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冰求火”这个成语源于《列子·天瑞》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到北方去,遇到冰封的湖,他走过去想寻找火源,结果没找到,又回来时路上火熄了,就被冰封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太过于苛求,结果却什么都得不到。
在生活中,“钻冰求火”这个成语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场景。比如有些人在追求自己的事业时,往往会因为利益和认可而不断追求目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发现,一些所谓的职位、财富和名气并不能真正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反而会让人觉得空虚和失落。相反,一些平凡的工作和生活可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
另外,有些人在感情方面也容易“钻冰求火”。他们追求完美的爱情,期盼对方能够完美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期望。而事实上,没有人是完美的,一个人的需求和期望也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而一个长久的感情,不是因为对方满足了自己的期望,而是因为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同样,在教育和学习方面,“钻冰求火”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许多家长和学生在追求好成绩和理想学校时,往往会过分追求虚名和形式。他们会为了考试分数而进行死记硬背,而忽略了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失去学习的快乐和兴趣,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也是获得好成绩和理想学校的关键。
总的来说,“钻冰求火”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期望和目标,不要过分追求虚名和形式,以免最终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同时,要学会欣赏生活中平凡的美好,不要只看到表面,而忽略了真正的内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这是一个比喻,意思是指一个人在某方面表现出色,而在另一方面却无法突破自己的局限,需要不断努力和寻找机会。类似于在极寒的冰天雪地中寻找着火点一样,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达成目标。
钻冰求火是指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求助于他人。其典故来源于《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东汉时,大将军乐进冬天率领大军渡过汉水,突遇狂风大雪,军队在野外被困。乐进派人去请救兵,但是由于天气恶劣,救兵不敢出发。乐进于是派出一些精壮的士兵去砍薪求火,可是却砍不到木头。乐进身为将军,却自己亲自去寻找柴火,最终找到了火源,才保住军队。从此,钻冰求火成为求助困境中的比喻。
这两句话都有一种寻求、追求相反极端的意思。钻冰求火指的是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寻求温暖和舒适的愿望,比喻追求完全相反的东西。鑽冰裘火则是指在极端炎热的环境中,渴望寻求凉爽和舒适的欲望,同样也是追求相反的极端。
火烧冰,冰化成水,水蒸成雾,雾散成云,云聚成雨,雨润万物,万物生生不息。
出处:《庄子·齐物论》中的一句话:“鱼相忘于江湖之大,蚌生于淤泥之中,是谓大同。各取所长,钻冰求火,何其不可?”指出道家思想中的“大同”哲学,即万物本质相同。用法:比喻做某事毫无头绪、十分不切实际。也可指无谓的苦苦追求,毫无意义。例如:“你去跟那个对你不屑一顾的人谈恋爱,简直就是钻冰求火!”。
钻冰求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寻找解决的方法。出处:出自《列子·汤问》:“夫冰坚而不可钻,火热而不可近,而二物之间积,可得而凿也。”。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急切需要某种东西,但手头却缺乏这种东西,只得费尽心思向别处寻求。类似于用冰来取得火,两者之间完全相反,显得异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