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生辰八字

持矛者(持矛者雕塑)

时间:2023-10-04 04:59:37 作者:饕餮少女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塑人 塑己 塑魂 | 塑者吴为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塑者 · 吴为山

吴为山,国际著名雕塑家。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

吴为山塑《马克思》

由于其卓越的成就与影响力,被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多国授予院士,并获颁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金质奖章、米开朗基罗勋章、卢浮宫国际美术金奖、弗拉西斯科·斯卡里纳奖章以及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华之光”年度人物、“2021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等国际国内荣誉奖项。代表作有立于德国的《马克思》雕塑、法国的《百年丰碑》雕塑及香山革命纪念馆组雕、侵华日军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馆组雕等。

塑人

为历史人物塑像,为时代精神立碑,为民族精神正本清源。

吴为山的塑刀是擅长刻画春风的,在他的雕塑王国里,有满面春风的孔子,有走在春风里的雷锋,有“从幼儿园回来,小裙子飘起来,小脚丫翘起来,头仰着,仿佛翩跹的蝴蝶梦游着诗园”的女儿……从圣人到楷模再到稚童,吴为山的雕塑无不呈现浑朴与天真。

文化学者余秋雨用“叩问天意”与“裹卷人气”来概括雕塑家吴为山;物理学家杨振宁用“真、纯、朴”称赞吴为山雕塑在神似与形似之间达成的精妙平衡。

“这微笑太像了,好像听见费先生发出嘿嘿的笑声和他那一口蓝青官话。吴作人的像初看只见许多皱褶,再看才觉得神情毕肖,岁月的皱痕中藏着忧郁。而三座齐白石像中比较抽象的那一座,给我印象最深。他似乎是一个峭壁。我没有见过齐白石,没有想到像不像,只觉得有一种生命的力量在涌动,好像随时要喷发……”冯友兰之女、著名作家宗璞读了吴为山的雕塑画册后,曾写下这样的文字。

“他塑我,我也塑我。在一团塑泥上,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简直像两个爵士乐手在即兴合奏,陶醉在半狂的酣醉中……”2002年,吴为山与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四手合塑了《熊秉明像》,熊秉明的这段记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塑者创造时的酣畅。

《熊秉明像》 熊秉明、吴为山合塑 青铜

60cm×45cm×5035cm 2002年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吴为山立志塑中华古今贤人像以立时代丰碑昭示来者、引领精神,至今已塑造500多尊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其中有老子、孔子、屈原、鉴真等古代贤哲,也有齐白石、林散之、费孝通、季羡林、杨振宁、钱伟长、熊秉明等当代艺术科学领域的大师。这些名人塑像矗立世间,似无言的师者,传递着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着民族文化的血脉。

《举杯邀明月——诗人李白》(青铜) 58.5cm×55cm×26cm 作于2012年

吴为山首创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提出“写意雕塑”理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近年来,他致力于通过经典作品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艺术和文化的故事。

身为国家级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馆长,他称自己是“一号讲解员”,以美育大众、艺术服务人民为己任。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提交的40多份提案中,关于教育、美育的内容就有20多份。

雕塑是什么?塑者何为?吴为山在他的艺术人生里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大潮涌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许多年轻人对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很陌生,转而去崇拜明星。作为一名塑者,吴为山开始思考:如何用可视的形象,把那些不可视的——写在书本里、口口相传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展示出来。

1995年,吴为山还是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讲师,已经塑造了很多人物雕像,比如陶行知、鲁迅等。

他把为历史文化人物塑像的想法告诉了费孝通先生,得到费老的认可。他至今还记得费老当时说的话:“塑像,要抓住神。所谓‘神’,是指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孔子时代、苏东坡时代、鲁迅时代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都有不同的特征。这就是时代精神在具体个人上的反映。”费老对“神”的理解超越了个人特征,上升到历史、哲学的高度,这使当时习惯了建立在个体“神态”“神气”“神情”“神韵”层面探索的吴为山茅塞顿开。他体会到,中国历代画论都把“传神”作为表现人物的第一要点,其要旨是表现特定人物的个性及其在特定情境的神韵,而费老的“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则更为宏观,是站在相当的高度对文化的归纳、概括与总结。这个认识对他后来创作杨振宁、吴健雄、陈省身、钱穆、钱伟长、匡亚明等一系列杰出人物的雕像也多有帮助。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吴为山为他塑的铜像前(1995年9月)

