正是有他的坚持,台湾那片“文化沙漠”逐渐复苏,他经常往返各地讲解诸子百家的古籍理念。
甚至他在各地讲解的《论语》都被整理成册,以《论语别裁》为名出版售卖,畅销一空。
传统文化复苏的宏愿已经初见成效,南怀瑾又开始着手另一个计划,为家乡做贡献。
1988年,南怀瑾设宴招待了前来考察的温州市副市长。
在宴席上,南怀瑾提出,自己想要修建一条“金温铁路”,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1992年,他成立金温铁道公司,为这条铁路的筹建出钱出力,耗费六年光阴,终于在1998年成功通车。
在事成之后,南怀瑾立即将所有股份转让给国家。
真正做到了不留功与名,只为造福百姓。
在这个期间,他还成为的传话人,促进“九二共识”的达成。
南怀瑾先生说:“我就是什么有利于国家,我就做什么。国家强大了,我们做国民的才会有尊严。”
他真正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这句话并非空谈。
12
1993年,在厦门南普陀寺住持妙湛法师的再三邀请下,76岁的南怀瑾,在离开故乡45年后,终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主持一场打禅七。
台湾那边众多弟子舍不得他离开,找到他说:“我们这边需要你,不管怎么样,2300万人,你怎么放下我们就走了呢?”
面对学生们的挽留,南怀瑾眼含泪水,声音颤抖地道:“我对台湾的感情像海一样深,但是海的那一边,有13亿人口,我更是不舍。”
可以说,妙湛法师是南怀瑾回到大陆的原因之一。
而他们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1995年11月7日,妙湛法师到香港找到南怀瑾,想要让他再到南普陀寺主持一次禅七。
这一年,妙湛法师已经80岁。
面对邀约,南怀瑾回拒道:“请坐,不谈这些,你现在赶快回去,把方丈也辞掉,什么都辞掉,什么都不管,好好修持念佛。”
妙湛法师听了,起身就要告辞。
恰好时任民政部副部长的阀明复正好到访,南怀瑾便介绍妙湛法师跟他认识,希望大陆这边能善用宗教力量,致力于社会福利工作,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那天辞别妙湛法师后,不久,他生病的消息就传到南怀瑾那里。
妙湛法师是癌症晚期,且拒绝开刀,拒绝化疗。
阀明复去医院探望时,妙湛法师已经不能多说话,但还是写了几个字给他:“毋忘世上苦人多。”
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妙湛法师生病期间,南怀瑾跟他通过电话,当时他已经无法开口。
南怀瑾在电话里头说:“老和尚,叫他们送你回南普陀寺去,落叶归根吧。”
妙湛法师的两个小徒弟在病床边,把南怀瑾的话转达给妙湛法师听,妙湛法师随即决定回到南普陀寺,迎接死亡。
南怀瑾在电话里交代:“好好念,跟着走吧。”
这是他与妙湛法师最后的话别。
竖日中午,妙湛法师右胁吉祥卧,安详地、平静地、有尊严地去了。
而后又过几年,南怀瑾终于在2006年正式回到大陆,在江苏吴江开办了太湖大学堂。
这一年,他已经88岁。
有学生担心他的身体,劝说他回来了,就好好养老,颐养天年就好。
可是,南怀瑾却一脸无所谓地说:“忘掉身体,忘掉自己,是最好的养生。”
在人生最后几年,他依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奔波,有时候带着病痛,他都坚持要给学生讲课。
为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南怀瑾是抱着“拼命”的决心。
他说:“我就像一棵老树,现在剩我这个老根,趁我这个老根还活着还在的时候,你们要发芽。你们不发芽,当我不在了,也许这个事就断了。”
2012年9月19日清晨,南怀瑾停止了呼吸。
在病床上,他写下“平凡”二字。
这两个字,是他早年最大的心愿,但是事与愿违。
他这辈子,为了实现当年在峨眉山许下的宏愿,一辈子都在夹缝中努力,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充当一盏明灯。
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南怀瑾先生实在付出了太多。
他与父母分离,忽略了妻儿,直到老年,还在各地奔波讲学。
临别前,他不忘面对镜头嘱咐:“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断,靠你们了。”
这位渴望平凡人生的老人,为中华文化传承奉献了一生。
如今,中国外来文化太多太杂,想要保留传统文化,单靠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做到。
希望咱们都能不忘本,不忘宗,继承南老遗愿,别让中国传统文化,断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1
他曾在老年时,用八个字形容自己的一生:“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他说,自己活了一辈子,没有一样是活对的。
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普通地过完这一生,当一个平凡人。
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26分,这位95岁的高龄老人逝世于苏州吴江的太湖之畔。
在大众眼里,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他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
他是国学大师,南怀瑾。
央视曾在他的人生纪录片里,借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先生南怀瑾。”
面对如此赞誉,南怀瑾先生在老年,却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如此感慨:“从十几岁起我就想做一个普通人,只想自己在蓬门陋巷,教几个小小的蒙童,了此一生。但是,我这个人运气不好,这八九十年,一百年之间,像国家民族的命运一样,生于忧患,死于忧患。”
为什么被后人高度赞誉的国学大师,生前对自己的人生,却存在如此反差的评价?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人生故事。
2
时期,浙江温州乡绅南仰周与夫人赵氏结婚多年,一直未有子嗣。
南仰周夫妇二人,为此苦恼不已。
为了怀上孩子,赵氏看了许多大夫,喝了不少药,都不管用。
有一天,一个邻居在跟赵氏聊天时,听说了她的烦恼,便好心指点:“要不,你去城隍庙拜拜?”
