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疆的气候,其实大家看见的也是比较多了,新疆的气候在旅行的时候也是给大家造成了非常多的麻烦,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新疆的相关气候还有时差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新疆的气候非常干燥,基本上下了飞机就可以感受到干燥的空气了,这个和内地潮湿的环境不一样,所以要记得补充水分,不然真个人就会是一种缺水的状态,要做好补水工作,面膜、补水喷雾什么的都带一些。
新疆的白天还是比加热的,晚上适合凉爽的,洗的衣服基本上一晚上就干了,但是早晚的温差相差十几度,白天哟午安回到旅馆的时候,晚上真的还是要裹上棉被取暖,所以夏天前去游玩的时候要记得带上夏装和冲锋衣一类的衣物。
新疆还有一个气候特点就是十里不同天,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同的地区,温度变化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天山天池距离鲁木齐城区不过百里,但是早上乌鲁木齐出发的时候穿着清凉,在进入天山的构成会越来越冷,在天池旁边还有飘着类似雨夹雪一样的冰冷时,所以去新疆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四季的衣服,不然冷到感冒只有自认倒霉,新疆的气候可不是一般的特殊。
新疆最有意思的事情肯定是少不了当地的气候了,和内地不一样的是,新疆就算是用北京时间作为标准时间,但是要比北京的时间晚两个小时左右,早上8点左右的时候天才慢慢变亮,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天才慢慢变黑,上班的时间是在早上10点,下班时间是在下午7点,这里的人夏天是在12带你才睡觉,新疆的夜生活还是非常惬意的。
8月4日,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8月气候趋势预测及《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就今年北半球气候的异常回答记者提问称:
今年的北半球气候究竟变化有多大?北半球气候突变,与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改变有着极大的关系,全球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北美高温、欧洲洪水以及我国河南暴雨等,都是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突变后的直接体现。
2021年一至七月份来,全球平均气温为13.6℃,较往年偏高1.5℃,特别是今年北半球入夏以来,全球平均气温达到了20.7℃,偏高1.4℃,这是60年来最高的温度特别是欧洲大部、俄罗斯远东、我国北方地区以及北美西部等地的气温偏高!
这些地区的高温根本不需要温度计来衡量,体感指数爆表的高温,实在让大家难以忍受!而全球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3.1%
本半球几个异常区域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这些1.4℃和1.5℃,还有13.1%这些微不足道的数据打不起精神来,但有此前的几个热点地区的铺垫,估计大家就会感到后怕了,因为北半球异常的区域就只出现在了欧洲大部、俄罗斯远东、我国北方地区以及北美西部等地!
俄罗斯和北美等地是极端高温,当然还有中东,不过这些地区本身就是传统高温地区,而欧洲大部和我国北方地区则是暴雨,所以你能想象,这些地区的变化甚至引起了全文温升或者降水变化时,可以想象这里究竟发生了多么严重的事件。
北半球极端气候为何会在北纬40°地区发生?2021年7月30日,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解释了为何灾难事件发生在北纬40°的原因,主要是中纬度西风带(盛行西风带)环流出现了变化。
正常情况下都是纬向型为主,环流比较平直,冷暖气流交换不剧烈,天气气候特征平稳,偶尔也会出现经向型为主,出现大槽大脊,可引导南北冷暖气流的剧烈交汇,从而形成恶劣天气。而出现这个原因则是内陆高压已经副热带高压的导致的大槽大脊变化,导致中纬度西风带出现了剧烈变化。
1、今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欧洲北部、俄罗斯东部、北美西部、大西洋北部都有一个高压脊中心,导致这些地区出现了极端高温。2、7月中旬美国东部强降水:北美副热带高压北扩,低纬度水汽输送到了美国东部,与低压槽的冷空气相遇形成强降水。3、7月中旬欧洲强降水,地中海暖湿气流北上被大西洋东北部到欧洲北部上空高压系统的阻挡,形成切断低压,而且移动缓慢形成反复降水。4、我国河南的降水则是由烟花的水汽被在日本海上空的副热带高压阻挡进入中原地区,形成地形抬升的列车型强降水。为何中纬度西风带会出现经向型变化?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称,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由于变暖的大气层在饱和前可容纳更多水汽,这些水汽来自于地球锁住了更多太阳辐射的能量,原本它们应该被反射回宇宙空间,但急剧增加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将这些远红外波段的热辐射锁在了大气层内。
能量是守恒的,大气层蕴含了更多的热能与水汽,那么它终会作妖,最简单暴力的结果就是降水会增加,但如果把这个过程放到全球大环流中来考虑,那么产生的结果可能完全两样。
地球上的风带是地球接收太阳辐射,上升的气流向两极移动,配合地球自转形成的风带,总共有总共有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各三个,赤道对称,分别是低纬信风带、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其中极地高气压带还能形成稳定的极地涡旋,2020年冬季席卷中国的寒流就是极地涡旋,进入低纬度所致。而原因则是全球变暖引起的低纬度暖湿气流冲击极低涡旋所致,是不是非常反常识?
