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易经》云:保世滋大,概群藉而罗万有者,悉在此一画开天,人文肇始之。
宋 陆游《读易》诗:“无端凿破乾坤秘,祸始羲皇一画时。”
《路史》引《二十四治图》張陵云:“伏羲造天地,五龍布山岳也”。
2.伏羲女娲四子创世最早的创世神话《楚帛书》记载:“粤古包虚,出自口雬。居于颻□,氒田渔渔。口口口女,梦梦墨墨。亡章弻,□□水□。风雨是於,乃取虚□□子之子。曰女呙,是生子四口。是襄天践,是格参化。废逃,为禹为契。以司堵,襄晷天步。途乃上下朕断,山陵不疏。乃命山川四海,□寮气豁气。以为其疏,以涉山陵。泷泔渊澫,未有日月。四神相隔,乃步以为岁。是隹四时,长曰青榦。二曰朱单,三曰□黄难。四曰□墨榦,千有百岁。日月允生,九州不平。山陵备泆,四神乃乍。至于覆,天方动。扞蔽之青木,黄木。白木,墨木之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思敷,奠四亟(极)。曰非九天则大泆,则母敢斁天灵。帝允乃为日月之行,共工夸步。十日四时,□□神则闰。四时母息,百神风雨。震禕乱乍,乃□日月。以转相□息,有宵有朝。有昼有夕。”
3.太一《礼记》:“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
《太一生水》:“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
《太一生水》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 湿燥者,寒热之所生也。 寒热者,四时之所生也。 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 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 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 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吕氏春秋》云:“万物所出,造于太一”。
4.盘古《云笈七签》:“时高上虚皇太上道君则授以 《三皇内经》三十六卷。而盘古真人乃法则斯经,运行功用, 成天立地,化造万物。下游天地,发圆珠之应万六千日月明三 辰天元而起,遂有五亿五千五百五十亿万重天地焉。”
《吕祖全书之三品仙经》:盘古为元始天尊化身开天辟地。
5.元始天尊《地府十王大斋科》: “焚香仰启法中王,清微天中为圣主。 【生天生地生人物,高上玉清元始尊。】 和不可思议功德。”
《中和集》 【尔时元始天尊】 “元始谓元始祖气也,元始祖气化生诸天,即释教所谓无上,道不动尊,故曰天尊。”
回复 太上大天尊 :《玉清无上内景真经》:“尔时,元始至真大圣化生开天,以其大神通力,大智慧力,结造世界,配合阴阳,主张造化。”
《玉清元始玄黄九光真经》:“昔元始天尊尝居始青天内,说大梵真音,普度万灵,神咒曰:【唵元始生天,唵元始生地,唵元始生人,三才备位,万物纷纭,】人不保生,化为阴神,神炁不全,流为下鬼,唵下鬼闻我玉音,鬼形即灭,舍彼鬼形,生我天宅,唵人道闻我玉音,顿捨人业,长生神仙,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合明,一身被福,七祖蒙荣,既度七祖身劫玉清,唵天道闻我玉音,天福顿增,宿业永尽,不坠下天,常居玉清,急急一如元始上帝严勑,二教合一唵,急急一如清净法身毗卢遮那大圣主勑。【此咒名曰混元劫一普度万灵神咒,万神之祖,一炁之宗,唵为世界种真之炁,咒而保命,无所不辟,无所不成,生天生地,化育群品】”
6.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说五斗金章受生经》:太上老君广宣要妙,告示五方五老一切圣众曰:【吾昔於混沌之中,天地未分,元化体一,布气十方,成就万象,生天生地,】负阴抱阳,阳气上升,化生诸天,阴气下降,化生诸地,阳之余气化为男子,阴之余气化为女人,阴阳二气,混合自然,生生化化,乃有人伦。
《太上老君开天经》:盖闻未有天地之间,太清之外,不可称计,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日无月” …… 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四十八万卷。一卷有四十八万字,一字辟方一百里,以教太初。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溟涬鸿蒙,置立形象。
《道法宗旨图衍义》:“莫知其先,强目曰元。莫知其初,强目曰始。莫知其大,强目曰太。莫知其顶,强目日上。高而无至,名之曰尊。寄而无我,主之曰君。能虚能盈,能一能万。化生诸天,成就世界。”
7.灵宝天尊《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道君告普济曰:吾自造化天地,至于上皇,经无数劫,不可称量,世出教法,应化立身,亦复无数,天上天下,无极无穷,轮转变形,随缘开度。”
大慈大悲普济真人,以业报因缘请问太上。尔时,太上道君曰:吾以道炁开张天地,剖判阴阳,运化因缘,生成万物,分神布炁,养育人民。