在为费孝通先生塑像时,吴为山从费老笑中蕴含的宽广豁达、随和恬淡而进入化境,“我眼前幻化出一尊巨大的青铜头像,微笑着,头略仰,仿佛在社会调查的田野中望着剧变的中国乡村城镇,又在思索着富民强国的新问题”。他着力刻画了费老的“微笑”,那是嘴唇正吐言或者处于停顿之时的特有表情,他观察过,“先生往往在那停顿的瞬间,闪烁着思想的光芒,而后妙语连珠,令人叫绝”。费老看到自己的塑像时,拉着他的手说:“不简单,不容易!”而后亲笔书就“得其神,游于艺”以赠。

“得其神”的雕塑才有灵魂。吴为山希望年轻人在与这些杰出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塑像的每一次“对视”中,都能感受到中华美学和时代精神。

《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青铜) 2021年立于希腊古市集

(孔子像 重217kg 0.81m×0.7m×2.03m 苏格拉底像 重220kg 0.74m×0.7m×2.03m)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吴为山塑造次数最多的先贤,多达38件,有的高达20多米,有的仅为30多厘米,立于国内、国际众多公共教育场所。孔子长什么样?如何得其神?吴为山自有“捷径”,从中国文化传人身上找到古代先贤之“神”。他在饱含传统文化底蕴的知识分子身上,捕捉到了古代先贤的音容笑貌。

雕塑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共同语言。在表现厚重博大的历史文化、展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两大创作主题之外,吴为山还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以泥土凝塑一个个动人的瞬间。

2003年获得英国皇家“攀格林”奖的《睡童》,诞生于一桩偶然事件:朋友请吴为山为出生4个月的外孙做脚模,而他面对皮肤娇嫩的“天使般的脚”实在不忍心用石膏在上面翻模。当他看到婴儿歪着头半张着嘴熟睡的样子,怜爱之情油然而生,便抓起一把泥捏而造之,雕而塑之,不多时,氤氲着祥瑞和谐的《睡童》诞生了。他为这件作品题诗:“睡吧,宝贝,梦乡里有一个甜美的梦乡……”英国同行称他是《睡童》的爸爸,“这孩子睡了,有着全人类儿童一样的表情,有着所有善良人们的安详与幸福”。以女儿为原型的《春风》也是这样一件来源于生活的作品。“生活的感受很重要,要抓住生活中每一个对自己有所触动的点,才能获得灵感,才能真正表现生活。”他说。

在吴为山看来,雕塑不仅仅是在塑个体,实际上也是在塑历史,塑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这是作为塑者的吴为山所理解的雕塑之使命。

塑己

“己”象征一种激励,在创作中观照自我,也提升自我,成长之路,也是塑己之路。

吴为山1962年出生于苏北地区时堰镇,当地文风极盛。他从小生活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中。

在吴为山的少年时代,教育界受到巨大冲击,传统文化更是不受重视。但是,父亲依然严格要求子女,常常把经典语句抄录在小本本上,让孩子们揣在衣兜里随时拿出来诵读。得益于父亲的严格要求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吴为山在学校成绩优异,尤其是写作。多年以来,吴为山一直保持着读书、写作、习书法的习惯,这为他积累了从事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人文素养。直至今日,他还时常梦见父亲“吟哦杜诗,诵读鲁迅”的情景。

《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

从1978年到1983年,吴为山经历了五次高考。前两次都以一分之差落榜,大学梦成了泡影。这时他意识到,艺术道路也许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1979年的高考志愿中,因为招生志愿表有“美术”特长的记录,他被录入无锡工艺美校学泥塑,在那里开始接受艺术启蒙,并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当时的无锡工艺美校在惠山脚下,那里原是一个祠堂,后修建成为惠山泥人厂的仓库,又改造为校舍。他记得画室里陈列了许多石膏像和石膏几何体教具。也是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塑像:维纳斯、米开朗基罗、伏尔泰……画室外的小庭院堆了些惠山土,那油性的泥土润泽而柔软,是制作泥人的原材料。西洋石膏像的洁白和惠山本地泥土的乌黑形成强烈反差,吴为山渐渐在这小小的“祠堂”中安下心来。

