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非常热的季节,我们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的准备,那么三伏天防暑降温的误区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伏天防暑降温的正确做法吧!
夏天热的东西感觉都吃不下去,大量吃冷饮是不错的消暑方法,尤其是冰激凌、冷饮和冰镇西瓜,因为清凉爽口备受欢迎。
可以吃,但不要吃太多了,不然要冰箱这样的大发明有啥用。冷饮冷食确实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空腹捧着个冰凉的大西瓜当晚餐,可能会出现腹泻。就是没不舒服,经常这样吃,也容易让肠胃出现不适。
三伏天里,防寒和防暑同等重要。一整晚睡觉都开着空调,就需要注意不要着凉。夏天人的毛孔张大,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较弱。空调温度太低可能让人醒来时觉得口干舌燥,觉得难受。
一般室内外温差在8℃至10℃左右时,人体较易接受。夏天高温天气一般在35℃左右,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最合适的,不容易生病。建议不要贪凉将温度开得太低。
此外,睡觉时,至少盖住肚子,以免着凉。
夏天温度高,适合微生物繁殖,剩饭剩菜在室温下,放上半天就会被细菌污染。吃不完的剩饭剩菜,要及时密封好然后放进冰箱冷藏。
冰箱的冷藏室只是起一个保鲜作用,最好在24小时内吃完。超过两天最好扔了。
天气热了,出门玩基本就只有晒太阳,很多朋友更愿意宅在家里,歪在沙发上看电视、睡觉或者刷手机。
美国糖尿病学会2016版指南中明确指出:所有人都应该减少久坐时间,特别是避免久坐超过90分钟。建议时不时地起身活动一下,在早晨和傍晚暑气较弱时,到外面去散散步、跳跳广场舞锻炼一下身体。
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的运作都需要水分,为了保证这些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每人每天差不多需要1.5升。而汗液中大部分是水,在大量出汗时,每天的水需要量可以增加到2升至16升!所以大汗后,尤其需要补充水分。
需要注意的是,人在感觉口渴的时候,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的状态了。所以时不时地喝上一点水,让自己没有口渴的感觉很重要。
如果存在肾结石、痛风、糖尿病等情况,多喝水还能达到预防及治疗的作用。
注意不要喝太快,以免胃部觉得难受。至于喝什么水,建议多喝白开水,解渴又没什么多余的负累。碳酸饮料虽然刺激,但是糖含量较高,多喝对身体有害,破坏胶原蛋白纤维啊,冒痘啊,长胖啊……一系列的麻烦。大量运动后,可以喝点运动型饮料,补充电解质。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