《吕祖雪过修真忏》:“帝师无上。先天混沌。鸿濛水火。生一始祖。开荒元阳上帝。孚黎无始天尊。帝师生道。生天生地。生人生佛生仙。自本自根。无为妙相。太初伭元铁师。元阳上帝。帝师先天混沌。开明三景。黍珠说法。无量度人。掌教万法之祖。混元上德皇帝至极天尊。万天之主。玉皇大天尊。伭穹高上帝。”
8.昊天上帝《大明会典·迎帝神》: “ 帝辟阴阳兮,造化张,神生七政兮,精华光,圆覆方载兮,兆物康,臣敢袛报兮,拜荐帝曰皇。”
9.黄帝《黄帝十六经》
黄帝曰:群群□□,窈窈冥冥,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阴阳。阴阳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离为四时,刚柔相成,万物乃生,德虐之行,因以为常。其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
10.玉皇大帝《皇经集注》:“仙佛諸神咸尊玉帝,是聖中最上。萬神靈通,無如玉帝。是最上玄靈,神化六通,超絕一切。...【玉帝化天地】,生民物,不見其始,莫有其終,聖中最尊,神中最大。"
"是玉帝妙化之身,即大道身也,非尋常形體也。玉帝功德若虛空,與道同神,故云帝身即道身,非常體耳。是無盡量大功德之身,是真清真浄自然不拘之身。【玉帝化一切世界】,亘古不改,何有限量?”
11.倏、忽七日开辟混沌《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12.神鬼神帝《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集解》 内篇大宗师第六“神鬼神帝,下文堪坏、冯夷等,鬼也;豨韦、伏羲等,帝也。其神,皆道神之。生天生地;”
《路史》:“昔莊周訏道之大,【神鬼帝生天生地】,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
13.巨灵神和元气《太平御览》卷一也引《遁甲开山图》云:“有巨灵者,遍得元神之道,故与元气一时生混沌。”
14.阴、阳二神《淮南子.精神》:“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是故圣人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天静以清,地定以宁;万物失之者死,法之者生。”
15.青龙单独创世之说/天一/太阴《淮南子·天文训》:“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或曰天一,或曰太阴。太阴所居,不可背而可向, 北斗所击,不可与敌,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 四维乃通。或死或生,万物乃成。”
16.朱雀单独创世之说《云笈七籖》卷七十二引《古经》:
“朱雀者,南方丙丁火朱砂也,刨液成龙,结气成鸟,其气腾而为天,其质阵而为地,所以为大丹之本也,见火即飞,故得朱雀之称也。”
17.天之四灵《混元八景真经》: “北方壬癸水,卦主坎,其象玄武,水神也。南方丙丁火,卦主离,其象朱雀,火神也。东方甲乙木,卦主震,其象青龙,木神也。西方庚辛金,卦主兑,其象白虎,金神也。 此四象者,生成世界,长立乾坤,为天地之主,谓之四象。”
18.应龙“捧天开天”《全唐文》:“应龙辟壤致宅土……天之祚圣,复在于兹” 称应龙开辟了世人所居的土地。
“乾坤碎而元气湮……应龙腾举托天开,垂云矫翼廓清氛。”远古时天地破灭后应龙重开天地,恢复人间元气之事。
19.星神们流溢天地《史记.索隐》
天之五帝的辅佐神“眾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东方青天辅佐神:句【勾】芒 南方赤帝辅佐神:祝融 中央黄帝辅佐神:后土 西方白帝辅佐神:少昊 北方黑帝辅佐神:颛顼
20.鬼母《述异记》:“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能产天、地、鬼。】一产十鬼,朝产之,暮食之,今苍梧有鬼姑神是也。虎头龙足,蟒目蛟眉。”
21.道“天尊言:无极大道,【化生天地】。”
……
“空即是空,空无定空者,此言大道无形,变化莫測,【生天生地生人物】,豈有定空之理。”
22.太极【先天一气】《七真因果传》 :
“重阳先生曰:“头一个圈儿,是浑浑沌沌,天地未分,日月未判之象,名曰“无极”。无而生有,【故于圈内生出一点,是名“太极”。这一点生天生地生万物】,这先天由太极而生,这一点即为一气,故曰先天一气。”
23.浑沦元气《侍郎杨晋菴先生东明》:
“其学之要领,在论气质之外无性,谓“盈宇宙间只是【浑沦元气,生天生地,生人物万殊】,都是此气为之。”
24.坤土【五行之一】《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次四方被象生中土,故土数五,而居中央,於是五行中以土为尊者,即坤土是也。此非是火之子也,此是太初始分,浊气下降为地也。即坤元也。坤元始於太初妙道,故坤土尊也。 地生甘时天生宫,土运流行乃生黄,贵神之象配中坤。贵神总诸土神也。