吴为山庆幸自己在这里遇到中国民间泥塑巨匠高标和泥塑圣手喻湘莲。“高先生住在学校附近,老人家时常对着街上的人物进行速塑,生动的形象转瞬即成。”吴为山常到高先生家里请教,高先生也很喜欢吴为山这个学生。快毕业时,高先生亲手塑了一双和尚鞋送给他留念,并在他的速写本上写道:“吴为山同学在学期间很努力,本人很感动。”喻湘莲先生擅长捏塑戏曲人物,多年后吴为山曾经把喻先生介绍给来中国访问的荷兰女王。

在美校读书期间,吴冠中、钱绍武、张道一等大家莅临讲座,前辈们倾情讲述着自己的艺术经验,吴为山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他通过对惠山泥人研究所陈列的泥人进行临塑、描摹,写了一篇两万多字的学习心得《我所认识的惠山泥塑》,提出惠山泥人要从老法中走出,须有新的审美创造。该文章后寄张道一先生,为了当面聆听点化,吴为山利用一个星期天乘火车去南京青石村张先生寓所求教。“那天他发高烧卧床,但针对我文章中的问题认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令我至今难忘。这篇图文并茂的文章,也成为我学习民间艺术的重要总结。尽管我后来考进大学,又赴欧美学习,任大学教授快三十年,创作、研究、教学,积累了相应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但我始终感到这与我早期在无锡工艺美校的学习是分不开的。那是我最早吮吸的艺术的乳汁,时时予我明智。”吴为山说。

1983年,吴为山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该校美术系的历史相当悠久,李瑞清、李叔同、徐悲鸿、傅抱石、吕斯百等大师曾执教于此。“在那里临摹的《掷铁饼者》《大卫》《持矛者》等石膏像,都是徐悲鸿先生当年从法国带回来的。”虽然就读于美术系,但一有时间他就到中文系和教育系听课,得到多种文化的滋养。

吴为山雕塑作品《问道》伫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

毕业后,“塑己”之路却从未停止。吴为山为文化名人塑像,也以被塑者为师,“与他们的每一段交往,都是一次修炼和领悟。塑人亦是塑己,从他们身上我不断吸收到中华文明的精华”。

塑魂

“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从未改变,立足“典藏活化”,身体力行打造美育平台。

2012年,吴为山创作了青铜雕塑《雷锋》,他抓住雷锋“助人为乐如春天般温暖”的特质,塑造了雷锋面含微笑走在春风里的一瞬。这件有情感、有温度的雕塑与诗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起进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成为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艺术作品。

今年3月,这尊《雷锋》铜像“走进”北京王府井大街,和今天的人们一起走在春风里。作为塑者,吴为山坦言:“雷锋的笑容让人感到温暖,雷锋的事迹要继续流传。让《雷锋》走在春风里,走在人民中间,就是要将雷锋精神代代传下去。”

吴为山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后,先后供职于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美术馆。他认为,自己“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从未改变,与多数教师不同的是,他用自己的雕塑作品实现教育的目的。

吴为山的“教师情结”或许与父亲有关。父亲吴耀先青年时代从如皋师范毕业后即参加革命,曾担任当时家乡解放区高小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回到家乡一直参加当地的教育工作,退休后还坚持开办“腾飞补习学社”,义务为乡亲们讲习诗词文化。著名书法家高二适是吴为山的伯祖父,也是一生没有离开教育领域。

“雕的过程,是减法,减得只留下筋骨、灵魂;塑的过程,是加法,加上原本属于作品的那部分。而雕塑,就是用心灵去感受历史长河中可歌可泣的人和事,然后一锤一刀、一手一指地塑造出来。”雕塑是什么?塑者何为?这是吴为山的回答。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吴为山履职16年,提交的40多件提案大部分都和教育有关。例如,2021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美育体系建设、筑牢中小学文化自信根基》的提案,建议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应充分彰显中华美学精神、进一步优化美化各类教材、中小学课程设置上加强经典艺术作品的介绍赏析、持续推进博物馆美术馆与中小学的联动机制建设……

“美不局限于美术、音乐等,而是科学、历史、人文、艺术、体育等综合生成的,是一种‘大美’。”基于这样的思考,吴为山在今年期间提出,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文化设施,把美育课堂开到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让经典艺术作品为学校教育服务。作为中国美术馆馆长,他身体力行,立足“典藏活化”,致力于将北京五四大街1号(中国美术馆所在地)打造成“以美育人”的公共大课堂。