赵氏平常不信道,不信佛,听邻居这么一说,却也想着死马当作活马医。
那天之后,她日日到城隍庙烧香拜佛,在佛前虔诚求愿:“佛祖保佑,弟子若能求得一子平安降生,余生必定行善积德,供养寺庙。”
许是赵氏诚意感动佛祖,1918年3月18日,她终于给南家添了一丁,取名银奶,后又改名怀瑾。
街坊邻居听闻此事,都说南怀瑾是“佛送的儿子”,后来对佛学文化的传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南怀瑾6岁开蒙,学习诸子百家,更有严格家风管教,南家朴实优良的家庭环境,让南怀瑾在父亲的影响下,早早养成自省自律,坚毅不拔的心态。
这种心态,也成为他日后求道悟道最扎实的基础。
只是,他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坦。
小学毕业时,他在毕业考试中考了倒数第一名。
正巧,又恰逢南家被海盗洗劫一空,实在无法负担他上中学的学费,父亲想让他退学,学一门手艺,好养家糊口。
岂料南怀瑾态度却很坚决。
面对父亲的要求,不过13岁的他目光坚毅地说:“当读书致学,以兴国学。”
看到儿子小小年纪能有如此心智,南仰周同意了他在家庙自学的请求,并为他请来了叶公恕教导。
1935年,十七岁的南怀瑾在父母安排下,跟姨表姐成亲,生下一个孩子。
同年,他听闻国术馆正在招生,南怀瑾被那句“强我宗族,壮我国魂,洗刷东亚病夫,振兴黄帝子孙”的口号深深吸引住。
他毅然离家,辗转来到杭州,考入了国术馆专修班,成为第二期学员。
也是在这里,他跟道家结下因缘。
3
南怀瑾所在的浙江国术馆,人才荟萃,学校里的老师来自各门各派。
看到这些武术名家,南怀瑾双眼一亮,虚心请教,从他们身上学会了奇经八脉、守窍等道家知识。
每天早晨四点多,他就跑到西湖边练拳习剑。
一天,南怀瑾正在西湖边练拳,一名和尚从他身旁经过,逗留下来。
南怀瑾见对方长相斯文,戴着一副眼镜,看着像是有学问的人,便跟他交流起来,南怀瑾尊称对方“圣士法师”。
聊了一会,圣士法师邀请南怀瑾到庙里闲坐。
不知怎的,南怀瑾对这个刚刚认识的陌生人很有好感,跟随他来到庙里。
此庙名为“闲地庵”,环境很是清静幽雅。
南怀瑾跟在圣士法师身后走进门,抬头就看见墙上挂着一张遗像,南怀瑾这才知晓,这座庙居然是《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的家庙。
这里面,收藏了许多其他地方找不到的道家秘本。
南怀瑾痴迷不已,此后,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就来到庙里看书习拳。
过了一段时间,圣士法师将南怀瑾唤进门,南怀瑾看到他的桌子上摆着一本《金刚经》。
圣士法师朝他示意道:“你看看吧。”
南怀瑾当着他的面,拿起书翻了起来,翻没几页,他内心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觉得自己跟这本书特别有缘。
他试探地问圣士法师:“送给我?”