25.经书《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上》: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出於空洞自然之中,生天立地,开化神明。”
26.至道玉帝《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言上圣传道者,至道玉帝于龙汉劫时,应为天宝大洞圣君,上生玉清十二圣天,当传圣道,而与……;赤明劫时,应为洞玄灵宝真君,次生上清十二真天,传于真道,而与……;上皇劫时,应为神宝洞神仙君,次生太清十二仙天,传于真道,而与……。”
27.五方五老《上黄箓斋仪》:
【“臣闻三清上圣,五老尊神,天地真灵,玄司主宰。生成天地,孕育万灵。】体洽无为,功先覆载。神用不测,德显幽明。潜祐邦家,幽赞羣品。无灾不解,无厄不禳。凡有启祈,必蒙鉴祐。”
28.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分混沌昏明,理其浊清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
奉礼呪曰
太初太易 无象无形 莫知重浊
孰辩轻清 吾于混沌 分其昏明
天得以健 地得以宁 民得以养
物得以萌 邪得以正 神得以灵
29.太极天尊“我闻太极天尊造立天地,覆载万物,开明日月,分布星辰,运化真气,长养有生,虽处上界,而应化下土。”
---《太上大道玉清经》
30.玉清虚无天尊“我昔曾闻有虚无之真造化天地,生成万物,神力自在,幽寥冥寂,行不言之化。我此世界祥瑞如此,必是虚无之真福我此土,使之然耳。”
《太上大道玉清经》
31.天真九皇《三才定位图》:“虚皇天者,此天真九皇所以降气于上,风下泽而造世界也。气有阴阳则人有男女,《洞经》谓之玉童玉女。此臣所以列三清所居玉清为清微天,上清为禹馀天,泰清为大赤天也。”
32.太虚原始《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太虚原始生成天地空极杳冥肇于一气广大无边化生真帝上居玉京三界统制威锡威灵不问巨细周流合变成此大器赤书敖落灵仙交会五山安镇玄岳高峙昆丘阆风黄老为治虚皇悯众生开演玄妙义洞章摄群魔亿天蒙大庇。
33.子、丑、寅“是故,这个阳神就是太极。既是太极,为何又有形象?吾为之解曰:这个阳神,是洪荒之世,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时节第一个人,知周万物,道济天下,无所能而无所不能,无所知而无所不知,太璞不雕,太淳不凿,虽有形象,实是太极。太极者,道之祖也。”《唱道真言》
34.张果老+李果老“神人张果老李果老造天制地未久,天下突发洪水,洪水连涨七昼夜,天地亦被冲塌;张果老重造天,李果老重制地;因洪水淹后之大地到处一片粘糊,张果老,乃命十二个太阳齐出以晒地,大地晒干,然草木亦枯;一青蛙厌太阳过多,乃爬上马桑树至天,张口吞日,一连吞下十一个太阳;张果老见状急用棒击弯马桑树,于是天上得以剩下一个太阳。
35.天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
36.女娲《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楚帛书》的记载,女娲伏羲造物之时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芜,于是伏羲娶女娲,生子四,命名万物。
但是女娲和部分未列出的创世神话有争议,认为女娲是创世之后创造万物的神,还有未列入的部分创世传说被认为不是正统神话传说。
神话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产生于原始的人类,是他们以幼稚的目光认识自身,也认识客观世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是原汁原味的神话。
另一种则是人类文明有所发展之后,有人在文学创作中模拟古代神话,假借传说中的神来反映现实的作品。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当然也有内容丰富而且风格奇丽的神话。其中广为流传的有以下几个。
一、盘古开天辟地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二、女娲造人补天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久远的过去,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倒了,大地裂开;天不能普遍地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烧猛烈而不熄灭,水泛滥成灾而不停止; 凶猛的野兽吃善良的百姓,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人和小孩.