(中国教育报记者 王珺)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3月24日 第4版 版名:文化周末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艺术头条

视频来源:CCTV4、中国教育报视频号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期编辑:戚悦

觉得好看,点赞在看!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秦汉时期兵器之王枪矛

  天子和诸侯混战的东周最终被强秦终结,中国历史走进了一个新时代。而此时实战中的主要武器——枪矛,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在秦始皇陵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无数战国至秦代的兵器。尽管战国末期铁制武器并不稀少,但秦始皇陵中出土的绝大多数兵器均为青铜制品,估计因铜质武器较为精美,更适合配给陵寝中的帝王仪仗。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兵器制作之精良已趋极致,其中的青铜矛头虽历经2000余年仍坚固锋利,宛如新品。

秦代青铜兵器风格遗存了浓厚的战国风味,规格却更加整齐划一

  战国末期至秦代的战争中,甲士比例逐渐提高,步战变得显要,这就使长矛的装备量大为提升,促使秦矛在形制上更为统一,以便于生产。为了节约成本,秦矛矛头短小精悍,加上骹长度多在15厘米左右,刃部锐利而宽厚,铸有血槽,骹部短而有钉孔,而且整个矛体从骹部开始中空直至锋顶,无论是矛头的强度还是固定水平上都更为有利于破甲伤敌。

  同战国时期北方大多数国家的矛相同,秦陵出土的矛头上也都铸有小篆铭文,多为简单编号,如制造年号、部门、监管官吏的信息代号等,秦代兵器制造管理制度之严密可见一斑。

  在矛体长度上,因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曾遭受过破坏,残存武器柄只能作为参考。一号坑出土的两件矛柄残余长度均为2.5米左右,二号坑出土了一柄长达到4.3米的残矛柲。但在一号坑挖掘报告中提到有一柄39号柲从中间残断,分为250厘米和345厘米两截。如果两者是同一柄矛柲的话,根据其出土位置判定,其长度应不低于630厘米,已经超出了《考工记》中长兵莫过于三其身的说法。

  秦陵出土的兵马俑有较为完备的军事器械和排列规律,可以通过其大致数量和排列总结秦代的步兵战术。秦陵出土较完整的弓弩手和长兵手陶俑,其数字分别是490和407,接近一比一。其中执长柄武器者以用矛者为最长,其次为铍、戟,最次为戈,形成长短搭配、远近交织的配置。这种互相配合、相互掩护的搭配和战术也被兵法家大为推崇。

  古典兵书《司马法·定爵篇》有云:“……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这即是对各类长短兵器互相配合、各司其职的清晰描绘。而另外一部战国时期的军事著作《六韬》的虎韬篇中也曾记载:“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盾二千,矛盾二千……”其所推崇的兵器搭配比例与秦陵兵马俑颇为近似。

  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原地区便零星出现一些铁质武器。到战国时代,铁质武器的数量、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因为铁在金属延展性和韧性方面都胜于青铜,并且可以通过渗碳和锻打技术改变相同部件不同部位的性能,所以尽管中华文明在青铜器工艺上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铁器的出现仍然汹涌而不可阻挡。

  在铁质武器出现的初期阶段,青铜和铁并行于世,共同争夺武器制造材料的主要地位,这种现象从战国延续到了西汉时期。在铁彻底确立统治地位之前,许多典籍已经开始注意到了铁质兵器的存在与优势。

  《荀子·议兵篇》中记述:“宛钜铁矛,惨如蜂虿。”这是在夸耀楚国宛(今河南安阳)附近制作的铁矛锋利无比,被扎刺的人像被蜂虿等毒虫袭击一般几无可救。而《吴越春秋》中载范蠡语:“臽铁之矛,无分发之便。”则可算作当时已有铁矛的文史佐证。

  在文物研究方面,已有不少该时期的铁矛出土。例如在湖南长沙黑槽门二号楚墓中挖掘出的战国铁矛,矛头长约19厘米,宽约2.9厘米。而河北易县的燕下都遗址四十四号墓还曾出土过铁质更佳的钢矛。