圣士法师笑了笑道:“你要你就拿去。”
将这本《金刚经》带回去后,南怀瑾早晚诵读。
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他突然就悟道了。
在念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时,南怀瑾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消失了,灵魂飘浮在苍茫宇宙中。
过了好一阵,灵魂才归位回到肉体,一找回身体的知觉,他立马跑到闲地庵,向圣士法师描述这次神奇的经历。
圣士法师闻言,为南怀瑾感到开心,直言:“你这是悟道了。”
随着南怀瑾踏出这得道最重要的一步,圣士法师指引他去杭州的城隍山跟葛岭等地,寻找传说中的得道高人。
4
南怀瑾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圣士法师说的高人。
当他想要跪下拜师时,却遭到高人婉拒。
高人阻止他的跪姿,说:“你另有明师,我不够做你老师。”
虽然跟南怀瑾没有师徒缘,但是在临别前,高人还是提醒南怀瑾两件事。
其一,他告诉南怀瑾,看世界上任何的东西要轻松,不要严重,尤其眼睛要会看东西。
一般人看花,看风景,都把眼神放到花跟风景上,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精神分散出去。
正确的做法是,要把这些风景放到眼睛里去,好比看花,就要收花的精神,看山水,就要收山水的精神,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花、山水上。
虽然高人没有明说,但是后来南怀瑾知道了,这是一种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精神内敛”秘法。
这种道法,可以帮助我们清除杂念跟情绪,让我们达到心静神凝的状态,最终实现心灵的觉醒跟解放。
南怀瑾说,自己把高人这段话,记了一辈子,受益匪浅。
其二,高人告诉南怀瑾,我们心脏就只有拳头那么大,装不了多少东西,痛苦、烦恼、得意统统丢出去,你就前途无量,后福无穷。
也是这句话,让南怀瑾得以在25岁那年,毅然辞去中央军校的工作,剃发出家。
这是后话,我们后面再说。
5
1937年5月,南怀瑾从国术馆顺利毕业。
他跟圣士法师结伴而行,前往峨眉山、青城山等地,继续求仙访道。
没过多久,中国就拉开全面抗战的序幕,南怀瑾满怀抗日报国的热情,报考了中央军校,毕业后进入军队,随军抗战。
他也是在大后方抗战的一份子,在大小凉山垦殖公司担任总经理,兼任地方自卫团总指挥,负责筹集粮草,支援前方。
当时有报纸记录了南怀瑾这段经历:“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恳植,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
在战场上,南怀瑾见证了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他说,那个年代的青年对救国家救民族非常地热忱,大家都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这个国家,这种热忱是生在和平年代的许多后辈子孙无法想象的。
那个时候,敌人开的是坦克,拿的是机关枪。可是我们的士兵,拿的却是大刀跟红缨枪。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没有畏惧,视死如归,为国家,为民族,献出自己的生命。
中国人的精神,从来没有被打败过。
南怀瑾认为自己参与了大后方抗战,有些话,他必须说出来,让这些为了民族牺牲的先辈精神能够为人所知。
他看见太多人在那个年代冻死,饿死,还有士兵来到大后方,在夜里被狼给啃食干净。
这段经历,是南怀瑾心中永远的痛,但是也让他见证了爱国青年们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让他下定决心,不能让中华文化失去传承,他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6
1942年,南怀瑾从战场回到成都,在中央军校担任教官。
这个阶段,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访仙问道上,他的足迹踏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
24岁,是南怀瑾的本命年。
他在拜访灵岩寺时,遇到在此闭关清修的禅门居士袁焕仙,正式开始他慧命心智的启发历程。
初遇时,袁焕仙从南怀瑾的面相看出,他乃是“真龙气象”。
两人相约留在灵岩寺打禅七,共讨禅理,这段期间,两人留下了许多禅机警语,多年后,南怀瑾将这些警语整理出来,收录成书,取名《灵岩语屑》。
从山上下来之后,师友皆说他“明白了此事”,南怀瑾自己也觉得对了。
果然在此之后,他什么都懂了,达到了“根本智”的得道状态。
根本智,其实就是明心见性所获得的赤子之心,能够让人到达一闻千语的状态。
无论什么疑难杂症,无法理解的东西,到了南怀瑾心中,一念回光,众流归元,他就都懂了。
就像一块石子被扔向大海,连个波纹都不见,提起即用,放下便休。
根本智是佛教的核心法理,是佛陀宣讲的宇宙人生真相。
此时的南怀瑾,已经达到大彻大悟的状态。
为了把自己所学的中国文化传承下去,他辞去了中央军校的教官职务,专心修行。
老年时,他曾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说:“一个国家如果文化都没了,那么这个民族国家就没有了。”
他潜心修行,传播所学,正是为了阻止中国文化出现断层,为了守护跟传承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
至于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南怀瑾又遇到了什么坎坷?