基地涡旋,已经
而到了夏季时,赤道地区上升的暖湿气流在南北纬30°附近下降,温升后形成的下降动力高压,而内陆高压则是夏季热力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由热空气抬升而成以及与中亚长波脊/高原动力脊东移形成。
2019年极地涡旋红外热成像卫星影像
两者都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而且两者的相互作用,导致盛行西风带出现大幅度扭曲,而且由于大陆以及暖湿气流的影响,副热带高压带也被切割,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带就非常偏北,基本上达到了近年来最高纬度,比如和烟花配合导致河南暴雨的副热带高压就在日本海到东北上空,纬度之高令人咋舌。
全球气候临界点究竟何时会到来?
临界点是一个稳态向另一个稳态转变的过程,越过了这个点后就再也无法返回原来的状态,气候临界点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多年前IPCC就提出了这个概念,不过到2019年才被重视起来,因为当时有一份上千名科学家联合署名的声明,警告地球气候状态可能正在进入临界状态。
全球变暖听起来高大上的话题,但它影响的却在我们周围,比如今年冬天特别冷,夏天特别热,暴雨特别多,某地又淹水了,而这样的新闻,2021年发生的比任何时间都要多,那么2022年会如何?2023年又会如何?
有朋友曾经这样形容当下“你所过的每一天都在创造历史,而我们很幸运,每一天都在见证历史”,本来以为这是一句酸溜溜感慨,但经过2021年后你会发现,这特么是警告!!
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对中国北方究竟是好还是坏?早在2019年就有人预测,全球变暖后的北方,将会受到更多的雨水眷顾,而且罗列了一大堆北方降水增加,并且绿化面积增加的数据,而结论非常诱人,中国北方将回到温暖湿润的时期,也就是中国的崛起将迎来一波来自大自然的助力!
而今年的7月19日发生在天山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的一场洪水,让大家想起了这个梗,而几乎同期的河南暴雨更是让大家觉得,北方雨水充沛的季节即将来临?
当然我们无法判断未来气候会怎样变化,但就当前而言北方雨水增加是相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我们前文叙述的河南降水就是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的配合,但即使没有烟花,副热带高压也会引导水汽进入中原,只是量相对比较小一些,不会形成暴雨。
而新疆的降水增加则比较有趣,因为新疆地处内陆,最近的印度洋还有青藏高原相隔,它的降水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北方南下气流中的水汽,另一个是欧洲上空的水汽,这两个都是二道贩子,因为这些水汽是大陆上降雨后形成的水汽蒸发。
比如主要来源的欧洲,今年暴雨,相对而言蒸发量增加后到达新疆的水汽会增加,同理降水概率也会增加。
而另一个来源则是《自然》于今年初发表的一篇论文称热带雨带在西太以及印度洋地区北移,导致青藏高原降水增加,而2020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表明,青藏高原上的湖泊增加有很大的比例来自降水,这表明青藏高原降水正在增加。
而青藏高原北部的降雪也属于降水,夏季融雪水的增加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和田墨玉地区洪水比例增加,如果和降雨重叠,那么发生洪灾是极有可能的,另外我国在2019年9月份完成了发源于喀喇昆仑的叶尔羌河上巨型水利工程-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也许能证明新疆降水量正在增加!
来自新疆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新疆常年降水量为170.6mm,但自1961年以来,新疆的年均降水量每十年增加10毫米:
1986年以前降水以偏少为主,之后转为明显偏多;2011—2018年的年平均降水量比1961—1970年增加43毫米,增幅为30%。四季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增多速率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1961年以来,新疆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3℃的速度上升,高于全国每10年上升0.24℃的水平。1997年为新疆区域气候变暖拐点,1997~2018年的22年间有19年平均气温偏高。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冬季升温速率最大,每10年升高0.36℃;其次是秋季,每10年升高0.3℃。
新疆在变暖,降水增多,未来的趋势是塞上江南?这个趋势从现在看来是非常明显的,也许有朋友认为这是好事,但在新疆,没有准备的暴雨和暴雪就是坏事,也是突发的灾难性气候,因此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出现,这个被誉新疆三峡的巨型水利工程,未来将在全球变暖中拔得头筹。
也许中国将迎来数千年里难得的发展机遇,尽管历史上出现温暖期并不少见,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就有四个温暖期,但从明朝中后期中国就迎来了寒冷期。
这次全球变暖,新疆以及北方的水汽增加,毫无疑问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如果基建不跟上,那么可能只会带来灾难,而这种事情对于基建狂魔的中国完全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我们中国人最爱好建设自己的家园了。
参考资料:
http://wap.xjdaily/xjrb/20191125/145039.html
http://www/2017-01/10/c_1120283657.htm
https://www.guancha/politics/2021_08_04_601614.shtml
https://www.chinanews/gn/2021/07-30/9532118.shtml
https://www.nature/articles/s41558-020-0096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