  到西汉时期,战争形式再次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秦末汉初的连年征战,让中原大地民生衰败,经济凋敝,致使较为廉价的步卒成为主力,而车、骑兵都相对较少。虽然车战这种形式行将作古,但是骑兵战术却因为汉初经济不支的原因暂时未能替代车战。

  公元前200年,天下初定,不料韩王信叛乱,并伙同匈奴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遂带着满腔雄心和久经考验的精兵悍将出征匈奴。然而匈奴集结40万骑兵,将以步兵为主的32万汉军分割包围在白登山战场,足足围困了7天。

  自此以后,汉帝国为了对抗灵活机动的匈奴骑兵,开始积蓄国力,努力将骑兵部队发展为主要战力。到公元前166年匈奴入侵甘泉时,汉王朝已经有能力反击。一向被认为偃武修文的汉文帝时期,汉朝能够出动上10万规模的骑兵,足见其骑军实力不弱。到了国势强盛的汉武帝时期,汉王朝主动跟匈奴展开了波澜壮阔的连年大战,双方动辄出动10万人以上的骑兵。这标志着骑兵成为中原王朝战争舞台的绝对主角,正式淘汰了依赖战车部队的传术。

  这样的军事变革给长柄武器,尤其是矛类武器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使得矛类家族在步兵矛、车战矛之后,又诞生了一个崭新的重要成员——骑兵矛。

  汉代以前,尽管也有运用众多骑兵的实战案例,但由于此前并无马镫可用。骑兵往往将攻击手段局限在骑射上,肉搏方面只携带短剑一类的护卫武器。在洛阳金村出土的战国铜镜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名骑士拔剑刺虎的战斗场景,从侧面印证了当时骑兵的肉搏装备。

  战国骑兵骑射对战车没有太大优势,毕竟骑射的精度、射程均不如车上的射手,而在马上肉搏,更不如在车上有稳固依托的车右(车右甲士执矛,主击刺)。但是到了汉代,骑兵逐渐成长为军事主力,这个情况就发生了逆转。轻骑兵的战术机动能力更强,对地形的适应水平也更适合汉跟匈奴对抗。虽然此时没有成对的金属马镫支撑骑手,但是骑兵已经要负担起独立肉搏的战斗任务了。

  这时,短剑无法再满足这样的需求,唯有矛、戟一类的长柄武器才适合在马上格斗。

汉代士兵持矛图

  在残存的周代礼仪审美影响下,汉人仍旧觉得青铜兵器比铁器更加美观、贵重,因此尽管此时实战兵器绝大多数都已经是铁质打造了,但是在墓葬群的出土文物中却常常可以见到用于礼仪的青铜武器。在狮子山西汉楚王陵中,我们同样发现了许多残存的长矛,其中铁质和青铜器各自参半。

西汉楚王陵出土的执长兵骑兵俑

  通过对文物的观察,我们发现汉代的青铜矛头在形制上跟秦代基本一致,刃翼短小宽厚,骹部短粗,有对称的孔用以固定。但是铁矛就大不一样了,其矛刃更加尖锐细长,矛脊比青铜的加厚不少,骹部也大大延长,固定孔还有增多的趋势。在西汉至东汉的漫长岁月中,铁矛矛头越发尖锐狭长,东汉后期的许多铁矛头甚至长达60厘米。

  汉代的矛在实用方面可以分为步、骑两种。

  步兵用矛相当普遍,长矛兵甚至单独列为一个军种。《资治通鉴》记载,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攻打黄祖,刘表派了5000长矛兵去援助黄祖。这说明,随着骑兵地位显著提升,步兵长矛手因能够有效结阵抵抗骑兵冲击而越发受到重视。列阵的长矛兵即使是在与其他步兵的正面对抗中,依旧威力不俗。这样的泛用性使得长矛跃升为汉代步兵最重要的肉搏兵器之一。

  随着骑兵成为汉代最重要的武装力量,骑兵矛也一同跃升为最重要的兵器。骑兵矛发展到东汉末期时,甚至有了一个新的专属名称——马槊。东汉著作《说文解字》中对“槊”字如此解释:“矛也。亦作‘矟’。”而《释名·释兵》中则记载:“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