7
1942年底,袁焕仙在灵岩寺的闭关结束。
他告别众人,回到成都,创办了讲学场所“维摩精舍”。
南怀瑾辞去中央军校的教官职务后,成为袁焕仙的学生,一边专心修行,一边辅助他把维摩精舍运营起来。
这个时期,南怀瑾还喜欢云游四方,结交传闻中的能人异士。
途径四川时,他在鹄鸣山认识了一位名叫王青风的道士。
王青风因剑法超绝在四川被誉为“剑仙”,南怀瑾几次登门,终于让王青风接见他。
南怀瑾当即询问王青风:“飞剑这种神功,是否存在?”
王青风闻言摇头笑道:“飞剑虽不存在,剑仙确有,剑法境界到位,就是气功,能够以气驭剑。”
说完,见南怀瑾不信,他将南怀瑾带到山头,随手一挥,对面一颗松树应势倒下。
南怀瑾深感震撼,却又疑惑道:“为什么没有看到剑光?”
王青风迎风大笑:“欲练至有光,另有一番道理。”
这次经历,让南怀瑾愈发想要潜心修行,有一天,他突然从众人眼前消失。
他独自一人,悄悄登上了峨眉山大坪寺,闭关阅藏。
当时,大坪寺珍藏着一套《大藏经》,南怀瑾很想研读一番,只是按照大坪寺的规定,这套《大藏经》只有出家人才有闭关阅藏的资格。
于是,为了《大藏经》,南怀瑾决定削发为僧,他的法号叫释通禅。
这次闭关阅藏,对南怀瑾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大坪寺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辛,一般人,根本无法在这里生活下来。
它位于峨眉山中峰顶上,寺里经常有猴子跟蛇出没。
出入寺院,只有悬崖上的两条山路,山上常年吃水困难,只有一个蓄水池,积存雨水和冬天的雪水。
而整座寺庙的食物,全靠两位苦行僧从山下挑上来。
甚至,每年十月后,大雪封山,好几个月寸步难行,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蔬菜。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南怀瑾却忘乎所以,沉浸在闭关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寺内僧人总能看见南怀瑾静坐在峨眉山顶。
冰天雪地中,万籁俱寂,飞鸟亦无,世间仿佛只余南怀瑾。
任凭风吹雨打,他都不动如钟,神游太虚,安心自在。
8
《大藏经》总计1669部,7168卷,南怀瑾闭关三年,终于将它通读了一遍。
有僧人问南怀瑾:“你花了三年读完全部《大藏经》有什么感想?”
南怀瑾笑答:“像读《红楼梦》小说一样。”
僧人闻言大怒,指着南怀瑾的鼻子斥道:“你这是对佛不敬。”
南怀瑾驳曰:“你要是能心心相印,自然看起来很轻松。”
僧人瞬间明白南怀瑾所言不虚,不是南怀瑾为了吹嘘自己,不敬佛,反而是僧人自己,境界未到。
一个夜里,南怀瑾和大坪寺的僧人们做完法事后,面对峨眉金顶,向普贤菩萨问了三个问题。
第一,他问,我所见所悟对不对?
第二,他问,我刚才所做的降伏法对不对?
第三,他问,我想发下宏愿,把中华文化的断层重新连上,你能不能帮我做个见证?