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的漏洞, 砍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擎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来堵塞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了,中国的大地上恢复了平整,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三、神农尝百草神农氏本是五氏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身体透明,头上长有两角,即牛头人身。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四、黄帝大战蚩尤黄帝姬轩辕的有熊夹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间。当时这三个部落是黄河中游至汾水之间最为强大的,于是争霸战开始了,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姬轩辕乘胜挥军渡过黄河,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这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中国神话学者将这场黄帝战蚩尤的大战神化,双方都动用了神仙法力,风伯、雨师都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这一著名战役使姬轩辕名震当时的世界,各部落酋长们称呼拥护他为“天子”,尊称他为“黄帝”。黄帝者,黄色的土地。
五、 精卫填海传说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女娃,有一天驾驶一叶轻舟东游大海,不幸小船被东海突起的风浪打翻,女娃被大海吞噬。但她不甘心被水淹死,她的精灵变成一只美丽、勇敢的小鸟,她飞翔时总叫着“精卫!精卫!”所以她被叫成“精卫”。精卫住在发鸠山上,一心要填平可恨的东海,每天从西山衔一枝树枝或一颗小石子投入东海。大海嘲笑说:“小鸟儿,就算你干上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精卫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就算干到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将你填平。”从此,精卫更加不停息地往返,把西山树枝和石头衔投东海。
六、 仓颉造字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在办理公务的过程中,深感没有文字的不便,就仔细观察鸟蹄兽爪的印迹,觉得这些印迹各有特征,可以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受到这样的启发后,仓颉就设计了点划结构,创造了文字。由于造字,仓颉就没有很多时间去耕种,上天为了不使他挨饿,在他造字的时候,就要下一场谷子雨。由于有了字,可以写文书,作恶的鬼怪害怕被文书符咒降(xiáng)伏,所以在仓颉造字时,鬼怪总在夜晚哭泣。可见,仓颉创造文字,真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七、 大禹治水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八、 夸父逐日传说远古时候有一位英雄,名叫“夸父(fǔ)”,他是后土神的后代,生活在大荒之中一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中,两个耳朵上各挂着一条黄蛇,两只手里又各握着一条黄蛇,身体高大,威风凛凛。夸父看到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到了夜里,天地间就充满黑暗。他向往太阳的光明和温暖,就立下壮志,要与太阳赛跑,去追赶太阳。于是夸父迈开大步,开始了他这一惊天动地的壮举。经过长途奔跑,夸父终于在禺谷追上了太阳。禺谷,又叫虞渊,是太阳落下的地方。夸父追上了太阳以后,被烤得口渴难忍,就到黄河、渭水去喝水。黄河、渭水很快就被他喝干了,可他还没喝够,就又要奔向北边的大湖泊去喝。但是,还没到达大湖泊,夸父就在半路上渴死了。临死时,他抛下了自己的手杖,那手杖被他的膏脂血液浸润,生成了一片桃林,绵延伸展,长满了几千里。
九、 后羿射日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
十、 嫦娥奔月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娥。美貌非凡。后羿的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度过 ,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后来,嫦娥和后羿团圆了,人们把这天叫做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