  通过典籍记载,可知此时非但将骑兵用矛专门命名为槊,还大致对其长度规格做了划分——骑兵所用的丈八长矛才够格称呼为槊。4米多长的马槊,能让骑手在接近敌人之前就迅速刺杀对手,“矟矟便杀”非常形象地表现了马槊这种武器的超群威力。马槊这种武器的惊人威力,再次反过来影响并促进了防卫武器再一次强化。东汉末年时,用以装备骑兵战马的具装铠出现了。

  矛的使用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直到唐代,才出现了矛的升级版枪,也就是严格意义上比矛头细的铁枪。而枪完全取代矛,那更是晚到了宋代。

来源:文史天地 作者:太 极

艺术日课 | NO.080 波利克里托斯《持矛者》

「艺术日课」是美仑读书会的短阅读栏目,

旨在让您用最短的时间,

了解一件艺术品,

或一小段艺术史,

每天都得到一点新知识吧~

今天,带给大家的这件艺术品是

【波利克里托斯《持矛者》】

波利克里托斯,持矛者,意大利庞贝角斗学校出土的罗马复制品,根据约公元前 450 年—前 440 年的青铜原件制作,大理石,高 210.8 厘米,国家博物馆,意大利那不勒斯。波利克里托斯试图描绘完美的男人,赋予人的动作以秩序。他借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和谐的比例以及人体所有部分之间的交错体系。

被复制得最多的希腊雕像是波利克里托斯①的《持矛者》,它体现了古典时期雕塑设计中的严谨性。原作已佚,图中所示是一尊大理石复制品,它伫立在庞贝的一座角斗学校中,作为罗马运动员的模特之用。《持矛者》描绘的是波利克里托斯理想中的男运动员或武士像;它是一种示范,以辅助人们理解他所撰写的相应论文。《持矛者》不过是现代人给它的一个描述性称呼,而波利克里托斯给它的名字是——“法典”。

《持矛者》是希腊雕塑的集大成者。从古风时期的男青年像,到“克里提奥斯的男孩”,再到利亚切的武士像,希腊雕塑的进化史到《持矛者》这里达到了高潮。“对偶倒列”,在这里体现得比此前任何一尊人物立像都更加明显。波利克里托斯并不满足于仅仅只是制作一尊非常自然的立像,他想要通过一个交错体系,赋予人类运动以秩序,让它更“美”,使它“更加完善”。看似随意自然的姿势,实际上是人体各部分协调的结果,十分复杂而微妙。

举个例子,请注意那生硬的支撑腿是如何与下垂的手臂相呼应,这种呼应为雕像的右侧提供了平衡,使雕像左侧那因运动而弯曲的肢体获得了稳定性。从结构上看,紧张和放松的四肢呈对角线对称——右臂和左腿相对放松,而支撑腿与拿长矛的手臂则十分紧张。与此相似,人物的头部向右转而臀部则微微向左扭。持矛者看似向前迈了一步,但其实并没有动。这一系列动态中的不对称平衡,寓动于静,由此产生了一种充满对抗性的和谐感,此正是波利克里托斯风格的精髓。

注释:

①波利克里托斯: 古希腊著名雕塑家,主要活动时期是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在当时是与菲狄亚斯齐名的雕塑大师。

——本课内容源自《加德纳艺术通史》

图书介绍

《加德纳艺术通史:15版》

艺术史到底是什么,或许不同的艺术史家、甚至是艺术爱好者都有着各自的见解。但是,在大家作出各自的结论之前,他们或许都读过这样一本蜚声全球的著作——《加德纳艺术通史》。

这本著作的作者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便是海伦·加德纳。

差不多100年前,20世纪早期,美国的艺术史书中只记载了西方艺术,并没有人来研究全球艺术史,即使是现在家喻户晓的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也是如此。20世纪20年代,海伦·加德纳在芝加哥很有名的艺术机构任职,但是由于当时身处男性主导的社会,她从未被授予教授等职位。可是,这不妨碍她以满腔地热情投身到艺术史研究领域当中。与此同时,1926年她出版了第一部全球艺术史——《加德纳艺术通史》,她创造性地开拓了世界艺术史研究领域最原初的全球视野,同时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史教材类型。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她完成了《加德纳艺术通史》的第二版、第三版。在海伦·加德纳去世之后,这本艺术史著作迎来了更多学者的参与,他们将书中的内容不断更新和修订。几十年里《加德纳艺术通史》始终持续畅销,经久不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