南怀瑾话音刚落,整个山谷突然发出一道金光将黑夜驱散,灿如白昼。
随即,一声虚空撕裂的响声回荡在峨眉山久久不绝,南怀瑾知道,这是普贤菩萨给他的回应。
大坪寺在场的僧人,都见证了这次由南怀瑾引起的神迹。
1946年初,得到菩萨指引,南怀瑾决定还俗下山,完成自己的宏愿,担负起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
下山后,他写下一首诗表明决心:“不二门中有发僧,聪明绝顶是无能。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为了守护被战争祸害的山河,南怀瑾选择了一条注定难走的路。
9
1948年,南怀瑾在杭州结识了灵峰寺住持巨赞法师。
两人相见甚欢,受巨赞法师邀请,南怀瑾在这里为僧众们教授禅修课程,把他这些年求道的见解跟知识,都给流传下来。
但是巨赞法师因为早年跟地下党有往来,成了名单上的一员。
为了保留巨赞法师这个佛法教育的种子,南怀瑾动用了自己以前在中央军校的关系,把巨赞法师的名字从名单上抹掉。
此后,巨赞法师积极投身佛教复兴,创办佛学院,他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读佛经,还得熟悉文史,把中国人民经历的惨痛历史,铭记于心。
而南怀瑾,在隔年,31岁的时候,远走他乡,前往台湾。
这一别,成了他跟父母最后一面。
那时候,台湾情况特殊,在南怀瑾眼里,当年的台湾就是“文化沙漠”。
为了不让佛、道等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灭绝,他毅然把自己置身在最危险的位置,直面重重磨难。
10
为了把所学传播出去,南怀瑾凭借记忆,写出了《禅海蠡测》一书,书籍封底,被他印上这样一句话:“为保卫民族文化而战!”
这个阶段,是南怀瑾这辈子最贫穷的日子,家里穷到连张书桌都没有,这本书南怀瑾是趴在床上写完的。
当时他还要照顾两个孩子,一个被他放在脚边摇篮里,另一个单手抱着,如此恶劣的写作环境,他还是每天坚持写六七千字。
只是《禅海蠡测》出版后,一本都没卖出去。
好在,他频繁走动讲学,终于收下他在台湾的第一批学生。
学生们共同商量后,决定凑一笔钱,由南怀瑾负责筹建一个专供大家学习传统文化跟修行的地方。
谁知道,工头居然卷款逃走。
筹建计划失败,南怀瑾带着全家搬到台北一个菜市场旁边。
他们一家六口,挤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有位学生看望他后,写下这么一句话:“用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老师的穷。”
然而此时南怀瑾的状态,完全没有贫穷的窘迫,反而满面春风。
学生又用了另一句话形容他的状态:“穷而不愁,潦而不倒,好像这个世界就是他,他就是这个世界,富有极了。”
南怀瑾的士人风骨,终于让他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1963年,中国文化大学邀请他去担任兼职教授。
此外,他还在辅仁大学开设了《易经》课程,收下众多文化界跟财经界的弟子。
有人说,南怀瑾这个时候生活已经无忧。
但是他还是没有停止“折腾”,因为他来台湾的目的还没有完成。
他所做的一切,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传统文化。
11
1969年,南怀瑾受邀前往日本进行文化访问。
在日本,他看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跟教育,都是中国传过去的。
他们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保留得那么全面。
反观当时的中国遭到外国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出现严重的断层。
这一次访问,让他对传统文化的流失感到焦虑。
为此,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1970年,回国后,南怀瑾立马成立了文化社团,取名东西精华协会。
紧接着,他又在台北租了一套公寓,作为自己讲课跟办公的地方,面向社会大众开设禅学、国画、中医等传统文化课程。
同时,他还着手准备相关杂志书籍的出版工作,又兼顾了养老跟青少年教育。
南怀瑾的学院极其特殊,他不但不收学费,甚至通过他审核的学生,他还会给零用钱。
这个方法,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是这些开销对于南怀瑾来说,是一笔笔巨款。
后来为了省房租,他跟一个尼姑借了空置的四楼作为学堂。
学生在做饭的时候,被尼姑闻到荤腥的味道,她怒气冲冲,就要将所有人赶走。
南怀瑾见状,“噗通”一声,给尼姑跪下,向她保证众人以后一定不会在这里沾荤腥,这才没有被赶走。
在场的学生,看到南怀瑾为了教学,能屈能伸,不禁都红了眼眶。
好在他的付出没有白费,正是有他的坚持,台湾那片“文化沙漠”逐渐复苏,他经常往返各地讲解诸子百家的古籍理念。
甚至他在各地讲解的《论语》都被整理成册,以《论语别裁》为名出版售卖,畅销一空。
传统文化复苏的宏愿已经初见成效,南怀瑾又开始着手另一个计划,为家乡做贡献。
1988年,南怀瑾设宴招待了前来考察的温州市副市长。
在宴席上,南怀瑾提出,自己想要修建一条“金温铁路”,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1992年,他成立金温铁道公司,为这条铁路的筹建出钱出力,耗费六年光阴,终于在1998年成功通车。
在事成之后,南怀瑾立即将所有股份转让给国家。
真正做到了不留功与名,只为造福百姓。
在这个期间,他还成为的传话人,促进“九二共识”的达成。
南怀瑾先生说:“我就是什么有利于国家,我就做什么。国家强大了,我们做国民的才会有尊严。”
他真正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这句话并非空谈。
12
1993年,在厦门南普陀寺住持妙湛法师的再三邀请下,76岁的南怀瑾,在离开故乡45年后,终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主持一场打禅七。
台湾那边众多弟子舍不得他离开,找到他说:“我们这边需要你,不管怎么样,2300万人,你怎么放下我们就走了呢?”
面对学生们的挽留,南怀瑾眼含泪水,声音颤抖地道:“我对台湾的感情像海一样深,但是海的那一边,有13亿人口,我更是不舍。”
可以说,妙湛法师是南怀瑾回到大陆的原因之一。
而他们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1995年11月7日,妙湛法师到香港找到南怀瑾,想要让他再到南普陀寺主持一次禅七。
这一年,妙湛法师已经80岁。
面对邀约,南怀瑾回拒道:“请坐,不谈这些,你现在赶快回去,把方丈也辞掉,什么都辞掉,什么都不管,好好修持念佛。”
妙湛法师听了,起身就要告辞。
恰好时任民政部副部长的阀明复正好到访,南怀瑾便介绍妙湛法师跟他认识,希望大陆这边能善用宗教力量,致力于社会福利工作,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那天辞别妙湛法师后,不久,他生病的消息就传到南怀瑾那里。
妙湛法师是癌症晚期,且拒绝开刀,拒绝化疗。
阀明复去医院探望时,妙湛法师已经不能多说话,但还是写了几个字给他:“毋忘世上苦人多。”
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妙湛法师生病期间,南怀瑾跟他通过电话,当时他已经无法开口。
南怀瑾在电话里头说:“老和尚,叫他们送你回南普陀寺去,落叶归根吧。”
妙湛法师的两个小徒弟在病床边,把南怀瑾的话转达给妙湛法师听,妙湛法师随即决定回到南普陀寺,迎接死亡。
南怀瑾在电话里交代:“好好念,跟着走吧。”
这是他与妙湛法师最后的话别。
竖日中午,妙湛法师右胁吉祥卧,安详地、平静地、有尊严地去了。
而后又过几年,南怀瑾终于在2006年正式回到大陆,在江苏吴江开办了太湖大学堂。
这一年,他已经88岁。
有学生担心他的身体,劝说他回来了,就好好养老,颐养天年就好。
可是,南怀瑾却一脸无所谓地说:“忘掉身体,忘掉自己,是最好的养生。”
在人生最后几年,他依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奔波,有时候带着病痛,他都坚持要给学生讲课。
为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南怀瑾是抱着“拼命”的决心。
他说:“我就像一棵老树,现在剩我这个老根,趁我这个老根还活着还在的时候,你们要发芽。你们不发芽,当我不在了,也许这个事就断了。”
2012年9月19日清晨,南怀瑾停止了呼吸。
在病床上,他写下“平凡”二字。
这两个字,是他早年最大的心愿,但是事与愿违。
他这辈子,为了实现当年在峨眉山许下的宏愿,一辈子都在夹缝中努力,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充当一盏明灯。
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南怀瑾先生实在付出了太多。
他与父母分离,忽略了妻儿,直到老年,还在各地奔波讲学。
临别前,他不忘面对镜头嘱咐:“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断,靠你们了。”
这位渴望平凡人生的老人,为中华文化传承奉献了一生。
如今,中国外来文化太多太杂,想要保留传统文化,单靠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做到。
希望咱们都能不忘本,不忘宗,继承南老遗愿,别让中国传统文化,断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打坐是自古以来,就有各种传承方法。
但是,在十多年的观察中,发现真正会打坐的人寥寥无几。
而且,很多国际上的大师也是有各种问题。因此,在这里总结一下打坐的方法。
希望能给喜欢打坐自修的人一点点启发。
打坐,又称冥想。打坐,禅定,静默,坐禅,很多种名字,都是指端坐而入静的方法。由于各自侧重点不同,出现了很多分支。
很多人都在各种名称中左右迷惑,实际上指一个东西:打坐。
为什么盘腿坐?而不是站着或躺着?
因为,人体只有坐的姿势才不会陷入迷糊,还能保持清醒。同时,坐的姿势最容易让身体全面的放松。因此,坐着可以预防昏睡,可以让身体全面放松。是最佳的姿势。
●打坐的方法:
盘腿坐:坐正,挺腰,松肩膀,如同晒太阳一样,放松全身,感知身体全面松。静静的就这样几分钟。身体会自动变轻松。把这种轻松传遍全身,特别是大脑放松下来的瞬间,哪怕一秒,心理的痛苦就会消失。
打坐在第一次练习的时候,会出现无法集中,想法很多,无法静下来的感觉。这是因为从杂乱的状态,第一次练习静,反差带来的感觉而已。只要每天练习,不要管,会自然的开始静下来。
人的身体如同污水的杯子,静放,就可以自然的沉淀杂志,清水自显。
为什么初期练习要以放松为主?
因为,人体的大脑如同电脑,时刻产生很多垃圾信息。我们从来没有清理过,几十年的垃圾需要清理,才能提高大脑的基础属性。
打坐的阶段:
只要是打坐的人,无论是任何方式,都会经历九个阶段,叫【瑜伽师地论九心住】。
我们通过改良,称为【意识清晰9度】:
1.内住:开始关注内在,有意的拉回神。(开始练习松脑静坐)
2.续住:第一次体验脑松,开始只有几秒钟的脑松体验,大脑松下来,特别舒服。(身体轻松,大脑轻松)
3安住:每次坐,脑松的时间会延长至几分钟,每座差不多都能出现。并且,产生内生的托举力,久坐不累。
4近住:坐中体验到脑松,静坐的效果开始影响到日常。日常中表现为全天清醒的附带效果。独立意识升起。
5调伏:坐中,脑松的时间延长至十几分钟,日常中没有静坐时,杂念出现,立刻自动觉察并消失。这是形成了内循环的清醒。全自动的拉回到清醒。
因此,行者在这个阶段不费劲也能保持清醒。而且是散乱出现,能自动的立刻觉察,而且,觉察的瞬间,自动拉回。也是全面的质变开始的阶段。无数大师描述的彻底转变,往往都是描述这个阶段。意识不需要盯着,笼罩全身。
6寂静:意识的笼罩开始稳定,如同降临。存在就是真实。能看到念头消失的尾巴,体验到能所双泯的清爽。全天清醒中会突然跳出非常细微的杂念。细昏沉出现。
7最极寂静:意识笼罩到降临,漂移的意识不再动摇,变得稳固,定在那里。开始体验到觉与觉之间的断裂,开始缝合这些断处,形成很小的一片,开始突然断片,失去记忆。又瞬间恢复。细微的情绪会悄然蔓延,需要警觉,细掉举出现。
8专注一趣:形成一大片的持续觉。如同额头盯着一个照耀的太阳。清爽不间断的伴随。坐中可以长时间的入定。定在一点,长期维持。
9等持:入定中,会维持守护不动,由寂静中出现突然开始波动。
经历九住心的过程后,进入初禅。
只要是打坐,就会经历这九个阶段。无论是盯目标,还是放松,还是念佛,念咒,礼拜,祷告都是一样的过程。
因为,人体的变化就是如此的阶段。方法对,就会有相应的晋级过程。
打坐,在进入第五层内循环形成时,心理疾病就会消失。这也是为什么正念会有效果的原因。
但是,正念疗法没有做到位,大脑的松,深度不够。无法产生第五层的效果。正念也没有九个阶段,所以,没有一位4度及以上的人出现,自然不会知道没有心理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类要想消灭心理疾病,只要每个人达到第五层,就可以了。
打坐能产生的效果非常多,简单讲,是提高人体的全面基本属性。洞察力提高,觉察力提高,认知提高,灵敏度提高。可以说,通过大脑静下来,能提高所有的属性。
打坐方法对,就会有相应的体验。这些体验如下:
1.专注力提高。
2.洞察力提高。
3.内心出现缓冲。
4.情绪变淡。
5.敏锐度提高。
6.觉察力提高。
7.习气减少。
8.灵感喷发。
9.纠结减少。
10杂念减少。
11.身体全面放松,柔软。
12.心理舒畅。
13.内心变柔软。
《转载知乎:洪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